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作者:姚斌(一隻花蛤)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 一個投資者20年的知與行
出版年: 2017-8-1
定價: 58.0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203099185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姚斌(一隻花蛤)於2008年至2016年寫作思考的精華文章合集,前後歷時九年,跨越兩輪牛熊。
本書系統而深入地闡述了價值投資內涵,涉及投資策略、企業思考、價值評估、構建組合、投資實踐、投資修行等核心要素。
作者博覽群書,孜孜不倦,對價值投資理論理解深刻,觀點清晰簡潔,直達本質,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反覆印證投資理念,進化投資體系,使其更符合中國證券市場的實際運行規律。
書中對價值投資的思考和實踐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在蒼茫中傳燈》,點起千燈萬燈,讓中國證券市場湧現更多的獨立投資人,踐行價值投資,領悟投資樂趣,開啟人生的財富大門。
作者簡介
姚斌,新浪財經專欄作者。《金融博覽》、《現代商業銀行》、《證券市場紅周刊》、《北京晚報》等多家大型報刊特約撰稿人。專注於價值投資保守主義哲學。
目錄
ONE
第一章
序1 思想永流傳(但斌)
序2 和而不同的投資之道(楊天南)
序3 江湖與燈(鄒志峰)
自序
第一章 投資策略
智是謀之本 有智才有謀
重讀《什麼是價值投資》
為價值投資“譜曲”
“理論”的力量
價值投資仍然是“真知”
獲得格雷厄姆—多德的優勢足矣
穿越牛熊的投資策略
價值投資沒有止損的策略
只要不是永久性資本損失就好
不要指望超額回報
價值投資無需參與短期業績比賽
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不必懷疑自己
價值投資:堅持還是放棄
為什麼價值投資不易為多數人接受
要創造財富,還是要創造收入
學會運用最優增長策略投資
反向投資確實不簡單
“選時”到底有效嗎?
賣出策略:荔枝紅了再採摘
什麼時候賣出股票
投資、投機與賭博
投機太多 投資卻太少
最大的危險是養成了投機習慣
第二章 投資實踐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保守主義這盞智慧之燈永不熄滅
價值投資:我的指路明燈
我的十二條投資策略
套用價值投資策略的三大問題
長期投資才能致勝
構建穩定而有效的投資組合
管理投資組合的六大要素
“少就是多”:從凱恩斯到林奇
如何在寒冬中不凍傷
抵禦熊市的投資組合
只在“大象”出現時才射擊
我喜歡“大道至簡”的方法
不要參與“輸家的遊戲”
做“肥胖而愚蠢”的農夫
“坐在那裡等著就足夠了”
指數型基金:“像一顆恆星,持久發光”
在已持有的股票中尋找機會
公司的“三個代表”:卓越、良好與糟糕
不買牛股買狗股 跑贏市場不是夢
沃爾特·施洛斯會在A 股市場買什麼股票
尋找出色的“經營家族企業的麵包師”
尋找長壽型企業 警惕多元化公司
買進非卓越公司是一種逆向思維
負面情緒是一件好事
像企業家一樣去投資
低市盈率的陷阱
不要在收入高峰期投資周期股
成長股投資:硬幣的另一面
成長股投資:玫瑰的刺
成長型股票不等於成長型公司
在土石流上求生的科技股
白橡樹基金在科技股上的教訓
第三章 尋找超級明星企業
我的投資清單
從實業併購談公司估值
在水足夠溫暖的時候下水
投資的“聖杯”:持有超級明星企業
超級明星企業與長期持有
冠軍企業的要素與標準
偉大難在洞悉
大公司的難處
問道小公司
完勝小公司
基業難長青 衰落更具普遍性
不容易尋找的10 倍速公司
高增長實際上是一個陷阱
“高增長”是一種幻象
穩定增長是一個神話
企業失敗的頭號殺手:劣等的戰略
失敗在於卓越
對企業常見的三種錯誤假設不可不察
小心家族式經營中的陷阱
學會“殺死企業”並“殯葬”之
經濟危機中哪些產品和服務會受影響?
零售服務業:在合適的地方長大
能夠複製成功的連鎖魅力
醫療服務公司奎克的商業模式:破壞性創新
可口可樂在一九九九:一個經典的運營錯誤的
實例
強生公司在一九八二:危機處理的正面案例
百事可樂:一個缺乏經營聚焦的實例
維珍成功的另一種解釋
約翰迪爾的故事:追求偉大不如追求長壽
魏格曼超市:巍然屹立八十年
與眾不同的投資公司愛德華·瓊斯
“管理的根本是創造自由的氛圍”
企業經營還是原來的CEO 好
比爾·蔡德的經營之道
第四章 投資修行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投資的艱難使命
真正的元兇是大腦
把大腦想像成蜘蛛網
我們可以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如何成長為價值投資者
價值投資是一種人格特質
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不知道什麼叫恐懼
“別人悟出的道理最精彩”
從芒格的角度解讀巴菲特的成功之道
他們都以獨特的方式獲得成功
每年只贏一點點
不能成為“偉大的投資者”又何妨?
學意不泥跡 成為獨特的自己
學誰都不易
投資觀點無所適從的時候想林奇
塑造傑出投資者的基本要素
真正的投資者需要三個性情
投資需要鈍感力
“這一次與過去不同?”
一個保持開放心態的投資實例
你和傑里米·西格爾筆下的大衛有多像?
中學生炒股水平也不差——聖阿格尼斯學校的
投資課
附錄一 我的投資實踐總結(2008-2015)
附錄二 我的投資實戰案例
附錄三 雪球專訪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