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對外交通[城市本身與城市範圍以外地區之間的交通]

城市對外交通[城市本身與城市範圍以外地區之間的交通]
城市對外交通[城市本身與城市範圍以外地區之間的交通]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城市本身與城市範圍以外地區之間的交通,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主要採用鐵路、公路、水運和空運等運輸方式。城市對外交通運輸設施在城市中的布置,對城市發展和規劃布局有重要影響。城市對外交通運輸設施的布置,是城市總體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城市的發展與交通的發展是精密結合的。城市的發展需要建立相適應的交通。

意義

城市對外交通 城市對外交通

城市對外交通運輸的組成和規模,取決於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職能、規模、發展潛力及其在全國或地區交通運輸網中的地位。一個職能較為完備的城市,一般都有多種對外交通運輸方式;它們按各自的特點和適應性,結成網路,共同為城市服務。隨著經濟成長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運輸方式和新技術都在不斷發展,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也要適應各類交通運輸的發展要求。

關係

城市對外交通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城市都是位於交通要津。例如中國的上海、武漢、青島、湛江、秦皇島、廣州等都是隨著內河和海運事業以及鐵路建設的發展而成為工業和港口城市的;蚌埠、鄭州、石家莊、哈爾濱、株州、鷹潭等市,由於位於鐵路幹線的銜接點或交叉點上,從小城鎮迅速發展成為擁有十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人口巨大規模的現代化城市。

城市布局隨著城市對外交通的發展而演變,有很多實例。蕪湖市老城原位於長江支流青弋江口內,這是由於當時船舶簡陋,以在風浪較小的支流上設定碼頭和建設城市為宜。近代交通工具──輪船出現後,可以充分利用大江優勢,蕪湖市區逐漸向長江沿岸擴展。寧蕪(南京—蕪湖)鐵路通車後,市區又漸向鐵路沿線伸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工業迅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1958年蕪湖修建了通往市郊工業區的汽車幹道,沿幹道兩側布置許多運量較小的企業。蕪湖市區的擴大發展過程,說明城市用地的擴展主要是沿著對外交通幹線延伸的,可以看到水運、鐵路、公路對於城市布局的重大影響。

影響

城市對外交通對城市規劃有重要影響:

①影響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城市中從事對外交通運輸業的職工,一般城市占勞動人口5~10%,而以交通運輸為主要職能的城市,則占10~15%。據中國182個城市1980年統計,對外交通運輸設施用地平均占城市建成區用地面積 6.4%。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則占10%左右,例如,鄭州市鐵路樞紐用地占全市總面積13%。因此在推算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時,對外交通運輸是一個重要因素。

②影響城市布局。對外交通運輸設施的布置對城市布局有重要影響。例如,城市中大量的工業企業、倉庫必須接近對外交通線路,而居住區則宜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港口城市的用地發展,往往受到港區和岸線等位置的制約;鐵路樞紐城市,鐵路幹線走向和樞紐布置同城市布局和用地發展又有互相制約的關係。城市發展初期,對外交通運輸設施一般都比較靠近城市或位於市區。隨著城市的擴大和對外交通的發展,往往出現城市建設包圍對外交通運輸設施,或對外交通幹線干擾和分割城市等問題。這些影響城市布局的因素和問題必須在城市總體規劃中予以全面考慮,妥善解決。

③影響城市道路系統。城市的客運站、貨運站、港口碼頭、機場等既是對外孔道,又是市內大宗客貨流的起始點。為了充分發揮運輸效率,對外交通運輸設施與市內道路系統必須統一規劃;在規劃布局上解決好站場、線路與城市內部交通相互結合的問題。

④影響城市景觀。鐵路客運站、水運站、航空港等是城市的重要公共建築和“視窗”,體現城市的面貌。其位置選擇和建築設計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

