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衛生
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4戶,有鄉村人口178人,其中農業人口178人,勞動力12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5人。
經濟狀況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8萬元,占總收入的84.21%;畜牧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8.77%(其中,年內出欄肉80頭,肉牛9頭);林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5.26%;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1.75%。
農民人均純收入10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1.57%),在省內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1.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桃、梨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戶,共有鄉村人口189人,其中男性107人,女性82人。其中農業人口189人,勞動力131人。該村居民均為彝族。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23%;享受低保12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 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扇尾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寶秀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人,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2.7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7人均為男性黨員。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飲水困難、交通不便。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如發展桃、李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0畝;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1010元增加到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