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四號聯合站

(1)大罐抽氣回收裝置:四號聯合站4座沉降罐為拱頂油罐,4座10000m罐為外浮頂儲罐,因此,共4座原油罐做揮發氣回收裝置。 (2)負壓穩定脫硫裝置:四號聯合站處理的原油主要為12區含硫原油,為了降低原油中硫化氫含量及減少油氣揮發損耗,四號聯合站原油設定了1套負壓穩定(脫硫)裝置。 塔河油田四號聯合站擔負著塔河油田主力上產區塊10區和12區原油的集輸及處理,同時兼顧於奇西區塊部分產出原油的集輸及處理。

基本信息

四號聯合站站址位於塔河油田12區12-12計轉(摻稀)站北側約4.5km處,負責塔河油田主力上產區塊10區、12區原油的集輸及處理,同時兼顧部分於奇西區塊的產能。
四號聯合站主要功能:負責四號聯周圍單井的進站加熱、計量和配氣;油井及各計轉站來液的加熱、油氣分離、原油脫水、原油穩定(脫硫)、大罐抽氣、淨化油儲存及計量外輸、伴生氣外輸、污水處理等。
四號聯合站設計原油處理規模260×10t/a,混合液處理規模400×10t/a,污水處理規模4000m/d,原油處理採用熱化學大罐沉降脫水、負壓穩定(脫硫)、原油儲罐靜止沉降放底水生產工藝生產合格原油,合格原油通過新建外輸管道輸送至雅克拉裝車末站外銷。

工程建設相關單位

建設單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設計單位:勝利油田勝利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監督單位:石油化工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勝利石油分站
監理單位:新疆吐哈誠信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檢測單位:四川派普檢測公司
施工單位:勝利油田勝利石油化工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使用單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採油二廠

主要工藝流程

原油基本處理工藝流程

四號聯合站原油處理採用兩級熱化學大罐沉降脫水、負壓穩定(脫硫)、原油儲罐靜止沉降放底水生產工藝生產合格原油,合格原油通過新建外輸管道輸送至雅克拉裝車末站外銷。
流程描述:單井(或接轉站)進站原油加藥後進加熱爐加熱,溫升至80℃後進油氣兩相分離器進行氣、液兩相分離,含水原油進一級沉降罐和二級沉降罐沉降脫水,含水小於5%的原油經脫水泵提升進加熱爐,加熱到90℃後進入負壓穩定(脫硫)塔進行原油穩定和脫硫,穩定脫硫後的原油經提升泵提升進入淨化油罐,靜止沉降後放底水至合格原油(含水≤0.5%),通過外輸泵增壓後計量、外輸。
二級沉降罐及淨化油儲罐的底部污水排放至底水罐,通過底水泵重新輸至一次沉降罐入口,或排入污油池,經污油泵提升進入進站閥組,繼續進行脫水處理。

