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塘下鎮位於市區東北,距市區12公里,地處溫瑞塘河兩岸,東界鮑田、海安鎮,南鄰汀田鎮、北連羅鳳鎮,西接市區(城關鎮),面積15.4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塘下邵宅村。總人口3.8l萬,下轄5個居民區、19個行政村。耕地1。44萬畝,屬水網平原區,土地肥沃。發展歷史
塘下鎮歷史悠久,明嘉靖間分屬帆游鄉三都和崇泰鄉四都。鎮所在地古稱塘下莊;民國20年(1931)分屬塘下鎮和鼎鳳鄉;32年改鎮為鄉。1949年後仍稱塘下鄉;1953年改為建制鎮,1958年稱塘下管理區;1964年改為塘下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塘下鄉,1985年撤鄉復鎮至今,1992年三都鄉併入塘下鎮。民國時期為東區區署駐地,1949年至1992年,為塘下區區公所駐地,現為塘下片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境內河流密布,道路縱橫,溫瑞塘河穿越鎮境南北,104國道縱貫鎮西,塘梅公路橫跨東西,河網、道路遍及全鎮,交通方便。
經濟
經濟原以農業為主,是聞名全市的糧食高產區;而工業基礎薄弱,僅有農副產品加工、農具製作等幾家工廠;數十家商鋪錯落在沿溫瑞塘河東岸一條長約700米的老街東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經濟快速發展,以塑膠編織、織帶、機械等業為主要產品的家庭工業順起。中央及有關省、市領導同志頻頻前來視察、參觀。後逐步形成以股份合作經濟為主體的鄉鎮工業群體。1996年,全鎮有鎮、村辦企業、聯戶股份合作企業、私營個體企業等2445家,工業產值達17.53億元。集市貿易也迅猛發展,有占地100畝的汽摩配城,及小商品、農副產品、副食品等市場11個;市屬金融、供銷、財稅、糧食、工業、農業、郵電、電業、科技、教育、公安等部門均在這裡分設機構,是溫州市30個經濟強鎮之一。
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城鎮建設。80年代以來,新建沿街樓房4600多間;公用房18萬平方米,建中國小10所,幼兒院3所,電影院7座,醫院2所,老區革命紀念館1座;改造沿河老商業街,新建東西、南北走向的街道共13條,總長13425米;建成通向各村混凝土道路27條,總長37763米,新建公路9.5公里,橋樑78座,碼頭2座;擴建日產10000噸自來水廠1座,自來水普及率95%;新建公廁42座,變電所l座;液化石油氣仟配站1座,燃氣使用基本普及;敷設排水管道24公里,垃圾堆放場l座;各項基礎設施漸臻完善。
90年代初組建環衛隊伍,現有環衛工人32人,機動垃圾車1輛,環境衛生面貌顯著改善。全鎮現有公用基礎設施:道路總長83.2公里,其中高級道路34.2公里,路燈655盞,路燈輸電線路37公里;中、小型自來水廠9座,日供水能力1.2萬噸,園林綠地面積8670平方米;全鎮房屋建築面積109萬平方米,其中私人房屋91萬平方米。
鎮總體發展規劃:塘下鎮將建設成為溫瑞沿海平原集鎮群中重要工貿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