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
那是一封奇特的信,絲汀不僅完全意外地收到了它,而且其中還包含了不少她無法理解的內容。她已經讀了差不多五十遍,卻仍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這封信是媽媽大約在死前一年寫的,存放在倫敦一個公證人那裡,媽媽要求公證人在女兒13歲生日之前兩周交給她。信中不僅附有一張對絲汀來說數額巨大的支票,還有一張飛往德國的機票和在德國的一個地址,媽媽在信中讓絲汀去那裡投靠她活在世上的最後一位親人:一個她三天前還從未聽說過的外公。信中還寫了一個故事,是那么令人不可思議……
絲汀踏上了尋找外公之旅……在外公居住的13號古宅里,絲汀發現了一個令她瞠目結舌的世界。這個世界肯定與外公有關係,可是與她有什麼關係呢?媽媽為什麼讓她到這座充滿著魔鬼詛咒的古宅來呢?
引子
——捉鼠人把孩子們帶到哪兒去了?
“哈莫城的捉鼠人”是德國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
公元1284年,德國北部威悉河畔的哈莫小城連年遭受鼠害,痛苦不堪,民不聊生。於是,市政當局張榜懸賞治鼠人。一名身穿五色彩衣的年輕人前來應徵,說自己是捉鼠人。經過談判,雙方達成協定,只要能夠解除鼠患,捉鼠人將獲重額獎金。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年輕人從懷裡掏出一支短笛,放在嘴邊吹了起來,一陣悠揚的旋律響遍天空。這時,奇蹟發生了,無數老鼠從所有的房子裡奔出來,集聚在年輕人的周圍。年輕人轉過身去,邊吹笛子邊向東城問走去,所有的老鼠也都好像著了魔一樣,排著長隊跟在後面。捉鼠人走到威悉河邊,脫掉彩衣,踏入河水,老鼠也都跟隨下水,盡數淹死在威悉河中。
哈莫城鼠患絕跡,恢復了平靜安定的生活。但是,當地市政當局卻違背自己的承諾,拒絕支付捉鼠人應得的報酬,甚至對他進進譏諷和嘲笑。捉鼠人一氣之下離開了哈莫城。同年6月26日,清晨七點鐘,捉鼠人再次出現,但身穿獵裝,頭戴紅帽,滿臉怒氣,他又從懷裡掏出短笛,放在嘴邊吹了起來。笛聲響徹大街小巷,奇蹟再次發生,但這次從房子裡奔跑出來的卻不是老鼠,而是全城四歲以上的男孩和女孩。捉鼠人帶著圍在他身邊的一百三十名兒童,再次走出東門,消失得無影無蹤。
捉鼠人以此嚴厲懲罰了哈莫人的無信。這一天也就成了哈莫的恥辱日,載入了地方志。捉鼠人帶著孩子們出出的東門,從此不許歌舞娛樂,甚至婚禮隊伍行至此處,也必須偃旗息鼓,直至今日。孩子們消失的城外土丘上,留有一方十字型石碑,以志警示。
從此,捉鼠人再也沒有現身,孩子們再也沒有回來,也無人知道他們到底去了什麼地方。然而,誰又能想到,七百年後的今天......
作者簡介
沃爾夫岡·霍爾拜恩和海克·霍爾拜恩夫婦是德國當今最有影響的暢銷書作家和兒童文學作家,其作品涉獵奇幻、科幻、恐怖小說和電影劇本,至今已出版近百部作品,發行量高達數百萬冊,曾榮獲德國奇幻小說獎,科幻小說獎,書蟲將等大獎,擁有大量的讀者群與書迷。人民文學出版社曾於2004年引進霍爾拜恩夫婦的代表作《法老的詛咒》,在中國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
《外公的13號古宅》是一部拿起來就放不下的書,幾乎頁頁有懸念,節節有驚險。作者秉承了歐洲傳統的寫作方法,將現實與魔幻毫無雕琢地結合在一起,將曲折的情節與哲學的理念熔為一爐,使記者在享受感官刺激之餘,也能思考一些現實的生活。
相關評論
霍爾拜恩的作品融合了經典奇幻文學大師的特質及德國特有的童話傳統。 ——德國《世界報》
沃爾夫岡·霍爾拜恩——這個名字意味著不可捉摸。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
霍爾拜恩強有力的文字讓一幅幅畫面呼之欲出。這位影迷作家是如此迷戀細節的刻畫,讀他的書就像看一場動人心魄的電影。 ——德國《世界報》
讀後感
《外公的13號古宅》這本書中,我認識了一位勇敢,聰明的女孩。
她叫絲汀,其實這不是她的原名,只是因為她實在與不祥數字13緊密相連,所以被人叫為絲汀。在一封媽媽留給她的離奇古怪的信中,她前往英國古宅去找外公——一個在三天前才知道的人。後來,她才發現,原來古宅是一個關押孩子靈魂的地方,而這個多年的詛咒,只有她才能破除。而外公則是八百多年前那個哈默的吹笛手,他帶走了全鎮的老鼠,也帶走了全鎮的孩子。他通過孩子的靈魂維持了生命近八百多年之久。所以,所謂的外公,其實是絲汀的曾外祖父,而絲汀是他的十三代曾孫女。絲汀用那年哈默吹笛手的白色靈笛,帶走了被關押在古宅中剩餘的六個孩子的靈魂。八百年前一個吹笛手用這隻白色靈笛帶走了全鎮所有的孩子,而八百年後,哈默吹笛手的十三代曾孫女又用這隻白色靈笛拯救了所有人。
絲汀的智慧和勇敢令我十分佩服。在弗朗克的幫助下,逃避警方莫名其妙的追捕。她的人緣關係極好,在古宅中很快認識了關押著的孩子靈魂。她還有很好的組織能力,能夠帶領大家在古宅中尋找出口。
女孩子一般膽子都比較小,而且也無法統領一大隊人馬在恐怖的地方尋找出口。我的膽子很小,平時媽媽煮東西煮過了頭,鍋里的水就溢了出來,澆在火上,使火燒得更旺,還“刺刺”作響。我便會東奔西跑,大聲嚷叫,直到有人去把煤氣爐關小一點,我才安靜下來。要是我說什麼也不去動那個煤氣爐。
自從讀了這本書後,絲汀那種勇敢打動了我。儘管我還是那么膽小,但已經有所提高。愛默生不是說過“凡能催人發奮的書都是值得一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