布置

城市對外交通各種運輸方式的布置分述如下。

鐵路

①車站。

車站的數量和分布同城市的性質、規模、地形、規劃、布局形式以及鐵路運輸的性質、流量、方向等特點有關。一般中小城市宜將鐵路客運站設在市區邊緣。為使旅客乘車方便,疏散快,國外一些城市將客運線路用高架橋或隧道引入市區。有些特大城市每晝夜到發列車多達數百列,為分散客流,同時也使居民能就近乘車,減少候車時間,有的城市在中心區設定若干個鐵路客運站。貨運站:小城市一般設定一個綜合性貨運站;大城市則需分設若干個貨運站。以運輸小宗貨物為主的綜合貨運站,宜深入市區適當地段;以運輸大宗貨物為主的貨運站應接近所服務的工業區和倉庫區;以中轉為主的貨運站應設在郊區或靠近列車編組站和水陸聯運碼頭。列車編組站:其作業和線路較為複雜,占地較大。一般要避免在市區擴建原有的編組站;新建大型編組站應避開城市用地的主要發展方向,布置在市區範圍以外。

②線路。

鐵路幹線的布置要滿足鐵路運營技術經濟條件,應結合城市功能分區和城市發展的要求,避開城市發展用地的主要方向,儘可能不穿越和分割城市,以免造成城市交通阻隔和噪聲干擾。當城市的發展不得不跨越鐵路幹線時,可在鐵路兩側規劃建設相對獨立的、既有一定的就業崗位又有生活服務設施的綜合區,以減少跨越鐵路的交通;在鐵路與城市幹道交叉處宜建立立體交叉設施。

城市鐵路設施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運量的增長將會擴充,城市總體規劃應留有發展餘地。

公路

城市規劃中關於公路運輸設施的布置要求,主要是:合理選擇公路線路和汽車站的位置,安排對外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聯接;處理好公路同鐵路、城市道路、工程管線的交叉;組織鐵路、公路、水運聯合運輸等。

對外公路幹線一般不宜穿越城市,應從城市邊緣通過,用支線連線市區道路;大城市應將外環路作為過境公路。大城市的長途客運汽車站宜設定在城市中心的外圍,並與市內幹道和公共運輸有方便的聯繫。中小城市應將長途客運汽車站設定在城市中心區附近,也可設在城市邊緣與過境公路相連線的支線上。在有鐵路客運站的城市,長途汽車客運站應儘量靠近鐵路客運站。在以公路-水運聯運為主的城市,客運汽車站宜設定在水路客運站附近。公路汽車貨運站和停車場,應當設定在城市的外圍區域,與鐵路貨運站和倉庫區相鄰。高速公路線應遠離城市,用專用的支路與市區聯繫。

水運

分為內河運輸和海港運輸。水路運輸設施在城市中的布置要求,主要是:正確選擇港口位置;合理布置港區各項設施;合理安排港區同城市工業、倉庫以及鐵路、公路等之間的運輸聯繫。港口的布置要同工業企業和倉庫的布置協調,合理安排各類碼頭和城市用地,為居民創造接近水面的遊憩條件;城市交通運輸樞紐內各種運輸設施應合理配置,加強港口同鐵路、公路運輸的聯接,組織水陸聯運,提高綜合運輸能力。港口和城市應協調發展,為港口留有發展餘地。海運客運站和客運區必須儘可能布置在接近城市中部的岸線上,與市內交通運輸設施及站、場有方便的聯繫。河運港口的客運站和客運區可以設定在市內沿河地段,並同市中心區,同鐵路、公路的客運站有便捷的交通聯繫。

空運

現代城市的大、中型航空港的位置,必須綜合考慮自然條件、噪聲干擾、淨空限制、交通聯繫等與城市有關的各種因素。一般情況下,航空港宜設定於城市沿主導風向的兩側,飛機起降不越過市區;還要考慮今後的發展,既為空運留有餘地,又不致成為城市發展的障礙。為避免旅客從城市往返航空港花費過多時間,應在滿足機場技術要求和不影響城市發展的前提下,儘量縮短航空港和城市的距離。在中國現有情況下,一般以城市中心區邊緣與航空港相距10~20公里,旅客能在30~40分鐘到達較為適宜。中國城市通常都利用郊區公路或過境公路作為聯繫航空港的通道。如旅客運輸量較大,可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電車道或鐵路通向航空港。航空港有嚴格的淨空限制,在淨空限制範圍內的建築物高度應符合規定。現代噴氣飛機的噪聲對城市的干擾,尤其對居民及某些精密儀器工廠影響較大,機場跑道的軸線方向應同城市市區平行或同城市邊緣相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