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
一萬多年前,把土豆培育成可種作物的是安第斯山區喀喀湖附近生活的土著,約7000年前,土豆成為當地人主食。但具體發源國家,智利和秘魯都自認為是土豆的原產地。赫克托弗洛雷斯博士認為,“土豆起源的最有可能的地方是位於秘魯南部和玻利維亞東北部之間,現在的的喀喀湖岸邊的考古推至400BC”。
智利和秘魯一度爭執不下,秘魯打算過提交至聯合國解決。在秘魯倡議下,2005年12月第60屆聯合國大會最終將2008年定為“國際馬鈴薯年”。
2005年11月,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上,秘魯常駐代表提出一項尋求將世界關注重重點轉移到馬鈴薯對糧食安全以及增強開發中國家對於馬鈴薯種植的重要性的提議, 此提議在當年獲得通過,聯合國宣布認定2008年為 國際馬鈴薯年
宣傳行銷本地土豆
總部設在利馬的國際馬鈴薯中心認為安第斯區貧困農民可使用原生的馬鈴薯脫貧開始有系統地推廣,與政府一起以豐富多樣的顏色、形狀和口味行銷本地土豆。
亞太經合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辦國秘魯,介紹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土豆成為秘魯農業部宣傳重點:於會議的新聞中心,秘魯農業部設定專門展區,展示數十個土豆,現場講解的老人是從安第斯山區請來,以種植土豆為生的萊昂納多·蒂莫特奧。萊昂納多·蒂莫特奧種植著280多種土豆,全世界土豆品種共有3900種,而秘魯就有2800多種。之所以種多品種,是希望能把一些比較少見的土豆品種保存下來。
秘魯農業部重視土豆種植問題,以土豆種植競賽,比誰種植的土豆品種多。獲勝的萊昂納多·蒂莫特奧也因此應邀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成為安第斯山區農民的代表,為土豆做宣傳。
秘魯農業部認為,適合在勞動力多、耕地缺乏、自然條件惡劣、海拔高地區種植的土豆,可解決山區農民就業,還可解決溫飽、確保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