天然氣處理工藝流程

四號聯天然氣處理及加工部分分為五部分,分別為:大罐抽氣回收裝置、原油負壓穩定(脫硫)裝置、伴生氣及輕油外輸裝置、儀表風裝置、火炬放空裝置。
(1)大罐抽氣回收裝置:
四號聯合站4座沉降罐為拱頂油罐,4座10000m罐為外浮頂儲罐,因此,共4座原油罐做揮發氣回收裝置。油罐揮發氣量約2~4x10m/d,溫度約70℃,壓縮機排氣壓力0.4MPa。
4座沉降罐通過罐頂通氣管經大罐氣回收總匯管進入壓縮機,經壓縮機增壓,使油罐氣進入伴生氣外輸裝置。
大罐氣回收總管406.4x8.0(材質為抗硫20G),以5‰坡度坡向油罐氣回收裝置,避免管道積液。直接進入抽氣壓縮機,根據大罐氣壓力變頻調節。
大罐抽氣壓縮機後設定空冷器,將壓縮機排出的工藝氣進行冷卻,冷卻後凝液和工藝氣進入低壓三相分離器進行油、氣、水分離,分離後的天然氣進入外輸壓縮機增壓外輸。
油罐氣進入回收裝置之前設超壓放空調節閥,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油罐氣回收裝置停運時,油罐氣直接排入大罐氣放空火炬;二是四號聯合站來液量過大時或者大罐揮發氣量大,回收裝置無法滿足需要時,過量油罐氣直接排入大罐氣放空火炬。
(2)負壓穩定脫硫裝置:
四號聯合站處理的原油主要為12區含硫原油,為了降低原油中硫化氫含量及減少油氣揮發損耗,四號聯合站原油設定了1套負壓穩定(脫硫)裝置。
經脫水泵提升的原油經脫水加熱爐加熱後的含水5%的原油經流量調節閥組進行流量分配,分配後的原油分別進入2座原油負壓穩定(脫硫)塔進行負壓穩定。氣相通過負壓壓縮機抽氣和從塔底補入少量天然氣,使進入負壓穩定塔中的原油經負壓氣提,原油中的輕組分和硫化氫被脫出,脫出氣經前置空冷器冷卻後進入負壓壓縮機進行增壓,增壓後的伴生氣經冷卻器冷卻,進入低壓三相分離器分離後,伴生氣進入伴生氣外輸系統。低壓三相分離器的輕油排入凝液分水緩衝罐內,凝結水排入零位油罐。
(3)伴生氣及輕油外輸裝置:
從低壓三相分離器分離出的伴生氣進入伴生氣外輸壓縮機進行增壓,經外輸壓縮機增壓後的伴生氣經過工藝氣冷卻器(壓縮機配套)冷卻後,進入伴生氣外輸三相分離器分離後,氣相經過計量外輸。分出的凝結水排入底水罐。分出的輕油通過液位調節同低壓三相分離器來的輕油一起進入凝液分水緩衝罐,在凝液分水緩衝罐中靜態沉降,手動放水,輕油通過提升泵增壓後外輸。
(4)儀表風裝置:
四號聯合站站內設定工廠風、儀表風等供風系統1套;新建2台空氣壓縮機,為站內提供壓縮空氣,新建工廠風儲罐1台,儀表風單元氣源來自工廠風儲罐,經無熱再生乾燥系統乾燥淨化後,進儀表風儲罐,為站內提供合格的淨化工廠風。
(5)放空火炬裝置:
四號聯合站放空火炬裝置設兩套火炬,天然氣放空火炬和大罐氣放空火炬。天然氣放空火炬用於天然氣處理站建成之前來自各級分離器的天然氣、油罐氣回收裝置回收的天然氣以及來自計轉站的天然氣放空;大罐氣放空火炬專門用於油罐揮發氣進壓縮機前的放空。
為減少占地和方便管理,兩座火炬共一座塔架,一套控制系統。
天然氣放空火炬放空量:100000m³/d。
大罐氣放空火炬放空量:30000m³/d。
在最大放空量的情況下,火炬的直徑滿足放空速度的要求,高度滿足熱輻射強度及大氣污染物排放相關標準的要求,天然氣放空火炬設分子封。
天然氣放空氣體通過DN300放空管線進入天然氣放空分液罐,通過放空分液罐分離出放空氣體中攜帶的液滴,然後經過天然氣放空火炬燃燒掉,分離出的液體,通過天然氣放空分液罐排污泵輸往站內的伴生氣低壓三相分離器。
和大罐氣放空管道DN450進入大罐氣放空分液罐,分離出放空氣體中攜帶的液滴,然後經過大罐氣放空火炬燃燒掉,分離出的液體,通過大罐氣放空分液罐排污泵輸往站內的伴生氣低壓三相分離器。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主工藝流程
油站來水→除油罐→緩衝罐→提升泵→壓力混凝沉降罐→全自動雙濾料過濾器→外輸緩衝罐→外輸泵→12-12計轉泵站附近分水閥組
主要流程說明:新建四號聯合站內油站分離出的含油污水進入2座1000m一次除油罐初步除油除懸浮物後,出水進入2座200m污水緩衝罐,出水投加混凝劑、絮凝劑經過提升加壓後進入壓力混凝沉降罐,在此去除懸浮物及剩餘污油,出水投加阻垢劑後進入3座φ3.0m全自動雙濾料過濾器,進一步除油除懸浮物,最終確保水質達到回註標準,濾後水投加殺菌劑後進入2座500m外輸緩衝罐,然後由外輸泵提升並投加緩蝕劑和阻垢劑後至12-12計轉泵站附近分水閥組。
輔助工藝流程
a、反衝洗流程
污水外輸緩衝罐→反衝洗泵→全自動雙濾料過濾器→反衝洗回收水罐
b、反衝洗回收流程
反衝洗回收水罐→反衝洗回收泵→一次除油罐進水
c、污水回收流程
溢流、放空污水→污水回收池→污水回收泵→一次除油罐進水
d、污油回收流程
各構築物收油→污油池→污油回收泵→油系統
e、污泥處理流程
各構築物排泥→污泥池→污泥泵→壓濾機→污泥車外運
塔河四號聯合站的污水處理總規模約為Q=4000m/d,按污水中含懸浮物量150mg/L計算,壓濾後的污泥量約為2.8t/d(污泥含水率約為80%)。

