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下樂園

土耳其地下樂園

土耳其的格爾里默谷地狀如月球,光禿禿的地面上矗立著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石堡。不可思議的是,石堡的地下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遠古城市,地道林立,氣孔隨處可見,堪稱“地下迷宮”。

土耳其地下城市之謎

土耳其地下樂園 土耳其地下樂園

它是誰建造的?又是如何建造的?有什麼用途?

卡巴杜西亞是一個火山岩高原的總稱,面積4000平方公里,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東南300公里處。遠古年代,卡巴杜西亞5座火山大噴發,熔岩淌流,堆成一片高原。歲月悠悠,風雨無情,高原被刻蝕剝離成碎塊。有的被溪河打穿,形成懸崖峽谷;有的蛀蝕出星星麻點,致使地面崎嶇不平。最壯觀的還是數百座金字塔形狀的小山,高度從幾十米到100多米不等,排成密密匝匝的方陣,頗似月球上的丘陵。整片高原薄瘠荒涼,地上長不出樹,地下挖不出礦,一向人煙稀少。

1963年,卡巴杜西亞高原上的德林庫尤村爆出一條大新聞:一個名叫德米爾的農民掘地時在自家院子底下發現一個洞口。在村民協助下,他架著梯子進入井口似的入口,穿過8層過道,見到一個無所不包的地下城鎮。縱橫交錯的隧道兩旁,像蟻冢一樣排列著無數住宅、廚房,有禮拜堂、作坊、水井、食物貯藏室,還有專作墓地的洞室。52個通風管道通向地面隱蔽處。幾條供逃生用的地道造得尤其巧妙。據估算,這樣規模的地下城可供20000人安身。在純粹手工勞動的情況下,從堅硬的熔岩層中掏出這么大的空間,有可能嗎?單從地下清運出那么多的石渣,就要克服多少困難啊。人們只能這樣構想:或者是建設者的堅韌精神戰勝了大自然,用幾代人的功夫把它挖成;或者是地下存在著火山熔岩隧洞(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很可能形成隧道式的溶洞),再加人工展拓改造而成。

這世外桃源——“土耳其地下迷宮”是歷史上哪一代人所建?他們為什麼住在地下?是躲避天災?還是外敵的侵入?這些塵封於地下的廢城埋藏了怎樣的文明呢?

早在公元8世紀和9世紀的時候,卡巴杜西亞已經發現過成千座岩洞教堂和地下教堂。它們鑿在小岩山內或懸崖上,有的相當華麗堂皇。在戈雷梅谷,幾乎每座小尖岩都被挖空了。每一座岩山,就是一座教堂。踏上損缺的石階,可以爬進禮拜大廳。岩石被巧妙地琢成拱門、圓柱、拱頂,每一寸壁面和柱體都裝飾著線紋和圖案;壁畫栩栩如生,再現著《聖經》故事或東方宗教、民間傳說的大雜燴。

在澤爾弗峽谷兩側的懸崖上,修道士們耐心地打出一個個窟窿,修成教堂、修道院、齋堂、廚房、臥室等等;裡面的祭壇、餐桌、坐椅、床鋪、家具,全是石頭製品。

在南部幽靜的伊拉拉谷地,河流兩岸的崖壁高達150米,壁面密布著神龕、小教堂、修道室,裡面供奉著色彩鮮明的聖像,全部就壁鑿成,與我國的敦煌、大足的佛像洞窟構造相似。這條莊嚴的基督教“神道”,首尾相連竟長達10公里!

考古調查

對於卡巴杜西亞人狂熱的宗教獻身精神,對於他們的穴居和消失,史書全無記載。考古學家費盡心機,迄今未得出明確答案。最早發現“神道”和地下教堂的,是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的一位密使,時為17世紀末。他回歐洲宣布這個重大發現,但沒有人相信他的“神話”。人人說他是瘋子,世界上哪有這樣美妙的地方?不到一個世紀,發現的人多了,卡巴杜西亞才漸漸出名,慕名朝聖者不絕於途。

然而,真正引起轟動的是埋藏於地下的可居住成千上萬人的卡巴杜西亞地下城市的發掘。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坐落在今天德林庫尤村附近。通往地下城市的通道隱藏在村子各處的房屋下面。人們在這裡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到通風洞口,這些通風洞口從地下深處一直延伸到地面。

整個卡巴杜西亞地帶布滿了地道和房間。地下城市是一種立體建築,分成許多層。德林庫尤村的地下城市僅最上層的面積就有4平方公里;上面的5層空間加起來可容納1萬人。今天人們猜測,當時整個地區可能有30萬人逃到地下躲藏起來,僅德林庫尤的地下城市就有52口通氣井和1.5萬條小型地道。最深的通風井深達85米。地下城市的最下層建有蓄水池,用以儲藏水源。整個地下城市規劃相當完整,使居民的地下生活有足夠的設施保障。

到今天為止,人們在這一地區發現地下城市不下36座。其中並不是所有的都像卡伊馬克徹或德林庫尤附近的地下城市那么大,但都稱得上城市。現在,人們已經繪製出了這些城市的俯視圖。熟悉這一地帶的人認為,地下城市的數量遠不止這些。現在所發現的地下城市相互間都通過地道聯接在一起。聯接卡伊馬克徹和德林庫尤村之間的地道,足有10公里長。

