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縣下轄鄉
自然資源
坪河鄉立體氣候明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年無霜期320天,綠色食品開發獨具優勢。原始森林分布較廣,有六擔梁、老君山、大寨山等自然保護區。林地面積47866畝,其中經濟林6197畝,用材林24780畝,灌雜木林10900畝,有天麻、杜仲、黨參、三七等200多種名貴中藥材滿山遍野。有黑熊、金錢豹、狐狸、刺猥、野豬、竹餾、翔羊、獐子、猴、野雞、錦雞、竹雞等 數十種珍稀動物。有稀有的人類活化石巴山水青岡、血柏、香樟。礦產資源豐富,初步探測全鄉境內有霞石礦D級遠景儲量2104萬噸,鉀長石D級遠景儲量1643.5萬噸,金礦石C級儲量108.66噸,鉛鋅礦481萬噸,花崗石1.5億立方米,石墨礦1307萬噸,硫鐵礦713萬噸。水晶、釩、鋼玉、石棉、高磷土、鎂、重晶石等豐富礦產資源。有蕭何月下追朝韓信的截賢嶺、三角山、文筆山、鴛鴦峽等自然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坪河鄉四面環山,空木河從龍潭、人民、向陽、先鋒、土台、鐘山等村縱貫其下,途經鴛鴦峽流入沙河。坪河場始建於乾隆年間。解放前,坪河有新老街之分。老街屬南江縣轄,新街屬旺蒼縣轄。清代坪河鄉老街屬南江縣崇清鄉,民國初年坪河場劃屬第二區(治所在趕場)團練辦事處。川陝蘇區時期置坪河鄉第四蘇維埃。紅軍北上後,國民黨政府劃屬第一區(治所趕場)楊坪聯保。1940年設楊坪鄉,1944年楊坪鄉劃屬第一指導區(治所上兩兩河口)。民國末年置楊坪鄉第七、八、九保,新街系旺蒼縣大道鄉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5月置坪河鄉。1955年11月旺蒼縣大道鄉和大德鄉茶園村劃屬南江縣,置大道鄉。1956年撤大道鄉併入坪河鄉,1958年9月以鄉成立坪河人民公社。1984年3月復名坪河鄉人民政府至今。2005年6月行政調整仍置坪河鄉,設坪河鄉黨委,鄉人民政府。內設黨政辦、監察室、經濟辦、社會事務辦、維穩辦五個中層職能機構和會計核算中心、農業服務中心、林業站、畜牧站、合管站五個附屬行政事業機構。
轄區代碼
512021216坪河鄉
512021216200鹽房村
512021216201天公村
512021216202集靈村
512021216203龍堡村
512021216204海印村
512021216205梅子村
512021216206中咀村
512021216400坪河鄉獨立居民小組
民俗文化
坪河鄉的歷史檔案悠久,《漢樂賦·三秦謠》中的“孤雲兩角,去一握,米倉千尺,離天四尺”的“孤雲兩角”就是指今天坪河鄉的三角山。漢王劉邦派“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就發生側邊的“截賢嶺”上(時至今日仍保留此地名)並置“蕭何月下追韓信至此”石碑以記,宋朝時被遷入縣城。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道“沒有寒溪一夜漲,那來漢家四百年”,就是對這段歷史高度評價和真實寫照。
坪河鄉民俗文化豐富,從婚嫁、喪禮、廟會到生產勞動中的打情山歌,從衣、食、住、行到語言,無處不在,豐富多彩。坪河民居住房依山而建,多為穿斗結構,分為“長富貴”、“高人一品”、巴山吊腳樓。長富貴則是長五間;高人一品,則因地形而論,分為長三間兩頭轉,中間為堂屋,兩邊為耳房,轉角屋為灶房。長五間兩頭轉,則中間是正堂,雙耳間兩頭是灶房,體現富貴吉祥、高人一品的象徵。後來人們在轉角利用地形拈扇,形成坪河民居特色。巴山吊腳樓,則樓上住人,樓下養豬養牛。
坪河民間的語言十分豐富,每逢節日,月下坐在一起“沖殼子”(擺龍門陣),古今中外、山南海北。也時常坐在一起談天論地,開玩笑,展言子(歇後語),如“麻布口袋裝茄子——嘰嘰咕咕”(形容說小話的人)、“風吹梨子樹——疙瘩撞疙瘩”(形容壞人相互摸擦)、“麻雀兒吃胡豆——沒跟屁眼兒商量”(形容不知天高地厚)、“南瓜的屁眼兒——對頭”(形容正確)、“鴨子的腳板——聯手兒”(形容團結互助、親密)、“馬蟻打喝嗨——好大的口氣”(形容自不量力)。更喜歡給別人取綽號,如“常戳拐”、“屁疤蟲”、“尖老殼”、“混混兒”等,一個綽號就是一個故事,一個綽號就是一個傳說。
社會事業
