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巷村
坡巷村,隸屬於海南省海口市西南面,屬海口市龍華區金宇街道辦事處管轄,坡巷村始建於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距今已有602年的歷史,由於海口的城市化發展步伐加快,坡巷村大部分土地租出去了,但村民每年人均可收入紅利近3000元,生活無憂。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坡巷村
- 所屬國:中國
- 所屬市:海口市
- 所屬鄉鎮:金宇街道辦事處
- 地理位置:海南省海口市西南面
- 其他:全村有林、梁、吳、黃、嚴、高、韋、馮、黎、李等十來個姓
坡巷村
坡巷村位於海南省海口市西南面,屬海口市龍華區金宇街道辦事處管轄。坡巷村古稱二水三村(坡巷、坡博、仁里)。坡巷村始建於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距今已有602年的歷史。全村有林、梁、吳、黃、嚴、高、韋、馮、黎、李等十來個姓。其中林、梁、吳三姓人口最多,占了全村人口的70%左右。坡巷村的南北和西面以前都是水田,僅東面一片小坡和一條羊腸小道進村。因此取名坡巷村。這片坡地兩旁原先大部分是墳地和旱田,現在已變成了寬闊的南海大道和目前1海南最高的樓明光大廈。環村的三面水田大部分被徵用,建起了一幢幢高樓大廈。解放前,全村有東、西、北三個村門,東門通往府城,北門通往海口所城,西門通往金盤坡。村的西北面有個灌木林,人跡罕至,村的四周都是野竹,荊棘叢生,這些野竹和荊棘是村里天然的護村屏障。如今,這些植物及村中高大的老荔枝、苦籽、沙欏、山雞羅等幾十種野生植物,隨著城市的擴張和開發,大部分都絕跡了,難覓其蹤。走進坡巷村,在村中央的老廟周圍有五棵古榕樹,樹齡有200多年的歷史,海口市政府對這些古榕掛牌保護。這些古榕的根須垂落在地上,扎入土壤中,又生長成榕樹的樹幹,連成一片,枝繁葉茂,撐起一片面積達幾百平方米的綠陰,暑熱天氣,村民都喜歡聚集在古榕樹下乘涼,古榕樹下休憩的村民與古榕樹組成了一幅奇特而美麗的風景。幾分恬淡、幾分悠閒。宗祠坡巷村林、梁、吳三個姓氏都有各自的宗祠,其中林氏、梁氏宗祠最高大。梁氏宗祠及供村中父老,酌重大事宜的大“閣”已被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鐵颱風”夷為平地。一個人抱不過的粗大“石鹽”柱子已用來維修武聖廟。吳氏宗祠雖較矮小,但它成為解放前後四五十年代的革命場地——農會。林氏宗祠成為解放初期的村中國小,現在重新修建,成為村里林氏後裔祀祖的神聖場所。清代官室坡巷村東邊村頭有一間距今150多年的村中保存較完整的老古室。是清朝鹹豐年間廣東廉州府教授梁毓秀所建。這間房屋雖經多次修膳,但還留存著它古建築的痕跡。房屋的左右鳳尾牆頂端築有高大的“龍角”,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被砸掉了。這間七品官室是海府郊外以至海南農村少有的寬闊(中間客廳17路瓦)的清代官家建築。神庵兩旁是較精細的木雕刻。客廳全是不易蛀蟲的鳳梨蜜格木製造的棟樑和隔板,門前頂上還刻有兩方木篆刻。因為年代的變遷,房屋的四周都“長高”了,室內地面相對降低,每次逢上滂沱大雨,房屋的地面被水淹了幾十厘米,充滿歷史的滄桑感。坡巷村村民在上世紀70年代用上了自來水。之前都飲用村頭村尾兩口古井的井水。村頭的井邊刻有神龍的石碑仍保存完好。相傳因該井的水是龍神所賜,不管旱到丟下一根火柴就燒了大片薄草皮或水田裂有手指寬的旱情,不到4米深的水井從不乾枯。每當半年多滴雨不落的大旱天,村民到井邊挑水,總要燒香帶去,給龍神奉上幾炷香。坡巷村離府城僅2公里多,古時瓊州府道台通往西廂只是一條羊腸小道(即現在的板橋路),還有一條流向龍昆溝的一遇大雨就成水災的洗布溝(洗嬰兒尿布的溝),洗布溝已消跡於現在的龍昆南路底下了。過去的洗布溝與羊腸小道交叉點有座板橋(板橋路因這座橋得名),供官府抬轎下村所建,據說該橋是被水沖壞再建,反覆多次建造。而今這些都已經銷聲匿跡,成為逝去的歷史了。坡巷村土地面積較廣,原來整個金盤坡、那昌園、施頭尾、後坡都種滿了西瓜、芝麻、花生、番薯、甘蔗、狗尾粟等油料、雜糧、經濟作物。特別是番薯,在1959年至1960年糧食緊張時,這裡的番薯吃不完,餓不了坡巷人。除了坡地外,坡巷村還有大面積的旱田和水田。面前田、那括田、邁容田是各種蔬菜、稻穀的盛產地。其中蔬菜產值占全村總收入的80%以上。過去,坡巷是海口市蔬菜公司的大客戶。解放前坡巷村村裡有一大戶人家林樹連在海口市中山路經營副食品產銷,這就是海口著名的“森發利”老字號。海南建省後,海口的城市化發展步伐加快,坡巷村大部分土地租出去了,但村民每年人均可收入紅利近3000元,生活無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