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震度量是用來計算和比較地震的嚴重程度。地震學家常用兩種形式不同,但重要程度一樣的地震度量來計算地震嚴重程度。震級度量是用來計算地震的力量或能量,而烈度度量則是用來計算在地表上某一點的震動強度。
震級和烈度
地震會以震級度量和烈度度量來衡量其嚴重程度,而這兩個術語很易被誤解為同一種度量衡。雖然震級度量和烈度度量並不相同,這些度量之間仍存在一定的關係。震級度量是計算地震間接釋放的能量,並通常會以阿拉伯數字顯示程度。而烈度度量則顯示地震的潛在能力,以及其到達地表時對人類、動物、植物、建築物和天然架構,如水體。烈度度量通常會以羅馬數字顯示其嚴重程度。理論上來說地震的嚴重程度能只以震級度量顯示,但在實際情況下,地震的嚴重程度須同時顯示烈度度量,因為地震會因不同因素影響其震度,例如震中的距離和地震地區的泥土質素。而現實中在計算同一個地震時,震級度量也會有些微差異,原因是使用了不同的震級度量標準及計算不同的地震資料。全球使用烈度度量列表
國家、地區使用的烈度度量中國大陸 | 中國地震烈度度量(CSIS) (GB/T 17742-1999) |
歐盟 | 歐洲巨觀地震度量 (EMS-98) |
香港 | 麥加利地震烈度 (MM) |
印度 | 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烈度度量 (MSK-64) |
以色列 | 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烈度度量 (MSK-64) |
日本 | 日本氣象廳震度階級 (JMA) |
哈薩克 | 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烈度度量 (MSK-64) |
俄羅斯 | 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烈度度量 (MSK-64) |
台灣 | 日本氣象廳震度階級 (JMA) |
美國 | 麥加利地震烈度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