坪河鄉現有九義校一所,村校八所,全鄉學校占地面積16605平方米,建築面積6971平方米,圖書藏量10000冊,計算機34台,教學儀器總價值17.8萬元,現有教職工257人,主任教師53人,專科學歷22人,中共黨員13人,中級教師28人。在校學生人數2012人,教學班36個,國中7個,國小29個。
全鄉教師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以創辦名校為目標,讓教學質量為生命,教育教學碩果纍纍。近年來,從該校升入高中的學生,考入大專院校的50餘人。學校領導班子被縣委、縣府評為“十佳領導班子”、“四好領導班子”、“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事跡先後被《今日巴中》和《巴中日報》報導。
坪河鄉衛生院有病床五張,B超一台,X光機一台,衛生技術人員5人,全鄉醫療點9個,鄉村醫生13人,行政衛生村復蓋率100%,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左右。同時在坪河鄉建有計畫生育服務站,占地面積120㎡,有病床4張,醫務人員2人,配有B 超、手術包、產床等計生服務設備,能全面實施查孕、查環、引產手術。計畫生育率控制在91%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於2005年開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1980戶、8010人,占參合面82%以上,現在運行正常。在教育、衛生、計生協調發展的同時,民政工作整體推進,2004年坪河鄉被市、縣授予“村民自治模範鄉”和“雙擁模範鄉”稱號。
綜合經濟
坪河鄉境內公路里程103公里(縣道42公里、村道37公里、社道35公里),8個村25個社通公路,擁有程控
電話425戶,手機1100部,農電達到全鄉通,投資230萬元建成移動通訊機站一處,基礎設施逐年得到改善。
2004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2055萬元,國民生產總值219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518萬元,糧食產量2784噸,油料434噸,黃羊飼養量12700隻,占全縣鄉鎮第八位。今年1—6月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750萬元,同比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280萬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萬元。充分利用自然優勢發展南江黃羊為主的畜牧業,發展養羊大戶100隻以上12戶,500隻以上2戶。黃羊協會會員900戶,養羊14000隻,出欄8200隻。養豬12000頭,出欄6500頭,養牛3400頭,出欄400頭。建科技示範社3個、54戶。對口建立坪河鄉駐河南勞務產業開發支部、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培育新型勞動者950人,輸出勞動力3500個,實現勞務收入550萬元,務工回鄉創業典型周安志、蔡易兵2個。低改銀花1600畝,新植1100畝;低改核桃4500畝,新植200畝。 引進陝西丹鳳天麻種植中心人工種植天麻技術,總投資15萬元,已實現56戶,6300窩,產值可達到85萬元。全鄉儲備招商項目5個,已引進3個(移動機站投資230萬元、騰龍公司投資210萬元、廣電光纖加密250萬元,總引資690萬元),民政定補定救、城鎮低保全部實行銀行社會化發放。黨的惠農經濟政策在農村全面兌現。雖如此,但由於歷史的原因,鄉級沉積債務320萬元,村級沉積債務129萬元。加之坪河鄉地處邊緣深山區,人均純收入625元以下的的特困人口1562人,625—865元之間低收入人口2340人,仍屬貧困重點鄉之一。
四川省安岳縣下轄鄉
村情概況
位於縣城東部,距縣城25公里,幅員面積20.5平方公里,與永清、高升、偏岩、岳新、永順、乾龍接壤,年
末耕地面積645.8公頃,其中田329.8公頃。轄鹽房、天公、集靈、龍堡、海印、梅子、中咀7個行政村,85個村民小組,1個獨立居民小組,2 833戶,總人口10 010人,非農業人口319人。
自然資源
以淺丘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年降雨量達1 250毫米,四季分明,無霜期290天,平均溫度15~16℃。森林復蓋率26.6%,退耕還林16.6公頃,以“高石1井”為代表的“安岳氣田”成功產出高效低硫的天然氣自然資源。
