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夏文臣 男,1940年11月6日生,山東省鄆城人,學歷:研究生,
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4年大學本科畢業於原北京地質學院煤田地質專業; 1964年至此1978年,在四川省地質局202地質隊任地質技術員、分隊技術負責; 1981年研究畢業於原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質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8年在武漢地質學院晉升為副教授,1994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自1981年以來,共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及重大橫向協作科研8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國家和省部級科研4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36篇,出版專著3部。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三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次,98年獲政府特殊津貼。近期在有關沉積盆地的構造地層層序、晚古生代放射蟲化石組合及演替層序的論文與成果受到國內外學生界關注,與日本東京大學地球科學和天文學系及大板市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學者建立了合作科研與學術交流關係。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與深部岩漿動力過程的關係研究方面有新成果;對晚古生代放射蟲的生態演替與矽質岩系的地球化學序列征研究有新進展。
研究方向
盆地動力學 ;古海洋盆地生態環境與沉積地球化學 ;含油氣盆地演化與成藏動力學 。
科研項目
1、 南鄂爾多斯盆地的成因地層分析,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二級課題負責人,91年結題,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2、 中國東部及個聚煤盆地的形成演化和煤富集規律,主要參加者,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科技成果三等獎;
3、 黔南桂北海西—印支被動大陸邊緣盆地的成因地層分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92年結題;
4、 柴達木盆地尕斯斷陷-昆北斷階地區砂體形成背景及含油氣評價,青海石油局項目,負責人,92年結題,獲青海石油局二等獎;
5、 華南海西—印支沉積盆地的時、空組合及構造古地理演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95年結題;
6、 柴達木盆地形成演化機制及油氣領域預測,青海石油局重大科技項目,負責人,96年結題,評為雙優成果;
7、 冀東南堡凹陷盆地動力學研究及油氣深層評價,冀東石油局科研項目,負責人,99年11月結題;
8、伸展裂谷盆地演化的動力過程及與岩漿熱旋迴的耦合關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99年結題。
獲獎情況
1988年,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主要獲獎者;
1991年,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主要獲獎者;1991年,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第一獲獎者;
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漿,主要獲獎者;
1999年,獲青海石油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獲獎者;
2007年,榮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特等獎。
代表性論文及專著
!) Xia Wenchen, Zhang Ning, Middle Triassic radiolaria from turbidites in Ziyun, Guizhou, South China, Micropaleontology, 2000, vol. 46 (1): 73-78
2) Xia Wenchen, Zhang Ning, Fan Lianshun, Zhang Bingshan, Cenozoic Qaidam Basin, China: a stronger tectonic inversed, extensional rifted basin, AAPG Bulletin, 2000, Vol. 84 (11):
3) Xia Wenchen, Zhang Ning, Early to Middle radiolarians from the Kuhfeng 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Guangxi, South China, 1998, Earth Science (Japan), 1998, Vol. 52 (3):341-357
4) Xia Wenchen, Wang Jiahao, Zhang Ning, Liu Shiyong, Evolution of Hercynian-Indosinian multicyclically rifted ocean in the Paleo-Tethys domain of China, 1999; in Yin H. And Tong J., 1999,Pangea and the Paleozoic-Mesozoic transition:
5) Xia Wenchen, Zhou Jie et al., Evolution of the extensional rifted Yunnan-Guizhou-Guangxi basin during the Late Hercynian to Middle Indosinian, Acta. Geologica Snica, 1995, Vol.8 (4): 341-357
6) 王國慶,夏文臣,貴州紫雲剖面P/T界面附近碳氧同位素的化及生物滅絕事件,2000,Vol.7(增刊):
7) 夏文臣,張寧,袁曉萍等,柴達木侏羅系的構造層序及前陸盆地演化,石油天然氣地質,1998,Vol. 19 (3): 173-180
8) 張寧,夏文臣,張素新,華南海西-印支期放射蟲生態環境,石油天然氣地質,1998,Vol. 19 (2): 124-131
9) 張寧,夏文臣,華南晚古生代矽質岩的時、空布及再生殘留海槽演化,地球科學,1998,Vol.23 (5):124-131
10) 夏文臣,周杰等,滇、黔、桂晚海西—中印支伸展裂谷海盆地演化 地質學報,1995, Vol. 69 (2): 97-112
11) 夏文臣,周杰等,陸內軟碰撞帶的鑑別及伸展裂谷海盆地聚合封閉過程,地質科學,1995,Vol. 30(1):29-39
12) 夏文臣,周杰等,華南晚三疊世前陸盆地的成因地層格架及演化歷史,地球科學,1994,Vol.19 (1):19-29
13) 夏文臣,周杰等,華南二疊—三疊系成因地層序列及古特提斯海重建,地球科學,1994,Vol. 19(5): 663-674
14) 夏文臣,周杰等,沉積盆地中等時地層界面的成因類型及其在成因地層分析中的意義,地質科技情報,1993,Vol.12 (1): 27-32
15) 夏文臣,方艷君,碎屑湖濱帶沉積總體的構成及沉積構成解釋,石油天然氣地質,1993,Vol. 14 (1): 43-52
16) 夏文臣,雷建喜,周杰等,、黔、桂地區海西—中印階段的構造古地理演化及沉積盆地的時、空組合,地球科學,1991,Vol. 16(5): 477-488
17) 夏文臣,中國東部中、新生代斷陷盆地的成因地層格架及其與油氣的關係,1991,地質科技情報,1991,Vol.10 (1): 41-48
18) 夏文臣,雷建喜,張學義,王超勇,南鄂爾多斯盆地的成因地層格架及沉積演化過程,岩相古地理,1991,2:1-10
19) 夏文臣,雷建喜,王超勇,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組水下分流河道型湖泊三角洲體系的沉積構成,地球科學,1991,Vol. 16 (2): 219-228
20) 夏文臣,雷建喜,周杰,成因地層分析的思路和方法,煤田地質與勘探,1991,19(4):2-10
21) 夏文臣,要慶軍,初志民,賈春,黔西晚二疊世含煤岩系中潮坪-潮道相沉積構成及環境解釋,煤田地質與勘探,1988,89:2-11
22) 夏文臣,解習農,雒增強,曹守蓮,內陸表海邊緣受潮汐作用影響的三角洲體系的沉積構成及其聚煤作用,地球科學,1988,Vol. 13(1): 35-47
23) 夏文臣,金友漁,沉積盆地的成因地層分析,1989,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4) 夏文臣,陸永潮,揚世蓉等,廣西合蒲盆地古生物沉積儲層及地震地層,1994,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