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原因
1.從新制度設立外幣業務的規範內容來講,應包含外匯現匯、外匯額度等方面的管理內容;2.國家為鼓勵企業多創匯、多結匯、給予企業一定的外匯支配權,實行了外匯留成制度;
3.旅遊業屬於創匯型產業,企業涉及外匯業務較多,制度中應對這方面作出相應規定。同時,銀行制度規定,企業的留成外匯調劑收入到入稅後利潤,按大部分用於生產發展,少部分用於福利、獎勵的原則使用。新制度將調劑外匯收入計入當期損益。
外匯留成的比例
(一)出口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及零配件(包括以進養出的淨創匯部分和項目出口的部分),按當年實現的出口收匯全額留成50%(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及配套設備的外匯包括在內,不再另撥)。(二)軍工部門出口的軍品(不含民品),按當年實現的出口商品收匯留成100%。
(三)出口原油、成品油,屬於國家計畫統一分配的,按當年出口商品收匯留成3%。經批准在國家統一分配計畫之外,專項代理出口的增產原油、成品油,其收匯全部留給委託單位。“煤代油”代理專項出口的原油、成品油,按出口商品收匯留成50%。結餘的留成外匯額度年底上繳。
(四)各類外貿公司經營、出口的商品,按出口商品淨創匯金額(即扣除進口原料、材料、輔料、設備等用匯)留成30%。
(五除上述四項外,其他一般出口商品(包括軍工部門生產出口的民品和原規定不留成的糧食、食用油、水泥、煤炭、鋼材、生鐵、鋅、加工出口用原木),均按當年出口商品收匯留成25%。
(六)為解決各類外貿公司搞好出口業務經營所需的外匯費用,按當年完成的出口商品收匯實行出口商品外匯留成,包乾使用。各類外貿總公司的出口商品收匯,包括總公司本身和的出口商品收匯,由總公司提取使用;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的各類地方外貿(工貿)公司,和經批准有對外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及企業聯合體的出口商品收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經貿廳(委、局或外貿局)統一提取分撥給各公司。此項外匯留成用於各類外貿公司為經營出口商品出國推銷、駐外代表、商情資料、律師費、寄售倉租費、樣品購置、扶持出口企業的小型、自有加工生產企業的技術改造、自有車船、倉庫機械用具的維修用料費用等。其留成比例:各總公司系統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的各類外貿公司,都按出口商品收匯總額留成1%。出口原油、成品油(包括代理出口的增產原油、成品油和“煤代油”的原油、成品油)和軍工部門出口軍品不計取此項留成。
(七)廣東、福建省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對其一般出口商品的收匯留成,具體辦法另定。
(八)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五個民族自治區的出口商品收匯留成比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應享受國家的優待,除西藏自治區仍按原規定100%留用外,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四個民族自治區按實際出口商品收匯留成50%。青海、貴州、雲南三省按實際出口商品收匯留成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