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膽草[中藥]

地膽草[中藥]
地膽草[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膽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地膽 L.的全草。分布於我國西南及華南地區。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百日咳,瞼結膜炎,黃疸,腎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濕疹,瘡癤,蟲蛇咬傷。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寒。

歸經

歸肺、肝、腎經。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利濕。

主治

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百日咳,瞼結膜炎,黃疸,腎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濕疹,瘡癤,蟲蛇咬傷。

相關配伍

治瘧疾:(地膽草)全草15g,火燒花樹皮30g。水煎服。(《中國民族藥志》)

用法用量

6-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1、《廣西中藥志》:“寒症勿用。”

2、《雲南中草藥》:“中毒解救,用紅糖煮雞蛋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去雜質。洗淨,曬乾或鮮用。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切成中段,乾燥,篩去灰屑。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根莖短,著生多數須狀根,新鮮時黃白色,乾燥後灰黃色。葉多基生,匙形或矩圓狀倒披針形,長3-16cm,寬1-3.5cm,邊緣稍具鈍鋸齒,兩面均被灰白色粗毛。夏、秋開花,花葶略粗壯,頭狀花序著生長梗上,呈稀疏單歧聚傘排列,分枝處有葉狀苞片;頭狀花序有2列總苞片,外層紫色,全為管狀花;花冠淡紫色。瘦果有棱,頂端通常有6枚長而硬的刺毛。

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丘陵、坡地、路邊。分布於我國西南及華南地區。

性狀鑑別

呈不規則的段狀。根莖具環節,密被緊貼的灰白色茸毛,鬚根多數。莖圓柱形,被緊貼的灰白色粗毛。葉片綠色或暗綠色,多有腺點,邊緣稍有鈍齒,兩面均被緊貼的灰白色粗毛,葉柄短,略呈鞘狀。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1、抑菌、消炎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腫瘤作用。

現代套用

1、外感片:辛溫解表。

2、複方感冒沖劑:清熱解毒。

3、上感清炎片:清熱解毒。

相關論述

《廣西特色中草藥資源選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