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勞迥脫事非常

塵勞迥脫事非常

《塵勞迥脫事非常》是唐代僧人黃檗禪師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用梅花頂風冒雪開放、發出芳香,比喻經過艱苦摸索、禪機頓悟的境地,從而表達了詩人勸誡世人為人做事應有梅花這般品性的思想。

作品原文

塵勞迥脫事非常

塵勞迥脫事非常①,緊把繩頭做一場②。

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③。

詞語注釋

①塵勞:塵念勞心。迥脫:超脫。

②緊把:緊緊握住。

③爭得:怎能。

作品譯文

擺脫塵勞事非尋常,

須下力氣大幹一場。

不是經過徹骨寒冷,

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作品鑑賞

這首詩出於《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一天,希運禪師上堂說法:“奉勸你們各位兄弟,趁著身體健康,把那件大事弄個水落石出,徹底分曉,別讓別人欺瞞了才好。這裡的關梭子很是容易,只是爾等不肯下決心去做功夫,一味地推說難上加難。現在告訴你們,樹上怎會自己長出舀水的木勺?還不是要你們動手加工才行。”希運禪師講了趙州和尚回答狗子有無佛性問題時說了一個“無”字的公案,他以為若將這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吃飯穿衣,抱住個“無”字不放,心心相顧,聚精會神,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到頭來,忽然頓發,悟佛祖之機。到達了這樣一個徹悟的境地,別說什麼閻羅老子,即使是一千個聖人也拿你沒辦法了。為什麼能達到這種境界呢,還不在於事怕有心人嘛,必須下工夫去做。所以,希運禪師便做了這首偈頌。禪中的偈頌,不少都是一首好詩。它有優美的形象,道出生活中的哲理,此首詩便是如此。它用梅花頂風冒雪開放、發出芳香,比喻經過艱苦摸索、禪機頓悟的境地,表現了一種耐人尋味的因果關係,而白雪紅梅也足以喻禪境的幽美。不僅學禪如此,世上做其他的事情,也有相類似的經歷。所以,這首詩特別是其最後兩句,廣為世人所傳誦。

作者簡介

黃檗禪師(?一850),閩(今福建)人,幼於黃檗山出家,因人啟發,參謁百丈禪師而悟道。此後住洪州(今江西南昌)大安寺,參者雲集。裴休鎮宛陵時,建大禪苑,請師說法。因希運酷愛家鄉黃檗山,以此名其禪苑,世稱黃檗希運。《五燈會元》有唐宣宗為沙彌問法於希運之記載。禪宗臨濟宗創始人義玄出之門下。希運卒謚斷際。示寂後,唐宣宗大中年間,宰相裴休收集其語錄,編成《黃檗山斷際禪師傳法心要》、《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各1卷傳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