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隨心轉

境隨心轉

詞義:此處的境,不單指環境,更指境遇。意思是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及境遇會隨著心境的轉變而轉變。 佛語有:“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心繫諸佛,珠可助道。”又說:“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應觀法界性,萬物唯心造。”更有“即心是佛”這一禪語。故首先我們要明白心性的重要。而境隨心轉也是在強調心之重要。

基本信息

前言

(境隨心轉意即隨緣,)這個隨緣,本來是世間的善法,但不是大乘佛法中的善法。可是在大乘佛法中,另外有深妙的隨緣深意,諸位剛才已拿到我們發的影印資料,大概已經稍微知道有些什麼隨緣的內容要說了。大乘佛法的本質,是積極進取的善法,所以菩薩的道,本來就不是消極的,假使菩薩所修的道是消極的法,就無法長時間的歷經三大阿僧只劫精進修行而成佛,所以大乘佛法本來就是積極進取的法。在很早期,還沒有破參之前,我對菩薩道的概念就與一般人不一樣;我當時曾經對許多人提出我的觀點,我認為菩薩道是積極的丶是進取的,是奮發的丶是慈悲的丶是精進的,而不是消極與悲觀的;當時似乎有許多人不能接受,但是現在證明菩薩道確實是如此;所以大乘佛法本來就不是消極的法,本來就是積極進取的法;但是也有消極而隨緣的一面,就是對五欲隨緣,在世間法上並不積極進取;不過,在布施財物丶修證佛法及法布施上面,一定是積隨極進取而沒有懈怠的。

大乘法中的學人,是指北傳佛法的佛弟子:我們都屬於北傳佛法,而北傳佛法正是大乘佛法。既然我們修學的佛法,不是南傳的二乘解脫道,那么我們對於大乘的佛法,自然就應該先有正確的認知。大乘佛法是涵蓋二乘解脫道的,一般人總是以為佛法的修證不外乎求解脫丶出三界生死;但若是單只求出三界生死,不必用到大乘佛法,只要二乘菩提就夠了:只要把我見丶我執以及我所執斷除了,就可以出三界了,不必親證實相。可是大乘佛法就不同了,因為大乘佛法的修學,目的是在成佛,以及成佛之後丶成佛之前的恆常利樂眾生而無終止;想要利樂一切眾生,就必須具足不同根性眾生的攝受能力,所以必須修證二乘菩提的解脫道,才能利樂求出生死的自了漢;也必須修證大乘菩提的成佛之道,才能利樂菩薩根性的有情。所以大乘佛法的內涵是極為廣泛的,因此大乘佛法必然就包括了二乘菩提,也包括了法界實相的修證,以及實相心所含藏一切種子的修證。正由於有一切種子的修證,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可以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但是在成佛的過程中,必然也無可避免的必須兼攝二乘解脫道的修證,所以大乘佛法本來就涵蓋了二乘菩提的解脫道,所以大乘佛法是具足三乘菩提的。

因此,大乘學人對於成佛的久遠之道,於三大阿僧祇劫當中的難行苦行丶難忍能忍,而能持續不斷精進的修持,導致最後的福慧圓滿究竟成就佛道,那必然是進取之法而不是消極之法;所以大乘法中的學人在佛法的解脫道及佛菩提道上面,都是積極而精進修行的,所以在人間尋找真實佛法作依止的時候,一定是積極努力去尋求,不會隨順於懈怠的惡緣,也不會隨順於誤導眾生的惡法緣;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心態,必然與世俗人的隨緣心態有所不同。換句話說大乘學人對於佛法的修學,必然有其隨緣的一面,也必有其不隨緣的一面;因此並不是凡事都隨緣的,而是在簡擇之後才決定隨緣或者不隨緣;所以大乘佛子的心態一定是經過如理作意的思惟之後,做了抉擇,然後對善法隨緣丶對惡法不隨緣。

佛理簡介

(境隨心轉在佛理上有深淺不同的內涵,)「隨緣」這個法,卻有理隨緣與事隨緣的不同,事隨緣中又有心態與處事是否正確的差別。在事隨緣上的心態與處事的是否正確,必然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在佛菩提道或解脫道上的修證能不能有所成就;若是事隨緣上的心態與處事原則是錯誤,就必然會使三乘菩提的修習無法獲得點滴的成果,當然就無法了解理隨緣的真相。