電力、自控、通信工程


(1)電力工程:
四號聯合站站內新建消防、油氣設施供電負荷等級分別為一級和二級,聯合站採用雙電源供電。
10kV電源取自已建12區東35kV變電所,變電所10kV開關室擴建2面10kV開關櫃作為電源出線櫃。新建10kV電力線2回作為本聯合站電源線。
四號聯站內配電設計內容主要包括:消防泵、脫水(循環)泵、大罐抽氣壓縮機、負壓穩定壓縮機、空冷器、加藥裝置、熱水循環泵、外輸泵、照明等。
(2)自控工程:
塔河油田四號聯合站自控系統由DCS集散控制系統、SCADA系統(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組成,其中DCS集散控制系統完成站內原油分離脫水、外輸計量、油罐氣回收、含油污水處理、供熱、消防、火氣報警等工藝設施的自動化檢測及控制,SCADA系統完成四號聯合站所轄計轉(量)站和所有井口自控參數的顯示、報警和數據存儲。
站內採用集散型控制系統(DCS),DCS系統由過程控制系統(PCS)和火氣系統(F&G)組成,並通過工業乙太網與操作室上位計算機管理控制系統連線,將全站所有的檢測點信號傳入控制系統,實現在中控室對全站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其中:過程控制系統(PCS)包括採集工藝參數的過程儀表,控制油罐進出口的氣動開關閥和完成信號採集及控制的容錯控制系統等;火氣監控系統(F&G)包括站內火氣檢測儀表,控制噴淋的氣動開關閥及完成信號採集及控制,F&G系統和PCS系統共用一套冗餘控制器,I/O模版相對獨立。加熱爐、加藥系統、儀表風壓縮系統、壓濾機系統、高效過濾器系統、加藥系統及火炬系統均設計成撬,撬塊的就地控制系統及儀表由成撬廠家配套提供,負責完成撬塊系統內部工藝參數的採集、檢測及調節、控制功能,並預留上傳中控室控制系統的RS485硬線接口(遵循MODBUS/RTU協定)。
四號聯合站所轄計轉(量)站和所有井口生產狀態的監控採用SCADA系統。本次工程僅在集中控制室為SCADA系統設立工作站,待進入四號聯合站進行原油處理的計轉(量)站和井口建設完成後,SCADA工作站將通過光纖和無線相結合的方式與計轉(量)站和井口的自控系統進行通訊。
(3)通信工程:
根據塔河油田採油二廠的整體布局以及目前油區現狀,“新建四號聯~12-12站~10-4站~二號聯合站~採油二廠”這條鏈路將成為今後12區的主幹傳輸通道,故將此條線路建設為高速率的同步光傳輸網路,並在採油二廠以及雅克拉基地兩個方向接入塔河油田已建SDH網路。本次在新建四號聯和已建二號聯新建SDH節點,同時利用10-4站、12-12站已有的S200設備,構建至採油二廠的622M同步傳輸通道。另外,新建四號聯通過與外輸管線同溝敷設的光纜接入雅克拉基地通信機房,構建一條2.5G傳輸通道,從另一個方向接入油田SDH網路。
本次共新建兩個光傳輸節點站,四號聯設定2.5G設備,開通1個2.5G光方向和1個622M光方向;二號聯設定622M設備,開通2路622M光方向。

平面布置

四號聯合站場區圍牆東西長354m,南北長230m,占地面積81420㎡。
依據《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範》,四號聯合站為二級站場。平面布置嚴格遵循規範要求。站場西側為進站加熱區、油氣分離區,大罐抽氣及原油穩定(脫硫)區;中部為聯合泵房區;儲罐區在站場南側建設。
考慮到後期於奇西產能開發建設,本次四號聯合站平面布置預留站場南側為原油罐區擴建位置,污水處理在裝置區內預留擴建位置,站外管廊帶、供配電線路、通信線路統一規劃建設,避開擴建預留場地,四號聯合站區域相對位置關係見附圖DWG-0200PR02。
總平面共劃分為11個區。01區—油氣分離區、02區—進站加熱爐區、03區—原油沉降及儲存罐區、04區—聯合泵房區、05區—大罐抽氣及原油穩定(脫硫)區、06區—污水處理區、07區—污泥區、08區—消防及儀表風系統區、09區—集中控制及辦公區、10區—輔助生產區、11區—放空火炬區。

時間表

2012.04.25 開工
2012.11.15 熱水聯運
2012.12.25 主體建設完成
2013.03.25 中間交接
2013.04.10 正式投產

相關報導

本報庫車2013年3月25日訊(通訊員魏旭升高建成)25日,我國一次性建成的最大油氣處理站——塔河油田四號聯合站落成,它將為塔河油田建設千萬噸級大油田打下堅實基礎。
當天,在塔河油田四號聯合站現場,勝利油田地面工程建設公司塔河油田項目部作為施工方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調試和標線粉刷等收尾工作,為聯合站最後投產做準備。目前計畫4月10日進油投產。
塔河油田四號聯合站設計規模年處理油氣260萬噸,是我國迄今一次性建成的最大油氣處理站。工程從2012年4月25日開工,主體於當年12月25日完工,建設工期229天,施工速度全國領先。
由於施工地在沙漠腹地,建設過程中,施工方先後克服了施工自然環境差,設備物資運輸距離大等難題,高標準、高效率地完成施工。
塔河油田四號聯合站擔負著塔河油田主力上產區塊10區和12區原油的集輸及處理,同時兼顧於奇西區塊部分產出原油的集輸及處理。
塔河油田目前年產原油750萬噸,四號聯合站的建成投產將有效緩解二號聯合站原油處理能力超負荷問題,同時為塔河油田建設千萬噸級大油田打下堅實基礎。
以上摘自和訊新聞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