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樣方法
一般以採樣點位置為橫坐標,元素或指標的量值為縱坐標繪製變化曲線,橫坐標下一般應附有供對照的地質剖面。縱坐標上的標尺可使用算術的或對數的,當元素含量的變化幅度太大時(例如數十倍或數百倍),須使用對數標尺;有時縱坐標也可以表示元素的襯度。為了同時觀察同一剖面上多種元素或指標的變化情況,可以用並列若干地球化學剖面與一個對應的地質剖面構成的多指標地球化學剖面圖。
數據處理
科學概念
化探工作中對所獲得的多種元素分析數據以及量化的相關學科數據進行加工、分析、成圖和解釋的工作。現代數學一統計方法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已將地球化學數據處理帶人新的發展階段,大大提高了對多種數據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提取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就處理的變數而言,有單變數分析(如趨勢面分析,穩健統計等)和多變數分析(如判別分析,簇群分析,相關分析,因子分析等)之別;就處理所依據的統計分布律而言,有依賴於正態律的參數統計法和不依賴於它的非參數統計法,屬於後者的模式識別技術已有很大發展;就處理所針對的數據變化特徵而言,有研究線性關係和非線性關係的兩大類方法。地球化學數據的變異特點促使克里格法等研究非線性變化的方法迅速發展,近些年來,混沌、分形和智慧型神經網路等新型數據處理方法正方興未艾。
解決問題
化探數據處理解決的問題主要有:①研究採樣和分析中的誤差,最佳化採樣布局;②抑制數據噪音,突出主體趨勢;③揭示多種數據的內在聯繫,提取隱蔽的有用信息;④顯示數據空間分布模式,編制地球化學圖件;⑤異常對比、分類、評序,等等。保證地球化學數據處理質量的關鍵,是明r所用數字模型的原理和特性,搞清所用參數和處理結果的地質一地球化學意義,避免朦朦朧朧地做數字遊戲。
圖示方法
柱狀圖
在地層柱狀圖的一側於相應層位或採樣點位處,標示出元素或地球化學指標量值的圖件,用以表示沿鑽孔刨面柱的元素或地球化學指標量值的變化情況。
基於二維地球化學數據、計算機技術和MAPGIS技術實現的多元空間分析。採用柵格或矢量(點、線、面)模式對由地球化學原始數據和處理結果生成的圖層,進行疊加運算形成新的圖層。疊加運算是以數學模型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目標採用不同的數學模型。常用的有:累加、累乘、比值模型、算術加權、指標模型、貝葉斯模型、同歸模型、人工智慧神經網路等;研究對象主要是地球化學數據的綜合分析和資源預測,通常以機率的方式展示疊加分析的最終成果。
多元素異常圖
為簡單方便起見,在圖面負擔允許的情況下,將地球化學行為相近的若干種指示元素的異常,重疊編制在同一張地球化學圖件上。新的地球化學數據分析與處理方法,與傳統數據統計的數學理論基礎不同,它不是把數據的分布看成是光滑連續的曲面或分片光滑,而是著重考慮地球化學數據分布極其複雜不規則的特徵。非線性統計學主要用於地球化學採樣密度選擇、數據場模擬及異常評價等問題的研究。這類方法主要有分形法(包括多重分形)、混沌法、數量化理論、模糊分析、小波變換等。研究對象包括:背景及異常劃分、數據插值、地球化學場的模擬與分類。
符號圖
用一系列符號標記在圖內相應採樣點位置上,以代表不同的指標、量值及分布範圍的圖件。有些國家將其作為正式圖件(基本地球化學圖)出版。
又稱等含量線圖(isolinemap)。基於內插原理,將地球化學圖中量值相同的點,用光滑曲線連線,勾繪成層次豐富、趨勢分明、特徵清晰的圖件。製作這種圖件時,往往需要用平均方法或滑動平均方法,對數據稍作加工,以抑制數據中的噪音,獲得比較光滑的地球化學面,這樣才易於勾繪出等值線來。
化探色塊圖
以不同顏色構成的色階來代表格線化圖件中每個方塊面積內的元素含量或其他地球化學量值區間的彩色地球化學圖件。
地球化學圖
用全國統一規定的方法,按國際分幅或行政區劃製作的正式出版的地球化學圖。它們類似地質圖,可供各方面的工作者為了不同的目的所利用。它必須能以客觀和很明顯的方式反映不同元素含量的空間分布與變化,而儘量不雜有製圖者的主觀意圖和主觀因素。基本地球化學圖包括保留全部原始信息的數據圖,各種符號圖,以及稍作加工,以壓抑採樣與分析噪音後而製成的等量線圖或色塊圖。
解釋推斷圖
根據地球化學圖或綜合性圖件中數據的分布特點、異常形態和量值的變化趨勢等各種特徵與地球化學勘查中某些已知的或已被公認的規律相比較,結合地質條件的分析作出明確的地質或地球化學解釋或預測,並用相應的圖符凸出顯示其結果。由於這類圖件允許根據具體需要對基本數據進行非標準處理,如刪除可疑數據,壓低各種誤差,提高信噪比,強化異常等等,因而屬於非標準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