理隨緣是親證法界實相的賢聖才能知道的真理,聲聞丶緣覺雖能出世間,卻仍然無法了知這個道理,除非回小向大而實證了。而且這個真理是三世十方法界中,永遠都不會改易的真理,法住法界丶法爾如是,不是由誰創造丶建立的,而是本然如是的;並且是無法被任何大威德有情所改變的,即使集合十方諸佛的威神力為一個極大威神力,也無法改變他的隨緣性,這就是如來藏的隨緣性。以下將分別從理隨緣與事隨緣上面,一一加以細說;而我們將先解說理隨緣,然後再說明事隨緣,諸位才能對事隨緣深入理解;對事隨緣有了深入的理解,修學三乘菩提時才能邁向正確的道路,遠離岔路而快速到達此生所設定的實證目標。

隨眾生心之緣:這個理隨緣又分為二個部分來說,第一部分是說實相心丶如來藏,他會隨眾生之緣而運作。這是說,如來藏這個實相心,他永遠會隨順眾生心行的因緣來運作,這也就是《維摩詰經》所說「知是菩提丶了眾生心行故」的意思啦!那么眾生在世間,由意識與意根在運作,總是會有所欲,也會有所厭惡;然而如來藏這個實相心,他都能隨順眾生意識丶意根的心想而運作,從來不會自己決定要作或不作,所以他是隨緣的,不會自作主張。假使如來藏不是隨緣的恆順眾生,而是自己會有所主張的,那么所有的有情在人間都將無法生活。想想看:我們覺知心以及作主的意根,時常有喜怒哀樂,也會喜歡丶也會厭惡,所以會做許多的決定,決定要繼續享受丶或決定要趕快遠離;可是如果你的如來藏他也跟你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會做種種思量決定,那么每一個人都將會成為精神病患,成為雙重人格者。所以真實心是恆時隨緣丶隨順眾生的,就像普賢十大願王講的恆順眾生一般;他自己從來都沒有意見,永遠隨順眾生的心想而運行,這叫作了眾生心行,眾生心在想什麼?想要什麼?他都知道,眾生想瞞也瞞不過他的。

這個了眾生心行,不是證悟之前的佛弟子們所能了知的,所以悟前就無法真的證解般若了!只有證悟如來藏以後才能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因此證悟如來藏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了眾生心行」是很多人在《維摩詰經》中曾經讀過的,不過,一般法師都會解釋說:「如果你把覺知心修行很清淨以後,眾生在想什麼,你就會知道了。」那就叫作依文解義啊!可就免不了三世佛怨哪!也就是說,這樣的解釋是誤導了學佛人;你們學佛人都是未來佛,未來佛被誤導了,後來知道是被誤導了,難道心中不怨嗎?(大眾答道:會怨!)當然會怨。所以才說「依文解義丶三世佛怨」哪!但「了眾生心行」其實不是他們講的那種意思,而是說如來藏於一切隨緣之中,卻能了知你意識與意根在想什麼?你決定要做什麼?他完全了知,你絕對無法欺騙他,這才叫作「了眾生心行」。所以,「了眾生心行」所說的「眾生」,是指自己五陰中的覺知心眾生,不是指別人那個眾生啦!所以對「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的「知丶了」的定義,得要稍微了解,否則就會誤解佛法了!既然能了眾生心行,這個菩提心是有知的,當然是有知有覺而不是無知無覺的純屬名言施設。可是這個知是第八識菩提心的知,所講的知並不是六塵中的見聞覺知的知,而是指他能了知你的心行,了知你覺知心與意根在想什麼事情?決定要做什麼?但完全不是六塵中的知覺。

可是這個知覺,畢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得要證得如來藏之後才能現前觀察丶現前領受他的知覺,所以說他的知覺性極為微細而完全不在六塵中運作,因此,真實唯識門中就把專在六塵外起知覺的他,定名為細心。這個細心是說第八識,他的知覺性是在六塵外運作的;一般人及錯悟者所說的細心,則是意識覺知心,都是在六塵中有知有覺的第六識;所以這二心是完全不同的二個心,不可以混為一譚。因為他是知覺上極細的第八識心,所以證知他的這個知覺以後,就有了般若實相智慧,就是證得本覺智的菩薩;他的這個知覺有很大的功德,無邊廣大;但是眾生每日受用而無所知,因此禪宗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話說:「日用而不知。」

