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8年5月7日,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區宣布:將在四川、雲南建設面向地震預報的我國首個地下雲圖網。通過在地表安裝約2000個地下雲圖網監測站,收集地下8千米至20千米的應力和能量動態演化信息,並實時傳輸到監測中心處理生成的動態地下應力和能量監測網路。
“最終,我們將有望通過類似於氣象預報‘看雲識天氣’的方式,對地下雲圖進行自動或人工分析、研判,促進預報地震科研水平提升。”國家“千人計畫”專家、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說,這是一項地震預報科研的新嘗試。
監測方法
王暾表示,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將基於川滇地下雲圖網,開展國際國內合作,建設全球地震預報實驗室。
四川省地震局研究員陳天長表示,地震活動性是地震預報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對於無前震的大震,地震活動性方法不適用。不過,地下雲圖網所採用的感測器都能夠監測地下10千米附近的應力、能量,所監測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明確,該網既能夠監測地震活動性,也能夠通過主動源監測無地震發生時的地下應力和能量,彌補地震活動性對於地震預報的不足,形成良好的面向地震預報的地下雲圖。
科學目標
介紹,川滇地下雲圖網的主要科學目標是解決淺源(深度小於20千米的)破壞性地震的臨震預報科技,研究對象是震源深度8-20千米的對人類有破壞性的大地震。歷史經驗表明,對人類有破壞性的地震的震源深度幾乎都小於20千米,例如海城地震、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九寨溝地震的震源深度都小於20千米。另外,震源深度小於8千米的地震的震級難以大,因為深度太小時,應力和能量積累難以很大,所以震源深度小於8千米的地震的震級一般小於5級。
為了實現面向臨震預報的地下雲圖,選擇感測器的要求包括:一是從地下10千米傳遞到地表時,感測器所監測的物理量需要的傳遞時間為秒級;二是感測器所監測的物理量與應力、能量的物理關係明確。這些感測器雖然安裝在地表,但是通過物理學方法,卻可監測到地下8~20千米的應力和能量。基於這些種類的感測器,地震預報將基於物理關係明確的數據,不再去用物理關係不明的物理量預報地震,而是用地下應力、地下能量等直接與地震的發生地區、地震震級有直接關係的物理量來預報地震。
其它目標
川滇地下雲圖網的其它目標包括:提升地質災害預測預警科技水平、提升深部資源勘測科技水平、開展川滇地震預報服務、開展川滇多災種預警服務、強化地震動參數速報能力,大幅提升地震數據獲取能力,更有效保障防震減災、應急指揮、應急救援等。地下雲圖的效益包括科學性、公益性。王暾表示減災所過去十年專注地震預警,未來十年專注地震預報、多災種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