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城門鎮位於福州郊區南台島東段,西連蓋山鎮,西南與螺洲鎮為鄰,北向、東向、東南向分別與鼓山鎮、馬尾區、長樂縣隔閩江相望。唐末,閩王王審知曾在此駐軍,以木柵欄為營而得名柴門,演變成今名城門。民國時期稱四維鄉,隸屬林森(閩侯)縣白湖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閩侯縣第一區,1958年稱城門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間改名東方紅公社,1970年劃歸福州市朝陽區(今倉山區),1975年劃歸福州郊區管轄,1984年稱城門鄉,1992年改為鎮。總面積54平方公里,轄城門、敖峰、臚雷、龍江、浚邊、青富、洋坑、湖際、下洋、梁厝、謝坑、樟嵐、獅山、濂江、紹岐、福濂、潘墩、連坂、黃山、臚廈20個村、64個自然村。1994年有1.4萬戶、6.8萬人。該鎮於1984年跨入福建省首批億元鄉行列,1990年在中國鄉鎮企業10大100強評選中名列全國產值最高的100個鄉鎮之一,1993年被福建省鄉鎮企業局授予“十強鎮”稱號,1994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4億元,“三資”企業產值4.4億元,出口交貨總值4.3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719元,達到省定的小康鎮標準。城門鎮地處閩江、烏龍江交匯處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四季常青。1980年前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民有豐富的種水稻經驗。1964年該鎮被國務院授予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有2位農民種稻專家受國務院委派赴前蘇聯、坦尚尼亞傳播種稻技術。農副產品以“一紅三白”(即柑桔、茉莉花、蘑菇、牛奶)聞名。改革開放以來調整農業結構,建設“菜籃子”工程,1994年有菜地156.2公頃,水果514.5公頃,茉莉花地205.9公頃,水稻273.4公頃。年上市蔬菜15612噸,水果6750噸,生豬3.5萬頭,鮮牛奶5010噸,蛋品1500噸,水產品1158噸,家禽45萬隻。現有鎮辦企業33家,村辦企業567家,聯戶和個體辦3900多家。產業有花茶、閥門、鞋帽、服裝、眼鏡、印刷、建築、建材、船舶、石材、運輸等11大類。其中茉莉花茶為名特產品,有茶廠257家,年加工花茶1萬擔,遠銷全國各地。龍江村的眼鏡、湖際村的閥門、潘墩村的運輸業等已成片集中發展。商業網點遍布全鎮,有18個供銷社網點、16個農村市場、300多家個體商販,年銷售額1160萬元。
社會資源
城門鎮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324國道貫穿境內6.9公里,鎮東南端烏龍江大橋通向閩南金三角。該鎮距義序機場3公里,距長樂國際機場30公里,水路6哩達福州港碼頭和馬尾開發區。已建成9.2公里的環鎮公路和80公里的鄉村主幹道。1992年經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開放投資區,1994年已引進外資項目5個,已投產2個,正在建設3個,總投資1600萬美元和1286萬人民幣。另8項已簽約協定,其中外資5家,內資3家,總投資分別1700萬美元和1.2億人民幣。已建成電訊大樓萬門程控電話及郵電大樓,已裝機近5000門,可直撥全國和國際長途。有福州市在鎮內建的22萬伏南郊變電站和5萬千瓦柴油機發電站已投入供電。日產40萬噸自來水廠前期工程已開動。該鎮歷史名人輩出,有唐代的名僧謝師備,今郊區境內第一個進士邵楚萇,宋代右丞相鄭涓(湖際村),明代林浦村兵部尚書林瀚一家的“七科八進士、三代五尚書”,清代榜眼林枝春,民國時期海軍上將陳紹寬(臚雷村),陸軍部次長上將林之夏(城門村)等20多名高級將領及教育學家陳可忠(臚雷村)。當代有著名數學家、科學院院士陳景潤(臚雷村),著名火箭設計師、科學院院士梁守盤(梁厝村),前航天部長林宗棠(城門村)等。著名古蹟、文物有梁厝村唐代龍瑞寺千佛陶塔(1972年移鼓山湧泉寺)及唐代的大殿基座石雕,林浦村的宋代末代皇帝趙昰曾駐蹕過的泰山廟,御道街,宋井,文天祥廟,獅頭山摩崖題刻、造像及林浦村、臚雷村、連坂村宋代石橋,明代林浦村的尚書里、進士坊等。
鎮內林浦村的濂江書院建於宋代。民國時期境內村莊普遍辦有私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1994年有1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20所完全國小,37所幼稚園(班),在校學生12379人。有1所衛生院、1所影劇院、8家卡拉OK歌舞廳、3家錄像放映廳、30多家電子遊戲室、2個農民公園、1個民辦度假村、7家民辦圖書室、1家鎮辦有線電視網、5家村辦有線電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