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汾西縣誌》記載,汾西縣溝壩地建設歷史悠久。早在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知縣毛炯通過對全縣農業生產情況的考察,發現“汾西山岡、宜潦畏旱”,澗溝河渠下濕處可以淤漫成地、改善生產條件、增產增收。便鼓勵勤民築壩於地。並規定,凡打壩造地者,新增地不納租糧,並發給印貼為永業。在這一政策鼓勵下,當時,全縣三年建築壩造地者多達300餘戶。
特點
溝壩地的顯著特點是壩內淤積了大量坡面上的表土、枯枝落葉,含有很多腐殖質,土壤肥沃,而且因為下濕防旱,所以穩產高產。壩地平均畝產500――800公斤,是旱平地的2――3倍,坡耕地的6――10倍。所以民間有“寧種一畝溝,不種十畝垣”的說法。
新中國成立後,汾西曆屆縣委、縣政府全面總結旱作農業的傳統經驗,把打壩造地作為全縣水土保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增產增收的主要措施來抓。實施了以小流域為單元的壩系農業建設,採取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辦法,進行上、中、下游、溝、坡、垣面綜合配套治理,大規模地開發建設溝壩地,收到了可觀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據1984年勘查,全縣共有可開發建設的溝壩地9.62萬畝。據1990年縣土地局土地資源詳查,全縣共建成溝壩地5.45萬畝。到1991年底,全縣共修築各種類型的土、石壩1.5萬餘條,有1.2萬個農戶承包修建和管理溝壩地。
近年發展
2000年以來,溝壩地的建設迎來了新的契機,國家把汾西縣壩系農業建設列入生態建設的亮點工程。按照壩灘連治、壩系建設等模式進行大規模治理。縣上更是採取整合資金、集中兵力、重點治理的措施,年年都把小流域治理列入重點工程進行建設。僅2009年,全縣就有水利、發改、國土、農業開發等單位共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治理流域達到30多個平方公里。經過連續不斷的治理,溝壩地面積逐漸加大,已接近6萬畝,防洪增產效益也大大提高,真正成了汾西的一大景觀。目前,全縣就有馬溝、康和溝、�香河、白家河、佃坪河、界頭流域、柏樂流域等工程建成了百里壩系生態農業綠色走廊。其中康和溝、白家河被水利部評為樣榜工程。受到了國際農業、水利專家的關注和好評。同時形成了我縣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一道絢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