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內有完小一所,標準衛生室一個。民生工程得到全面發展;現有村級水泥路4公里,砂石路4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有當家塘壩4口,水利設施齊全,旱澇保收,盛產棉花,花生,油菜等經濟作物,種植水稻是農民傳統的耕作方式。
隨著改革的繼續深入,在黨的富民政策的引導下,村黨支部發揮了堡壘作用,帶領全體村民調整了產業結構,大棚5個,尤其是白色工程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農民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
塘東村位於馬湖鄉西北,與古城接壤。全村轄5個村民組,2400人,耕地2200餘畝。
村內有完小一所,標準衛生室一個。民生工程得到全面發展;現有村級水泥路4公里,砂石路4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有當家塘壩4口,水利設施齊全,旱澇保收,盛產棉花,花生,油菜等經濟作物,種植水稻是農民傳統的耕作方式。
隨著改革的繼續深入,在黨的富民政策的引導下,村黨支部發揮了堡壘作用,帶領全體村民調整了產業結構,大棚5個,尤其是白色工程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農民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
肥東是合肥市轄縣、全省人口大縣,總面積2181.6平方公里,人口108.66萬,轄18個鄉鎮、335個村(居、社區, 以肥東為圓心、半徑為500公里的范...
歷史沿革 人口構成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肥東縣馬湖鄉沙河村因村東邊的流沙河(一條自然小河)而得名,位於馬湖鄉南部,東與滁州市全椒縣接壤、南與巢湖市居巢區為鄰,距肥東縣城42公里,距合肥市區59公里。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新橋村位於合肥市東部,桴槎山西麓,東與巢湖地域接壤,南與火龍村相連,北與王鐵村緊依,以茶葉生產為基地。
村莊介紹 基層組織 村民收入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下塘鎮,是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轄鎮,位於長豐縣中部,於2006年由原陶湖鄉、埠里鄉、下塘鎮三鄉鎮合併而成,鎮域總面積230平方公里,轄9個村、15個社區,...
地理環境 經濟 地理 概況 沿革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店埠鎮,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是合肥市的衛星城,肥東縣的縣城,距合肥市區僅12公里,店埠河中游,總面積168.3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5.4平方...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得名傳說 工業強鎮 農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