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平裝: 23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3398416
條形碼: 9787563398416
尺寸: 23.6 x 16.6 x 1.4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吳曉蓉,女,四川蒼溪人,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05~2007年在日本宮崎公立大學和早稻田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學原理、教育人類學、課程與教學論。在《民族研究》、《改革》、《教育學報》、《電化教育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日中教育研究年報》等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專著《教育,在儀式中進行——摩梭人成年禮的教育人類學分析》獲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內容簡介
《外推與內生: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在廣泛查閱、梳理國內外先行研究的基礎上,從以下五方面對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做了深入討論: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概述;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實地調查;西南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問題滋生的特點、原因與環境;西南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趨勢;由外推轉向內生:良性發展對策研究。該研究立論深遠,是對關係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的理論和實踐的探討,於細緻的實際調查的基礎上反映了經濟轉型和社會文化變遷的現實和特點,並以此為基點,揭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研究對策。《外推與內生: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中對民族地區的經濟生產方式和社會文化的研究有據可依,有例可循,詳細介紹了民族地區豐富多彩的經濟生產方式和社會文化,深入揭示了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的相互促進的關係。
目錄
導論
一、研究背景
二、理論構思
三、實地調查
第一章 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概述
第一節 經濟生產方式轉型
一、何謂經濟生產方式轉型
二、經濟生產方式界說及分“型”
三、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類型
第二節 社會文化變遷
一、何謂社會文化變遷
二、社會文化界說及分“型”
三、西南民族地區社會文化類型
第三節 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與社會文化變遷關係
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引發社會文化變遷
二、社會文化變遷促生經濟生產方式轉型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和社會文化變遷實地調查
第一節 以西藏米林縣瓊林村珞巴族為例
一、米林縣瓊林村珞巴族概況
二、瓊林村現代農業的發展
三、以文化符號變化為載體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二節 以雲南永寧鄉落水村摩梭人為例
一、永寧鄉落水村摩梭人概況
二、從農牧經濟向生態旅遊經濟的轉變
三、落水村摩梭人傳統社會文化的嬗變
第三節 以四川白馬鄉祥術加寨子白馬藏人為例
一、白馬鄉祥術加寨子白馬藏人概況
二、農牧業與生態型經濟兼容發展
三、傳統文化式微
第三章 西南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中的現實問題
第一節 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中的現實問題
一、地域限制較大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
三、科學技術發展滯後
四、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五、政府引導乏力
第二節 西南民族地區社會文化變遷中的現實問題
一、文化變遷的非均衡性
二、文化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被打破
三、文化約束力減弱
四、民族文化資本化運作
第四章 問題滋生的原因與環境
第一節 經濟生產方式轉型中問題滋生的原因與環境
一、現代性
二、內發性
三、多樣性
四、跨越性
第二節 社會文化變遷中問題滋生的原因與環境
一、文化變遷的共生性
二、文化變遷的內發性
三、文化變遷的多層次性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趨勢
第一節 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生產方式轉型趨勢
一、多元一體化傾向
二、市場化傾向
三、影響擴大化傾向
第二節 西南民族地區社會文化變遷趨勢
一、鄉土社會結構逐步式微
二、民族傳統文化資本化傾向
三、從多元走向融合
第六章 由外推轉向內生:良性發展對策研究
第一節 促進和諧人文,建立文化生態補償系統
一、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養護與傳習
二、以文化位育為要,培養民族成員文化自覺意識
三、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強化民族文化認同
四、制定並實施文化保護主義政策
第二節 契合西南民族區域特點,發展生態工農業和旅遊業
一、契合西南區域特徵,發展特色農業
二、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
三、發展特色產業,做好“三農”工作
四、遵西南傳統,合理利用優勢資源
五、發展生態旅遊
第三節 切實發揮政府巨觀調控和督導職能
一、加強政府巨觀調控和政策傾斜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建發展“硬環境”
三、制定生態環境政策,增加環保投入
第四節 優先發展民族教育,開發人力資源
一、西南民族地區人力資源與教育概況
二、優先發展民族地區教育的必要性
三、發展西南民族地區教育對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