這個日用而不知,一般眾生都不能了解;乃至學禪十幾年之後成為老參了,仍然不能真的了解,所以就有一個古時很有名的禪宗公案,就是玄沙師備禪師的公案。有一天,有個當官的人去拜訪,接待就坐之後,他問玄沙禪師:「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禪師隨口就說:「吃果子吧!」就把果子端給他,他就拿了個棗子吃羅!可是他吃果子時一直在想:「為什麼我正在吃果子的時間這么長,禪師都沒有為我回答?」好不容易三口並兩口把果子吃完了,玄沙還是沒有回答,他就趕快再問:「禪師啊!如何是日用而不知?」那玄沙禪師就說:「這就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禪師慢條斯理丶漫不經心的回答完了!可是他還是只能繼續保持原來的迷惑,終究不能了知。這公案似乎很深,可是這個看來很深的公案,對於在座某些從台北講堂趕來參與這個法會的已明心者來講,其實就講得太分明了!怎么會不知呢?可是畢竟,能知道眾生的如來藏在什麼處日用,也知道眾生始終不知這個日用的人,畢竟永遠都是少數人,智者永遠都是少數人。

這種「日用能知的人永遠是少數人」的情況,是自古以來就如此的,不是末法時代的今天才如此的,所以古來就一直都有很多日用而不知的人;但是卻有更多不懂「日用而不知」的人,裝著已經知道「日用而不知」的模樣,到處在籠罩別人。如來藏其實是非常親切的,眾生不知道他,他卻知道眾生:因此,眾生在想什麼,他都知道;只是他這個知,不是像意識覺知心屬於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所以他對六塵是不加了別的。這並不是經由修行之後,故意處在一念不生中,而對六塵不加了別;而是從無始劫以來,他一向就是不對六塵加以了別的。所以許多道場把意識心修行清淨一念不生之後,故意不去了別六塵,就說是證得無分別心了,那其實仍然是意識覺知心,其實是仍然在不斷了別六塵的,不是真的無分別心第八識如來藏,所以不是大乘佛法的正確修行方法,是錯誤的修禪方法。

真實的佛法,是繼續保有意識覺知心的分別性丶了知性,而去親證另一個在六塵外能做種種了知的第八識如來藏,他從來都不分別六塵中的一切法,這才是真實的大乘佛法,才是真正的親證無分別心。而這個實相心如來藏,固然在六塵中不做任何分別,可是在六塵外卻有無量無數的分別,才能使眾生處於三界六道之中正常的生存與運作,所以他不是像石頭與木塊一樣的完全無分別,只是不在六塵中作分別而已。所以,無分別心的意思是指他在六塵中的無分別性,不是如同石頭一樣的完全無分別,而且對六塵外的種種法都能分別,所以經中才會說:「於無分別中能廣分別。」就是這個道理。但他在六塵中完全不作分別丶不領受苦樂觸,不像離念靈知心的意識覺知心,打坐三丶五小時下來就一定會領受腿痛,不再是無分別丶不受六塵了!只有不知苦樂的心,才是真正的無分別心;離念靈知心靜坐久了,已經了知腿痛了,已經分別而知是腿痛了,那就是分別心。但這時的離念靈知心正在領受腿痛時,第八識如來藏卻仍然是無分別丶不領受六塵中的痛覺,而且仍然依照他自己的功德性繼續運作不斷,使離念靈知心可以繼續領受痛覺,而且在其他方面仍然繼續隨緣而運作不斷,所以他可以隨緣而任運,不被六塵中的苦樂覺受影響,這就是他的第一個隨緣:隨於眾生心想之緣而運作,他沒有任何的意見而不停止他自己的功德性,隨眾生心想而繼續運行不斷,這就是「理隨緣」的第一個部分。

第二部分的理隨緣,是說他隨順世俗意識心,隨順凡夫的神通意識心之所欲,生現種種神通境界的相分。這個部分,可能這樣講,諸位還是不太懂,我們稍微說明一下:有許多人好樂神通,特別是外道修行者;他們修學神通的目的,是因為可以向世人炫耀,得取名聞與利養。他們的神通境界是從哪裡來的?是他的意識心變現的嗎?其實不是。可是他們總以為神通境界的相分都是他們的意識心變現出來的。但為什麼不是他的意識心變現的?我們後面還會說到,現在就暫時不說它。不過他們所受用的神通境界的相分(神通境界的五塵境),其實還是背後的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不是他的意識所能變:意識只能處於神通境界的相分中,去作苦樂受的接受而已。所以如來藏有另一個隨緣性,就是隨順世俗凡夫有神通者的意識心希望,而配合變現種種神通境界的相分出來。除此以外,他也能隨於八地菩薩的意識心作意的因緣,而變現出種種能利樂眾生的物質,也就是八地菩薩所變現的種種定果色,這也是如來藏的隨緣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