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基督磔刑
【類別】油畫 、 名畫
【年代】1942年
【作者】雷納托·古圖索
【規格】132×100厘米
【屬地】 現歸日內瓦一私人收藏
基本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有兩大主要美術流派:一是自稱為先鋒派的米蘭畫派;另一是提出"新現實主義"口號的羅馬畫派。以反法西斯文藝戰士姿態躍登畫壇的畫家古圖索,即屬於後一種畫派。這個畫派強調藝術靈感來源於最迫切的現實,但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未能完全擺脫西歐現代派表現手法的影響。
1912年1月2日,雷納托·古圖索出生在西西里島巴勒莫附近的巴蓋里亞村。父親是當地的土地測量員,古圖索從小生活在農民之間。少年時就對繪畫有強烈的興趣,曾向一位專繪馬車隔板的民間藝人學畫(按西西里的古老習俗,農民小車的後部和兩側隔板上都繪有彩畫)。不過,父親要他去學法律。 由於他一度與未來派畫家彼波·里佐的來往,他在巴勒莫的大學法律系還未臻畢業,就放棄學業,決定做一個畫家。1931年,19歲的古圖索遷居大陸。同年,他的兩幅作品《地中海》和《泉邊婦女》參加了首屆4年一度的羅馬全國藝術節展出。與此同時,他先後加入了羅馬和米蘭兩 個反法西斯畫家組織。這個組織早在1929 年就辦了一份反納粹的文藝刊物《前線》,古圖索為該刊撰文和畫畫。 由於他的作品政治色彩過於明顯,1933年,政府當局以"煽動社會暴亂罪"向他提出起訴。1935年,古圖索在地下組織幫助下,利用他的畫室收藏共產主義書刊。畫室成了當時進步青年的秘密聚會場所。1938年,他又和共產黨員畫家雷納托·比羅里合辦反法西斯畫報。
在30年代中期,義大利政府當局利用文藝大肆宣揚狹隘民族主義,古圖索受到畢卡索在西班牙內戰時期製作的《格爾尼卡》的啟迪,於1937年畫了一幅紀念民族英雄加西亞·洛爾伽的油畫《草原上的槍殺》和一些西班牙反法西斯人物肖像,與反動政府的宣傳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這些畫最早顯露出古圖索的藝術個性:比較傾心於再現派和立體派某些藝術手法,注重形象的單純性。
1938年,古圖索完成一幅具有舞台效果的大型油畫《從埃特納火山逃走》。 這幅描寫自然災禍的畫,是借題隱喻西西里農民水深火熱的生活,表現派藝術手法更為明顯:驚惶失措的婦女在奔跑,半裸著身子,前景上一個舉起抗議的手的男子,是畫家的自畫像。但他不追求變形,只在色彩上儘量處理得單純些。1940年,古圖索加入義大利共產黨。兩年後,他的這一幅重大題材《基督磔刑》( 又名《上十字架》)產生了。
畫家採用十字架磔刑這一歐洲傳統題材來揭露希特勒匪徒駭人聽聞的殺人罪行。作品在貝加摩展出時,義大利天主教教會和反動報刊聯合向畫家發動攻擊。古圖索在這幅畫中大膽採用《格爾尼卡》某些痙攣性的形象,如馬頭、伸直的手、強烈的電光和那些金屬般僵直的人物,給人以一種痛苦的感受。
《基督磔刑》在貝加摩獲二等獎。全畫以大塊面平塗手法來描繪那些受難的"信徙";這幅畫有明顯的立體主義風格, 也是古圖索染指於立體主義的第一幅作品。中間伏在耶穌受難像前的女裸體,雖是作為宗教傳說中的抹大拉形象出現的,但她被現代化了,以隱喻那些被法西斯殺害的家屬的悲痛形象。古圖索借用畢卡索在《格爾尼卡》上某些象徵性細節,是為了讓觀者產生一定的聯想。他避免了畢卡索的晦澀,大膽畫出了血、汗、死屍的蒼白和青紫等各種顏色。這些色彩異常強烈,象閃光的寶石,分別鑲嵌在畫面上。畫家還故意在畫幅後景上置一稜鏡,通過這一緩慢轉動著的巨大鏡子,幻化出這幕悲慘情景的各個局部。除了中間被綁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外,還有一個背朝觀眾的犧牲者,是完全以大紅色來展示的。這塊紅色在畫面上竟是如此刺目,它似乎象徵一種恐懼,然而又象徵一種熱血的力量。前景桌子上面的用品,即釘子、錘子、刀子等,是耶穌受難時的象徵物,它們當然也象徵現實人們平時所受的苦難;飯碗、瓶子、剪刀,則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標誌,卻又是那個悲慘時代的生活符號。
對待傳統,古圖索有自己獨到見解:他認為對傳統的繪畫語言和革新的繪畫語言可以採用學院派的態度,認真分析,適當結合,就是發展了傳統。表現派的大刀闊斧與立體派的仔細分解可以為現代美術所利用,當代美術最有害的因素是把畫家對現實生活的觀點和反映生活的行政法割裂開來,只有用理智與感情去挖掘它們的潛力才能創新。這些藝術觀在他以後的創作生活里是貫徹始終的。
50年代中期起,他的風格基本定型,始終以人道主義立場,同情在殖民主義迫害下的民族英雄。這方面後來他畫了不少組畫,如剛果人民運動領袖盧蒙巴和阿爾及利亞事件等。他象許多當代畫家一樣,藝術上是個多面手,不僅畫油畫、粉畫、水彩、炭筆或水墨素描、書籍插圖,還搞過銅版、石版、舞台布景設計等美術工作,而且藝術視野更為廣闊。1961年以後的人物肖像傾向於雕塑感,早期素描上所受的表現派影響,似乎已被融化為個人的特色了。在現代西歐繪畫流派雜陳的60年代,古圖索始終堅持表現他所認為的"活的現實真實",在義大利藝壇獲得了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