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土螻](/img/c/035/nBnauM3XwgTO1MDOzkzM1ITO2ITMwAjM2IDNwADMwAzMxAzL5M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土螻,傳說中的獸名。
見於《山海經》:“土螻,其狀如羊而四角,是食人。”
出處
語出《山海經·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譯文: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羊卻長著四隻角,名稱是土螻,是能吃人的。
晉 郭璞《土螻獸欽原鳥》:“土螻食人,四角似羊。”
原文
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有鳥焉,其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食之已勞。河水出焉,而南流注於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於大杅。是多怪鳥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