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犯罪空間

城市犯罪空間

《城市犯罪空間》是2012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發曾 。

內容簡介

《城市犯罪空間》從探究城市犯罪的根源、城市犯罪問題與城鎮化的關係入手,論證研究城市犯罪空間的本源必要性與時代必要性。追蹤城市犯罪空間的理論軌跡,剖析城市空間環境對犯罪的影響以及城市犯罪的空間分異,進而認知城市犯罪空間盲區的致盲因素。在我國城市犯罪空間防控研究的基礎上,構建空間防控的理論框架和理論模型,從行為角度認知空間防控,從國情出發認知空間防控的大環境。論證了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構建城市犯罪綜合防控體系、城市空間環境的規劃與設計、城市空間地域的防控管理、城市警務配置的空間重構等實施犯罪空間防控的途徑,以及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理念、途徑與措施。書末以20個實際發生的案件為例,解析案例依附的犯罪空間,提出空間防控的針對性措施。

目錄

導言 /1

1 城市犯罪的根源 /1

1.1 犯罪辨析 /1

1.1.1 犯罪行為 /1

1.1.2 犯罪釋義 /8

1.1.3 犯罪類型 /11

1.1.4 犯罪學 /13

1.2 城市犯罪根源的理論 /18

1.2.1 城市犯罪根源的綜合觀 /18

1.2.2 城市犯罪根源的傳統理論 /19

1.2.3 城市犯罪根源的新理論 /22

1.3 影響城市犯罪的基礎因素 /29

1.3.1 城市發展因素 /29

1.3.2 城市問題因素 /33

2 城市犯罪問題與城鎮化 /41

2.1 我國的城鎮化 /41

2.1.1 城鎮化的實質與測度 /41

2.1.2 我國當代城鎮化 /43

2.1.3 我國城鎮化的若干問題 /49

2.2 快速城鎮化對城市的負面影響 /52

2.2.1 對居民的負面影響 /52

2.2.2 對公共服務的負面影響 /54

2.2.3 對建設的負面影響 /56

2.2.4 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57

2.2.5 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60

2.3 城鎮化進程中的城市犯罪 /62

2.3.1 城市犯罪的土壤 /62

2.3.2 城鎮化與犯罪的相關分析 /67

2.3.3 城市犯罪的特點 /72

3 城市犯罪的空間解析 /77

3.1 城市犯罪空間的研究軌跡 /77

3.1.1 起源——製圖學派 /77

3.1.2 前進——芝加哥學派 /78

3.1.3 推動——犯罪地理學 /79

3.1.4 集成——環境犯罪學 /80

3.1.5 跨越——空間防控研究 /80

3.2 國外城市犯罪空間的學說 /81

3.2.1 犯罪行為與環境的學說 /81

3.2.2 犯罪區與目標區的學說 /83

3.2.3 犯罪預防與控制的學說 /87

3.3 城市空間環境對犯罪的影響 /90

3.3.1 空間環境的分異格局對犯罪的影響 /90

3.3.2 空間環境的布局形態對犯罪的影響 /92

3.3.3 空間環境的相互作用對犯罪的影響 /96

3.4 城市犯罪的空間分異 /99

3.4.1 繁華街區的犯罪 /99

3.4.2 生活居住區的犯罪 /101

3.4.3 對外交通運輸區的犯罪 /103

3.4.4 其他功能區的犯罪 /106

3.5 城市犯罪的空間盲區 /108

3.5.1 城市犯罪的四種盲區 /108

3.5.2 空間盲區釋義 /112

3.5.3 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價值 /114

4 城市犯罪空間防控的認識論 /117

4.1 我國城市犯罪空間防控的研究 /117

4.1.1 歷程:理念與行動 /117

4.1.2 凝練:概念與框架 /121

4.2 城市犯罪空間防控的理論模型 /125

4.2.1 犯罪機會的滋生環境 /125

4.2.2 犯罪機會的三角模型 /129

4.2.3 犯罪機會的控制 /132

4.3 城市犯罪空間防控的行為認知 /136

4.3.1 人的犯罪預防與犯罪控制行為 /136

4.3.2 人的惡性與善性 /138

4.3.3 人的非理性與理性 /139

4.3.4 人的社會性 /140

4.4 我國城市犯罪空間防控的大環境 /141

4.4.1 犯罪行為的差異性 /141

4.4.2 法律體系的求全性 /143

4.4.3 法制運行的公正性 /146

4.4.4 綜合治理的持續性 /147

5 城市犯罪空間防控的實踐論 /150

5.1 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150

5.1.1 新型城鎮化釋義 /150

5.1.2 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必要性 /152

5.1.3 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要途徑 /153

5.1.4 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控制 /157

5.2 構建城市犯罪綜合防控體系 /161

5.2.1 構建綜合防控體系的論證 /161

5.2.2 綜合防控體系的構成 /162

5.2.3 空間防控在綜合防控體系中的作用 /167

5.3 城市空間環境的規劃設計 /169

5.3.1 功能分區規劃 /169

5.3.2 建築單體設計 /171

5.3.3 建築組合設計 /174