不可思議的地下城市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可誰是締造者呢?它們是什麼時候建立起來的呢?用途又是什麼呢?對此,人們有不同的見解和推測。當然也有人舉出具體的史實加以考證。史實之一是在基督教誕生早期,這一新生宗教的教徒為尋求避難而最終選中了這裡。其所以選擇卡巴杜西亞,就因為它荒涼,絕無人跡,不會引起外人的注意。村民們最初是開石砌房子。開石還不如直接鑿房於岩內,由地面岩山逐漸延伸於地下,於是發展成了地下城。公元610~1204年,從羅馬帝國東部分出一個拜占庭帝國,這是一個以土耳其為基地、說希臘語、奉行基督教的獨特國家。卡巴杜西亞人從此成了“化內之民”,皈依了基督教。其時,阿拉伯人也在擴大伊斯蘭教勢力,用劍與《可蘭經》建立強大的宗教國家,與拜占庭打得你死我活。雙方每占對方一地,則毀其宗教寺廟,強迫占領區人民改信己教。卡巴杜西亞一向是安全的,外地虔誠的基督徒和教士紛紛來避難,於是,學者漸多,信徒日眾,儼然成了一個聖地。這些人要修造、講學、居住,自然要開鑿更多的教堂、修道院和地下村鎮。

終於有一天,拜占庭帝國覆滅了,穆斯林完全統治了土耳其。面臨殺身之禍的卡巴杜西亞人撤走了,四散逃亡,或者到容許基督教存在的西方去,或者改奉伊斯蘭教雜居到阿拉伯村莊。這個時間的末限,當在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由此算來,卡巴杜西亞的消亡距今不過700多年。

當時的基督教徒確實在這裡避過難,事實儘管是這樣,然而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建造者。

據推斷,地下城市在他們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地下城市到底是誰在何時修建的呢?人們的推測很多,但沒有定論。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一帶的地基是由凝灰岩構成的,因為附近就矗立著火山。只要有黑曜岩,即火石,地基就會很容易被鑿空,而火石在這一地區並不鮮見。就這樣,也許花了不僅僅一代人的時間,地基就被掏空了。地下城市大多是超過13層的立體建築。在最低的一層,人們甚至發現了閃米特時代的器物。

閃米特人是一支古老的神權民族,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他們曾經在這一帶生活過。其都城哈圖沙離德林庫尤村大約有300公里。閃米特人曾一度占領了古老的皇城巴比倫。最初的時候,閃米特的國王被看成是神靈,地位大致相當於古埃及的法老。閃米特人原本沒有姓氏,只是後來才有了姓名。他們經常戴高帽子來裝扮自己,這種帽子今天被稱作地精帽。這是人類想以此方式模仿外星文明使者,而肢體不成比例的碩大頭顱代表了一種美,相當於中國古代著高履一般。長期以來,對這種戴高帽的現象一直存在一種曲解。其實,這在當時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時尚,並在有些地方例如古埃及,通過雕塑和繪畫永久記錄下來。

很多人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人類為什麼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是躲避天災還是躲避外敵呢?一般來說,躲避外敵的可能性大一些,而外敵是誰呢?

首先,假設地面上的敵人擁有軍隊,在地面上,他們肯定能看到耕種過的土地和空空如也的房屋。而地下城市裡建有廚房,煙火將通過通氣井冒出地面,而敵人會很容易發現地下人員。人們無不知道,把呆在地下的老鼠洞般的城市裡的人們餓死,或者封死通氣口憋死他們,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人們恐懼的恐怕不僅僅是地面上的敵人,他們在地下岩石中開鑿避難所,是因為他們害怕能飛行的敵人。這個猜測是否有道理呢?

相關傳說

當然有。閃米特人在他們的聖書《科布拉·納克斯特》中就已描述過,所羅門大帝怎樣利用一輛飛行器把這一地區搞得雞犬不寧。不僅他本人,就是他的兒子,所有恭順他的人,也都坐過飛行器。阿拉伯歷史學家阿里·瑪斯烏迪曾描述所羅門的飛行並大致介紹了他的部落。當時的人類對於飛行想像產生的恐懼,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許他們曾被剝削、奴役過,所以每當警報的呼喊“他們來了”響起的時候,人們就會逃進地下城市。這和我們今天挖築地下防空洞掩護保護自己的情形是一樣的。

此外,還有大量的有關飛行器的古代傳說。僅以古代印度一個傳說為例,史書記載道:“……於是國王和後宮家眷,王后嬪妃,宮廷權貴以及來自王國各地的頭領乘上飛船。飛船飛入天空而後順風行駛,越過海洋直向亞特蘭蒂斯城飛去。那裡正舉行節日的慶典。飛船降落下來,國王下船參加了慶典。短暫的停留之後,國王的飛船在眾人驚愕不已的注視中重新騰空而去……”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一些燦爛的文明因為種種不為人知的原因而成為絕響。當我們在驚嘆、悵惘、痛惜中感受古文明風流餘韻時,一種深沉的歷史感不禁充溢身心,使我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文明本身。置身於土耳其地下迷宮中,許多疑團不禁升騰而起,但我們更感懷先人們的偉大。先人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建造了一個又一個豪華的城市,滄桑巨變,遠古的城市有的化為廢墟,只有枯草和亂石做伴;有的塵封於地下,難見天日。悠悠歲月,人們在不斷地追尋著,究竟是怎樣的文明被塵封於地下?那千古的廢墟淹沒了多少的繁華?現代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探求,終將揭開這些神秘的面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