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動三因

地動三因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對震源的地方叫震中。 震級是測算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一種度量。 衡量地震的標準除了震級之外,還有烈度。

摘要

雖然人類的種種活動,諸如進行地下核試驗或修建水庫及大壩,也引起過一些小地震,然而引起所有的大地震和許多小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質變化過程中應力逐漸積聚造成岩石斷裂。 地球表面由一系列板塊組成,最強烈的地震往往發生在板塊的邊緣,因為那裡的板塊相互錯動

定義

大地震動的三個原因。般泥洹經謂:“一者地依水,水依風,風依空,大風起時,水擾地動,反神妙之天現感應,上毒害的” 。
來源:佛學常見辭彙。

解說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形式。全球每年約發生500萬次地震,不過人們能夠感覺到的只有不到1萬次,而能夠造成災害的僅有100次左右。強烈的地震會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車出軌、水庫崩塌……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的損失。
地殼是由大大小的小許多板塊“拼合”起來的。這些地殼板塊在不斷地運動,它們之間的錯動、擠壓、分離,都會產生壓力,當壓力積聚到一定程度,在地殼的薄弱部分就會發生斷裂,把長期積累的巨大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傳播出去,引起大地強烈的顫動,就產生了地震。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對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千米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距離地面越近,對地面的影響就越大。據測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約20千米。
震級是測算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一種度量。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準是國際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目前已測知的最大震級為8.9級。兩個震級僅相差一級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別可以達到30多倍。也就是說,汶川發生的8級地震的能量是七級地震的30多倍,是6級地震的約1000倍。
按照震級的大小又進一步劃分為5個級別:超微震,震級小於1,只有用儀器才能測出;微震,震級大於1小於3,人們也不能感覺;小震,震級大於3小於5,人們有感覺,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中震,震級大於5小於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大震,震級7級和7級以上,可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
衡量地震的標準除了震級之外,還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築物受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我國把地震烈度分為12個等級。汶川地震測到的最大烈度達11級。震級與烈度的關係,打個比方,震級相當於核子彈的當量,而烈度就相當於核子彈在不同距離點造成的破壞程度。一般而言,離震中越近,產生的破壞越大,烈度就越高;距離震中越遠,地震產生的破壞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