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頭村[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橋頭鎮坦頭村]

坦頭村[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橋頭鎮坦頭村]

坦頭村530戶(非農58戶),總人口1800餘人,非農人口118人。耕地280畝,原有住房面積80658平方米,占地面積36927平方米,我村經濟較發達,全年村集體收入達到70多萬元。村民收入也逐年上升,2008年人均收入超過13000元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努力,在各項村莊整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基本信息

村情介紹

坦頭村東負仙人塔山,北傍菇溪,坦頭溪穿境而過。因昔時菇溪水路通此,村頭築有平坦的埠頭,以供靠船之用,故村名坦頭。清乾隆時, 坦頭村屬臨江鄉二十九都七十二里。1927年屬谷坦鄉。1949年5月設坦頭鄉,鄉人民政府駐 坦頭村。1956年4月屬橋頭鄉。現屬橋頭鎮。

村子發展

坦頭村地處沿江平原,歷史上多水災。清鹹豐三年(1853)六月,大雨,山洪暴發,村被淹,顆粒無收。1919-1920年,均遭水災,民不聊生。1960年6月10日,新開洋水庫壩毀,大水至 坦頭村,村沿溪的農田瞬間變成溪灘。

1945年清明節後,占領溫州的日本侵略軍,侵犯菇溪腹地, 坦頭村的店鋪、牲畜遭洗劫。 坦頭村清時為菇溪山貨集散地,曾繁華一時。至今保存清初建成的鄭宅大院(俗稱三進屋),前後兩座共六進房屋,120間房子,占地48畝。屋基底置暗渠引流,屋四周築水渠。兩座巨屋布局精巧,均用堅韌杉木、櫟木、楝木築造,粉牆綠瓦,立柱飛檐。其門為月形,樓、廂、台閣,雕畫精工細琢,頗具江南庭院的特色和傳統的民族風格。清同治二年(1863)四月,太平軍白承恩部進駐鄭宅大院,牆上有太平軍首領的題聯:勸人諸惡皆莫作,舉頭三尺有神明。現在,大院已得到修葺和整理,每逢元宵佳節或喜慶盛宴,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經濟建設

坦頭村素有經商傳統。清時,村民鄭正夫創辦泰和酒坊,聘技師改進釀酒方法,泰和牌老酒汗名揚四海。在正夫帶動下,菇溪的釀造業日益發展。民國時期,村民除務農外,靠手工副業、小商小販勉強維持生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 坦頭村700餘名勞動力守著442畝土地,年人均收入不到140元。村民有的外出福建、江蘇、雲南等地從事彈棉花、築路等勞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黨支部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解放思想,充分發揮毗鄰被譽為世界東方第一大紐扣市場的橋頭紐扣市場的地理優勢,發展工業。村民有良好的經商素質,商品經濟在 坦頭村迅速地發展。現有村辦企業44家,個體企業16家,其中1992年產值超百萬元的有7家:永嘉縣橋頭服裝繡品廠,創辦於1986年,1991年投資270元,從義大利引進全套樹脂紐扣生產流水線,生產高檔紐扣;永嘉縣萬釣皮鞋廠,創辦於1983年,所生產的馬靴被評為省個體戶名特優新產品;永嘉縣橋頭旅伴鞋帽廠,1984年創辦,全國獨家經營生產旅伴牌頭盔式三防帽;還有永嘉縣塑膠皮件廠、永嘉縣橋頭乘風皮鞋廠、永嘉縣橋頭服裝繡衣廠、永嘉縣橋頭光明梳革日用品廠等。

村內擁有1000克、800克、500克等不同規格的大中型塑機43台,家家戶戶辦有產品加工場。 坦頭村的主要產品有皮鞋、帽、拉鏈、紐扣、服裝、錶帶、塑膠製品、工藝首飾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坦頭村現有購銷員515人,常年走南闖北,推銷產品,摸捉市場信息。全村在橋頭市場設攤經商的有156戶,外出各大城市經營或直接承包櫃檯銷售的有432人。

1992年, 坦頭村工農業總產值2035萬元,商品成交額4100萬元,人均收入4600元。 坦頭村歷來人多地少,以精耕細作著稱。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種植業勞動力投入量減少,拋荒現象漸增。政府加強對農業的指導和管理,增加對農業的投資。農田基礎設施漸趨完善。現村內有機耕路1570米,防洪牆1400米,抽水站1個,三面光渠道400米。大部分田地承租給永嘉縣山區及青田縣的農民種植。 坦頭村擁有30畝柑桔園和50畝楊梅園。村民余繼權承包300畝山場,栽種的5.26萬株杉樹已茁壯成長。

文明建設

1949年前, 坦頭村是窮村。村謠:買米要靠溫州街,燒柴要靠青田山,掙錢要靠肩頭擔。村民多住破屋陋室。50年代住房為木結構,70年代以維修舊房為主;80年代,住房發展迅速,為磚混結構。近年, 坦頭村出現別墅式住宅。現在村民均建有2-6層不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房,寬敞明亮,每幢造價一般在9萬元以上,最高的達50餘萬元。相當一部分村民在清水埠、溫州市區、武漢、上海等地購置房屋。村內擁有空調14台,轎車1輛,機車52輛,彩電371台,洗衣機382台,冰櫃279台,錄像機371台,高檔音箱173台。地毯、沙發、組合櫃式等新式家具已進入尋常百姓家。1985年,村自建自來水,普及率100%。1987年架設高壓輸電線。1992年,程控電話開通,村內有電話43門。並裝成閉路電視,可收看7個頻道。

坦頭村交通便利,南距330國道線3公里,離溫州市城區35公里,為溫州市14路公共汽車終點。村內清一色水泥路道,主要有東西走向的和睦路、同福路,南北走向的坦中路、怡樂路、玉泉街。每日有清潔工打掃,環境清潔衛生。

1992年,村投資76萬元建成占地2200平方米的橋東綜合農貿市場,擁有店面、攤位154個。又投資30萬元建成1100平方米的坦頭停車場。村投資220萬元、占地3330平方米的橋頭鎮城東生產資料市場正在動工興建。投資210萬元的東方日用工藝品總廠一期工程即將竣工。

坦頭村於1987年投資12萬元建成村委會辦公樓。並擁有黨員、民兵活動室。1990年5月, 坦頭村老人亭由旅法華僑鄭孟興出資1.2萬元建造。1992年,村投資30萬元,建成 坦頭村老年人活動中心--怡樂園,為仿古建築,內有花園、噴池等。投資40萬元建成仙塔公墓;集資20萬元重建集勝寺;投資30餘萬元建成 坦頭村舞廳。村中正在規劃投資200萬元建造仙塔公園。1992年, 坦頭村推行養老保險、房屋保險、家庭財產保險、子女教育婚嫁保險。村婦女幹部余園園,1992年被評為溫州市雙學雙比先進個人。

坦頭村1987年建成橋頭鎮中心幼稚園,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1992年有6個班,6名教師,入園幼兒311人。擁有國小1所--橋頭鎮中心國小,1992年有19個班級,教師30人,學生1037人。並擁有醫療點5家。1992年,中共溫州市委在 坦頭村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工作。1990、1991年,中共永嘉縣委先後授予 坦頭村黨支部先進黨支部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