5.3.4 道路交通規劃設計 /177

5.4 城市空間地域的防控管理 /180

5.4.1 空間地域的功能組織 /180

5.4.2 創建平安和諧地域 /183

5.4.3 空間地域內人的教育管理 /186

5.5 城市警務配置的空間重構 /190

5.5.1 調整公安機構空間布局 /190

5.5.2 改革創新警務機制 /194

6 城市犯罪的空間盲區解析 /204

6.1 公共空間盲區 /204

6.1.1 公共空間盲區的概念、類型與特徵 /204

6.1.2 公共空間盲區的形成 /207

6.1.3 公共空間盲區的轉化 /214

6.2 非公共空間盲區 /216

6.2.1 非公共空間盲區的概念、類型與特徵 /216

6.2.2 非公共空間盲區的形成 /221

6.2.3 非公共空間盲區的轉化 /225

6.3 邊際空間盲區 /230

6.3.1 邊際空間盲區的概念、類型與特徵 /230

6.3.2 邊際空間盲區的形成 /233

6.3.3邊際空間盲區的轉化 /236

6.4 移動空間盲區 /239

6.4.1 移動空間盲區的概念、類型與特徵 /239

6.4.2 移動空間盲區的形成 /242

6.4.3 移動空間盲區的轉化 /246

6.5 虛擬空間盲區 /249

6.5.1 虛擬空間盲區的概念、類型與特徵 /249

6.5.2 虛擬空間盲區的形成 /254

6.5.3 虛擬空間盲區的轉化 /257

7 城市犯罪空間盲區的綜合治理 /262

7.1 公共空間盲區的綜合治理 /262

7.1.1 綜合治理的理念與途徑 /262

7.1.2 交通性公共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65

7.1.3 服務性公共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68

7.1.4 休憩性公共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73

7.2 非公共空間盲區的綜合治理 /276

7.2.1 綜合治理的理念與途徑 /276

7.2.2 純粹非公共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79

7.2.3 間接非公共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83

7.2.4 過渡非公共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88

7.3 邊際空間盲區的綜合治理 /292

7.3.1 綜合治理的理念與途徑 /292

7.3.2 線型邊際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93

7.3.3 面型邊際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297

7.3.4 帶型邊際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01

7.4 移動空間盲區的綜合治理 /304

7.4.1 綜合治理的理念與途徑 /304

7.4.2 軌道移動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09

7.4.3 道路移動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11

7.4.4 離陸移動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15

7.5 虛擬空間盲區的綜合治理 /318

7.5.1 綜合治理的理念與途徑 /318

7.5.2 計算機虛擬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22

7.5.3 電子音像與紙介質文圖虛擬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24

7.5.4 郵電通信虛擬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26

7.5.5 憑證虛擬空間盲區綜合治理的措施 /328

8 城市犯罪案例解析 /331

案例01:中學生放學途中被搶致死案 /331

案例02:銀行內部搶劫案 /332

案例03:酒店門前的黑社會兇殺案 /334

案例04:火車站候車廳扒竊案 /335

案例05:兒童公園情侶被搶案 /337

案例06:生活小區連環殺人案 /338

案例07:深夜自家樓道被劫案 /339

案例08:家屬區內的爆炸案 /341

案例09:別墅入室盜竊殺人案 /342

案例10:公安分局大樓的襲警殺人案 /344

案例11:沿街盜割電纜案 /346

案例12:出租屋內殺害女大學生、奸屍案 /347

案例13:建築工地搶劫、綁架、輪姦案 /348

案例14:開發區輪姦少女案 /350

案例15: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生產假冒化肥案 /351

案例16:客運列車扒竊案 /353

案例17:捷運站台盜竊案 /354

案例18:長途客車連續強姦案 /356

案例19:公共汽車自殺縱火案 /358

案例20:航空班機上盜竊案 /360

案例21:“熊貓燒香”病毒案 /361

案例22:“逍遙仙境”黃色網站案 /363

案例23:全國盜版圖書第一案 /364

案例24:電話團伙詐欺案 /365

案例25:特大偽造憑證窩案 /367

參考文獻 /369

後記 /38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