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縣誌

壽光縣誌

壽光修志始於明代。明崇禎七年(1634),張?所修縣誌已無存,僅在《張氏家乘》中存錄《序言》一篇。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縣劉有成督修《壽光縣誌》,計32卷10餘萬字,壽光市博物館存藏一部。

縣誌內容

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縣王椿總修的《續壽光縣誌》,共30卷,約13萬字,美國國會圖書館有藏本,煙臺市博物館有殘本。清嘉慶四年(1799),知縣劉翰周總修縣誌共20卷,計20餘萬字。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知縣金猷大奉令修《鄉土志》,山東省博物館存有抄本。民國15年(1926),縣長趙志澄領修縣誌,民國17年(1928)完成初稿,手稿由上海圖書館存藏。民國24年(19 35),縣長宋憲章督修的《壽光縣誌》,全書共16卷,約計50萬字,今民間有存。《羊角溝咫見錄》系1935年羊角溝公安局長王樹?編寫,全書近萬字。新中國成立後,1960年縣成立史志編纂委員會,當年完成初稿,未正式出版。 新編《壽光縣誌》 1982年4月始修,先後徵集資料2000萬字,多次修訂篇目,五易其稿,於1991年10月付印。本志上限始於1840年,下限截至1990年12月。全書除序言、凡例、縣情概述、編後記外,共設12編,依次為:歷史大事、行政建置、地理環境、居民人口、國民經濟、黨政群團、軍事、科教文衛、文物名勝、鄉風民俗、人物、附錄。

壽光縣

壽光位於渤海萊州灣西南岸,境內“皆平田息壤,無懸崖陡壑之觀”,是中國著名的“蔬菜之鄉”和全國最大的原鹽生產縣。西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 置縣,自此史書始見壽光縣之名。解放戰爭時期及新中國成立初期,今壽光縣境分為壽光縣、壽南縣及益壽縣的一部分。 1953年8月壽南縣併入壽光縣。1989年底,縣境面積2180平方千米,轄10鎮、24鄉,990個自然村,113個村民委員會,人口98.8萬。壽光縣自然條件良好,氣候適宜,資源豐富。地處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2.4℃,雨量591.9毫米,日照2607.4小時,無霜期180天。南部土地肥沃,宜於發展糧食、蔬菜、棉花、果品等種植業。北部有59.5千米的海岸線和廣闊的灘涂、鹼窪,宜於發展捕撈、養殖和畜牧。縣內彌河積存著豐富的河沙,近海地下滷水儲量30億立方米,石油、天然氣蘊藏量可觀。 20世紀80年代,壽光縣先後被國家和山東省確定為蔬菜、水產、果品、畜牧、糧食、棉花農業綜合商品基地縣、山東半島對外開放縣和黃淮海平原開發重點縣。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980年為4.87億元,1986年達到10.6億元,實現第一個翻番;1989年達到19.6億元,翻兩番的目標已提前實現。1989年與1978年相比,糧食總產由3.35億千克增加到5.8億千克; 農村經濟總收入由1.4億元增加到14.7億元;工業總產值由2.6億元, 增加到14.3億元,其中鄉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億元以上;農民人均所得由74元提高到811元; 城鄉儲蓄餘額由1974萬元達到5億元;社會商品零售額由1.2億元達到5.4億元; 外貿出口收購總值由1090萬元達到1.16億元;財政收入由0.8億元達到1.4億元,躍入全國百強縣之列。糧食、蔬菜、棉花、果品、鹽業、養蝦、畜牧、工業已成為振興壽光的八大經濟支柱。 全縣6萬公頃糧田。1989年人均占有糧食700千克。自1975年始,每年向國家貢獻糧食超過億斤, 被譽為“濰坊糧倉”。各種蔬菜銷往全國215個城市。蔬菜面積由1978年的5800公頃增加到1989年的2.3萬公頃, 總產由1.35億千克增加到12億千克,收入由2000萬元增加到2.5億元。九巷蔬菜批發市場,占地12公頃,服務設施齊全配套,成為全國的蔬菜集散地。壽光是濰坊市產棉大縣之一。1983年以來,植棉面積保持在2萬公頃左右,總產30萬擔,累計向國家交售240萬擔,年均25萬擔左右。壽光彌河兩岸是梨、棗、桃、杏等果樹之鄉,收入頗豐。全縣現有果園面積8000公頃,以蘋果為主,另有葡萄、黃桃、山楂、梨、杏、棗等,其中紅星、綠光蘋果為省優質品種,結果面積2000公頃,年產4500萬千克。壽光北部地下滷水豐富,取鹵曬鹽已有3600餘年歷史。 1989年生產原鹽200萬噸,生產溴素1086噸,是全國最大的原鹽生產基地。壽光水產資源豐富,年水產品總量3萬噸左右。壽光北部有1.5萬公頃草場,是繁殖大家畜和良種羊的基地。畜牧業總收入1989年達到7995萬元。 壽光陸、海運輸便利。被稱為“萊州灣畔一顆明珠”的羊角溝鎮,港口年吞吐能力100多萬噸, 是魯北海、河、陸聯運樞紐。海上可直達天津、營口、大連、煙臺、青島,溯小清河而上可抵省會濟南。 壽光又是一方人傑地靈的寶地,出現了賈思勰等許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

新編《壽光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