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東岩教寺


報恩東岩教寺,俗稱東山報恩寺,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北的東岩山,創建於宋淳化元年(990年),元、明代屢有重修。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請賜藏經。在其大雄殿後有宋紹聖間建石塔3級八角形,底座須彌座青石雕刻37隻獅子,形態各異;塔門浮雕力士造型粗獷,塔頂為鐵剎竿。今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1950年代後,寺宇一度改為他用。1988年僑僧悟丹修復,改山門修建為天王殿,另建石牌坊式山門。
東岩 即東山,古稱烏石山,因有山石狀如麒麟,又名麟山,位於莆田市區之西北。凌晨,登山眺望,旭日乍露,雲蒸霞蔚,如盤似輪,金光萬道,氣象萬千,故有“東山曉旭”之勝景,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報恩東岩教寺位於東岩山半山腰,建於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寺主殿後有座三層八角空心的宋代石塔,虛檐危頂,形極奇古。基座浮雕37隻獅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守衛塔門的金剛力士的雕塑,線條粗獷,造型古樸。寺的右下方有一座明代建的“三教祠”,祀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創始人林兆恩。

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勛,號龍江,莆田城廂赤柱巷人。因其倡導儒、道、釋三教合一說,世稱“三教先生”、“三一教主”。他生前曾在“東山樵舍”講學。“東山樵舍”是林兆恩祖父林富(官居兩廣總制)歸隱後建的別墅。林兆恩去世後,他的信徒們把樵舍改為“宗孔祠”,以示紀念他。林兆恩生前門徒遍天下,南京、北京等地也建有“三教祠”。現在東南亞各國的興化華僑聚居之處,也多建有“三教祠”。因此,東岩山“宗孔祠”被稱為“麟山祖祠”。
“麟山祖祠”後有一棵千年古樟,高約15米,圍13.8米,樹分三杈,其中二杈已枯萎,但有一杈仍枝繁葉茂,龍蟠虬舞。有人說這棵千年古樟的三杈預示了“三教”的各自發展,蘊含著不可泄露的寓意。

東岩山石塔


東岩山石塔,舊稱報恩寺石塔,建於宋淳化元年(990)。
據塔碑載:此塔“宋淳化元年(990年)建,明代局部依宋制重修,仿樓閣式八角三層,空心、石構……”。
石塔坐落在大雄寶殿與觀音殿之間的中軸線上,高約15米,三級,空心,八角形,四面開拱門。內壁砌有懸挑條石梯級,可登至二層。塔基八面浮雕有37隻獅子,各具情態,生動逼真。護衛四個塔門的金剛力士身披甲冑拄劍而立,神態雍和,造型古樸。塔檐和攢尖塔頂仿磚瓦刻飾,造型優美而負勢向上,宋代我國南方的寺院布局尚無此例。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此,有些專家認為,石塔可能是在隋代磚塔的基礎上改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