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之制
從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始皇的鹹陽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內之為城,外之為郭‘的城市建設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牆:宮城(大內、紫禁城)、皇城或內城、外城(郭);府城有兩道城牆:子城、羅城。城郭起源和發展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一些部落為保護自己的居住地,已開始在聚落周圍設定防禦工事。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聚落外部挖有壕溝,河南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有兩座100×100米的方形城堡。商代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圍著城牆的都城和地方城邑。河南偃師商城、鄭州商城、湖北黃陂盤龍城都是夯土城牆。但安陽殷墟只有壕溝而未發現城牆。
春秋戰國是中國早期大規模建城的時期,春秋時期的曲阜魯城(見曲阜魯國故城)、洛陽東周王城、秦雍城等的城牆厚度為10米左右。戰國時期的齊臨淄、燕下都、楚紀南城的城牆加厚到20米,夯層密實,有瓦質排水道。這些城的城門道深度約20餘米,最深的達80米,紀南城還有水門。這個時期的文獻《墨子》中記述了城門、雉堞、城樓、角樓、敵樓的設定原則和建造方法。《考工記·匠人營國》記載了各級城道的規模和對城高的限制規定,但從上述各城遺址的情況看,當時各國競築高城,這些規定並未得到遵守。
漢代的邊城在城門外出現了曲尺形護門牆,城角出現45°斜出墩台(見漢代關塞建築)。魏晉南北朝國土分裂,戰亂頻仍,一些邊城的城防設施逐漸套用於內地城邑,在統萬城、洛陽金墉城發展出突出城外的墩台──馬面。徐州城、鄴城等開始在夯土城牆外包砌磚壁。唐代城防設施開始制度化,在《通典·守拒法》和李筌《太白陰經》中都有關於築城制度的記載,這時出現了羊馬牆、轉關橋、弩台等新的城防設施,在邊城中還有瓮城。
宋代加強城防建設,把唐代邊城所用的瓮城等套用於都城。宋代編成的《武經總要》、《修城法式條約》等官書,詳載城、城門、瓮城、敵樓、團樓、戰棚、弩台、釣橋、閘板、暗門等防禦設施的制度和做法。南宋通過對金戰爭,豐富了築城經驗。陳規在《守城機要》中根據積極防禦思想提出改進城防設施的意見。南宋中期創造出萬人敵,為箭樓的前身。南宋末年對蒙古作戰,由於火藥的使用,為加強防禦,城牆多用磚石包砌,城門也改為磚石券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