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庭[唐代中期江西、湖北夏姓始祖]

夏光庭[唐代中期江西、湖北夏姓始祖]

夏氏唐遷江西武寧始祖光庭公諱遠字行一,號三斗,浙江會稽金華人,生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公元七三零)庚午十一月初一日子時。唐肅宗上元間(七六一)舉進士第,授秘書郎。唐代宗寶應元年(七六二)壬寅上書言尚書李國輔奸,謫武寧宰。武寧多崇山峻岭,經祿山之亂,強悍多據焉!公至勸歸農業,立學校,日與士民講求聖賢仁義之學,俗遂醇美,文風大振。唐代宗朝永泰元年(七六五)乙巳,上廉公忠直,召公為集賢殿侍制,公固辭不赴,遂家於武之三斗坪(今武寧縣?溪鄉下坊村下坊夏家)。

人物生平

夏光庭 (夏遠)

公歿於唐憲宗元和二年(八零七)丁亥十二月初一日子時。江西新建等譜載公葬湯山;武寧修水等地敦信譜載墓在寧州。清嘉慶二十年(公元一八一五)乙亥八月十三日,塋墓重修時悉知:因時人皆以“夏知縣墳”稱呼,乃於寧州州治西四十里許的高鄉黃田裡掘出銅質墓碑,碑甚古,字多剝蝕,僅大篆文曰:“唐武寧知縣夏公光庭暨萬孺人墓”十餘字尚識,證實墓在今修水縣寧州鄉黃田村。元配周氏(另說配萬、江氏)生於唐玄宗開元廿一年(公元七三四)癸酉五月初五日子時,贈孺人,葬附夫塋右(配周氏是江西三洲、橫崗、青嵐、大崗、攸洛等譜的記載;配萬氏依據的是清代重修祖墓時在修水縣寧州鄉黃田村挖出的墓碑,因字型為大篆、且剝蝕嚴重,“萬”字有可能就是“周”字。)繼配江氏,生於唐玄宗開元廿七年(公元七四零)己卯十月三十日巳時,贈孺人,葬三斗坪祖祠下首,尚氏房後。子三:顯澄、顯淵、顯清。

獲得成就

江西省中北部、湖北省中東部、河南南部、陝西省南部、安徽省西部等地夏氏譜,以“夏光庭[夏遠]”公為1世始祖。 遷到江西武寧縣,再分遷江西新建縣、德安縣、修水縣。

據江西省德安縣、湖北省黃梅縣等地清乾隆以來的秘書堂與篤厚堂《夏氏宗譜》、湖北省通山縣植本堂《夏氏宗譜》、江西省新建縣敬承堂《夏氏族譜》、江西省豐城市《攸洛夏氏八修族譜》等譜牒的記載,綜合對照分析後,其世系摘錄如下:

一世光庭,夏氏始祖,諱遠,生於公元730年。唐肅宗上元間舉進士第授秘書郎,出宰洪州武寧縣,永泰元年上召公為集賢殿侍制,公以老辭不赴,遂家於武寧之三斗坪(今江西省武寧縣下坊夏家)。配萬(或周)氏,續配江(汪)氏,子三:窪、深、洪。

而湖南衡陽夏氏譜所載的“夏光庭”,聖榜公,官名容魁,公舉孝廉,擢江右臨江郡太守。殘唐五代時,藩鎮割據,干戈四起,掛冠歸隱田園,率其子孫居於江西臨江府清江縣廣福鄉十都六區,地名清溪町會和。[時間晚於上面的唐肅宗寶應年間]

二世窪,字顯澄,其裔孫今居南昌市新建縣、豐城市同田等地,原中顧委委員夏征農即該支人。

深,字顯淵,偕長子思虎遷馬坳,其裔孫今居江西省修水縣程坊鄉、三都鎮及武寧縣夏坊村等地。

洪,字顯清,生於公元776年,遷居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常樂里敷平鄉水落嶺。配周氏,歿於唐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3月19日亥時。子一:思鳳。

三世思鳳,字元祥(宏祥),生於公元809年。配周氏,子一:敬敷(勰)

四世勰,字敬敷,生於公元834年,舉進士第,登博學鴻詞,出為虢州刺史,累擢至左散騎常侍。遷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縣白水堡長慶里(2002年屬德安縣長慶村),葬崐侖山(在今德安縣西境)麒麟峰流淚岩下大岩嶺亥山巳向。配閔氏,生於公元836年,卒葬長坑佛子嶺(在今德安縣新田村)。子二:先雍、先穆。

五世先雍,字永和,生於公元861年。配馮氏,生於公元863年,子二:翌、昱。

先穆,字永文。

六世翌,生於公元887年,葬舊宅畔城子坑(在今德安縣長慶村)。配湯氏、張氏(另說僅陳氏),子三:讓、譚、訁於 。

昱,生於公元892年,以曾孫竦貴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封晉國公。配陳氏,贈封周國夫人,葬芙蓉祠左山李一坑[2008年秋,筆者(夏衛兵)由夏萬枝族叔帶路,到芙蓉祠故址,找到了清乾隆54年重立的“周國夫人”陳氏墓碑]。子:筠、奐。

相應的世系如下:

光庭--窪-思龍-

-深-思虎、思豹-

-洪――思鳳――敬敷(勰)―先雍――翌--讓-

-譚―

-訁於―

-昱――筠--穆―-謙―-安諧―

-掞―-安世―

-安國-

-煥―-安澤―

―亨―-炳―-安民―

-熟―-安道―

-奐――承皓――靖――安雍

-竦―-安期―

-安寶―

-安震-

-端――安邦―

―-先穆

(在此特別提及夏安世公為夏筠公曾孫,夏安世:宋舉進士第,官大理寺丞,贈朝議大夫,葬芙蓉祠側前,配潘氏,封崇德太君,子三:庭孫、慶孫、覃孫。夏覃孫公第三子夏倪,字均父,宋宣和間太中大夫,知江州,以能詩入江西詩派,志載蘄春人。夏覃孫公次子夏伋,夏伋公第三子夏珙,字致宏,官至湖北漕運使,曾輔佐張俊、岳飛,夏竦公的《文莊集》即經湖北漕運使夏珙公之手流傳至今,可參見收入《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文莊集》序。)

據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縣清光緒33年明德堂《桂林夏氏宗譜》記載:

一世顯,公諱顯,周東樓公71世孫,仕唐,登進士及第,官授掌書記,直諫忤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退隱九江(江蘇省高淳縣長廬夏民國18年續修的《夏氏宗譜》序文則明確為退隱九江德安縣),去侯稱夏氏,子二:相、臣;相子:忠、德、惠、志;忠之子昱;昱之孫承皓;承皓子:竦、翊、靖、端;竦子:安期、安世、安仁;安期子:伯孫、伯卿;伯孫子炳;炳子:玠、璇、瑜,伯卿子烜。其世係為:

顯-相--忠-昱-奐-承皓-竦――安期――伯孫――炳――玠-

-德 -翊 -安世 -伯卿--烜 -璇-榮―

-惠   -安仁 -瑜-

-臣 -志 -靖――暹――宗文―

-端

(且載:翊為豐水縣主簿、安世官閣門舍人、安仁為附馬。)

然而,遍搜九江地區夏氏譜牒及有關志書,目前尚未找到有關夏侯顯的記載。

由上可見,各地譜“-昱-奐-承皓-竦―安期―伯孫、伯卿―”這一段無爭議,爭議主要在於夏昱公的先世。浙江省紹興市為古會稽郡所,相當多的人根據夏氏郡望在會稽郡,到紹興找夏氏尋根,加之上虞蔡林的夏氏譜在南宋已創修,時間很早,故上虞的《桂林夏氏宗譜》所載世系流傳很廣。

結合上虞縣清光緒33年明德堂《桂林夏氏宗譜》、江蘇省常熟海虞縣中正堂《夏氏家譜》、貴州省德江縣夏家山夏氏譜等譜牒資料,現已查明該支夏氏譜創修於南宋慶元丙辰年(公元1196年),世系定型於明萬曆初的夏思堯公之手,在夏思堯公主持續譜之前,記載為“僕射公十三世孫奐”, 僕射公即夏侯詳,清初以前,蔡林夏氏一直保存有世傳譜首,內有彩色祖宗朝服像和高宗手敕原跡,後被餘姚族人夏存仁借走丟失,家譜後又遭火災,康熙時畫家夏杲(字雨亭,又字伯新)並於康熙47年(公元1708年)左右從烏鎮(當為今浙江省桐鄉縣烏鎮鎮,桂林夏氏分支)將祖像臨摹,並遠赴江西省德安縣、江蘇溧水縣長廬等地考證將相關世系資料抄回[夏杲的這套手稿家譜《桂林夏氏家乘》現保存在北京的國家圖書館]。湖南省安化縣等地夏氏就是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從浙江石門縣(今已併入桐鄉縣)“得會稽舊譜,獲會稽舊圖”。

實際上,江西德安縣等地夏氏譜世系也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北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 江西省新建縣夏光庭公長子夏窪公後裔創譜、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 江西省修水縣夏光庭公次子夏深公後裔創輯宗譜及北宋徽元年始輯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完成的江西省德安縣夏光庭公三子夏洪公支第一次輯譜,均以夏光庭公為第一世始祖,到元朝至正12年江州城破,李侯戰敗,禍及德安祖居,夏光庭公19世孫夏安仁公避難於洪都(今江西南昌)新建,戰後續譜,因年代不符等原因,刪去夏光庭公以下數代,以始遷祖夏勰公為一世祖,此後續譜“或循安仁之舊,抑翻安仁之案”,到康熙時“宗庭、宗勰,彼此互異”、“自庭以下數代或取而載於勰下,或仍安仁之舊”,直到乾隆47年(公元1782年),經過江西省武寧縣梅顏村夏鳳崗公等的考證,恢復以夏光庭公為第一世始祖。浙江上虞夏杲到德安時得到的當是以夏勰公為一世祖的世系。江西省湖口縣與湖北省武穴市保存了明朝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流傳下來的世系:

勰―雍―-窪-

-深-

-洪――翌(翊)-

-昱――筠-

-奐――承皓――靖-

-竦―

-端-

而江西省豐城縣學前與泰和縣、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與寧鄉縣、四川武勝縣等地流傳下來的世系則是

勰――翌(翊)-

-昱――筠-

-奐――承皓――靖-

-竦―

-端-

由上討論可知,遷居到江西省德安縣長慶村、白水村等地的第一位先祖是夏勰公,而不是夏(侯)顯。浙江上虞等譜所載的唐武宗會昌四年或許是夏洪公配周氏的逝世時間。

江西九江既是夏氏的重要發祥地,宗譜的創修時間也比浙江省紹興上虞縣早一百多年!

1994年以來,經過多方考證,直線世系當為:

光庭(遠)-洪-思鳳-敬敷(勰)-先雍(永和)-昱-奐-承皓-靖、竦、端-

據上分析,還有一個重要推論:湖南、四川、重慶等地譜,據“勰-翌、昱-”及“顯-相-忠、德、惠-”,將兩段拼合成:“顯-相-忠(勰)-翌、昱--奐-承皓-靖、竦、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