經濟發展
2011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 644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4 093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923萬元,
其中工業增加值實現16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 628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 641元。
主導產業
以農業生產為主,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等。糧食總產量5800噸。盛產金枇杷、(黃)花梨、檸檬、
麻竹。枇杷73.33公頃,栽植枇杷10萬株,年產2萬公斤;麻竹園33.33公頃,年產麻竹筍7.5噸;金(黃)花梨73.33公頃,栽植11萬餘株、年產果6.3萬公斤;年產檸檬鮮果65.6噸。養殖業以生豬為主,年出欄肥豬1.32萬頭,山羊6 358隻。養豬合作社1個,年出欄生豬948頭。塘庫堰養魚20公頃,稻田養魚23.33公頃,年產成魚305噸,栽植青脆李13.33公頃,規模養殖泥鰍3.33公頃,小家禽養殖效益提升,全鄉出欄小家禽32.5萬羽,實現產值198萬元。
基礎設施
全鄉完成通達工程8.6公里,完成通暢工程建設17公里,鄉道路交通標識、標牌設定全面完成。鄉內建有光纖有線電視轉播站1個,網路電視1984戶;廣播轉播站7個,廣播網路復蓋率98%;行動電話普及率75%;無線通訊網路復蓋率80%;郵電所1個,通郵復蓋率100%;農村電網改造480戶;集中供水站1個,新建沼氣池38口,維修整治山平塘95口、石河堰5處、電灌站3處。
社會事業
轄區內學校3所,其中九義校1所,國中教學班5個,學生180人,教師22人。國小教學班16個,學生552人,
教師23人,私立民辦幼稚園3所,幼兒學生105人,教師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98%。鄉內有衛生院1所,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年均門診1.9萬人次,年均住院550人次,村級醫務站7個,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9 610人,占農業人口的96%。按時足額發放優撫金70.88萬元,救災救濟額3元,“五保”供養金17.32萬元,敬老院投入使用,落實“安身”工程8戶,並對444名城鄉居民發放低保金29.35萬元,做到應保盡保。實施惠民政策,發放糧食直補82萬元,糧種補貼17.2萬元,退耕還林補助31.6萬元,家電下鄉38萬元。
發展基本思路
以“高舉旗幟、內改外建、調整結構、強推科技、加快發展、全面提高”的總體思路,抓重點,上規模,經營“三大資源”,發展“三大經濟”,加快“三大轉變”,實現“三大目標”是全鄉人民的共同目標。具體堅持“一礦二線三村四壩五重點”方針:“一礦”即繼續搞好騰龍礦業公司的企業服務,吸引外商投資開發周家溝鉀長石礦,制定出台好政策,營造好招商引資,開發坪河的內外環境。“二線”即馮家埡—坪河集鎮,集鎮—糧山兩線,重點以退耕還林為契機,大力發展核桃,銀花綠色經濟,逐步實現綠色經濟規模化走廊。“三村”即認真實施好關坊村“百十村”工程,建設好關坊銀花專業村,全面開展全鄉核桃低改,提升以向陽村核桃基地為主的園場建設水平,大力新植,逐步形成“核桃鄉”,充分利用豐富的草場資源,穩步推進龍潭“萬羊村”建設。“四壩”即土台村的彭家壩、鍾家壩,鐘山村的孫家壩,向陽村的後壩等發展無公害菜試點,抓好稻田養魚栽藕和低產田土改造整形,逐步實現四壩生態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的目標。“五重點”即是在全鄉重點發展黃羊、銀花、核桃、勞務等產業開發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戶成園、村成帶,全鄉成規模的發展格局。努力把坪河建設成為文明、富裕之鄉,早日邁進縣先進鄉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