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欒兒

土欒兒,豆科,為多年生蔓生草本。

土欒兒
別名:九牛子,子 雞生旦,九子羊,低栗子。
英文名: Radix Apioris Fortunei
中西醫分類:中藥
所科屬:豆科土欒兒屬植物,以全草入藥
植物形態:根:塊根近球形,肉質,土棕色,富含澱粉。
葉: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具有小葉3-5片,葉柄長約6厘米,托葉披針形,與小托葉均早洛,小葉片卵狀披針形,長5-7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至急尖,基部窄圓,全緣,上面脈上疏生短硬毛,小葉柄短。
花:夏季葉腋抽出總狀花序,雄球花數個簇生於短枝頂端,有梗,雌球花單生短枝頂端,苞鱗大於珠鱗,珠鱗的腹面基部有2個胚珠,花萼由葉叢間生出,常2朵對生,雌雄異株,總狀花序長16-30厘米,花單生或對生於葉腋,芳香,直徑約2厘米,具有短梗,鱗片棕色,扁圓形至寬卵形,外面被微柔毛,花被片多數,白色或黃白色,外輪被片,片長圓形,長5-7毫米,寬約3毫米,中輪的被片窄橢圓形,長約10-17毫米,寬約3毫米,具有爪,內輪被片卵形,長約10毫米,寬約3毫米,亦具有爪,雄蕊5-7個,長約3.5毫米,不育雄蕊與雌蕊同數,較短,著生在雄蕊基部內側,並與之對生,心皮多數,離生,長約4毫米,著生在空壺形的花托底部,子房卵形,花柱極纖細,被短柔毛,膨大的空壺形花托。
果:莢果,扁平,長6-9厘米,被短柔毛。
生態分布:產我國長江流域至南部各省;多生於山坡林邊,灌叢中或荒山草地。
產地:產於浙江、江蘇、河北、山西、陝西、山東、甘肅、寧夏、河南和雲南等省區。
採集:一年四季都可採收,除去莖葉,將根曬乾,即為土牛膝,若將全草曬乾則為倒扣草。
藥用部分:葉及塊根供藥用,春采葉,秋後挖取塊根。
用途:性味甘,平。塊根可供食用,能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種子可殺蟲。
用量:塊根5錢~1兩。
不良反應:主要為毒性反應,臨床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頭昏乏力、水樣大便,嚴重時大汗淋漓、臉色蒼白、口唇及指甲青紫、血壓下降、雙眼凹陷、瞳孔縮小、口唇乾裂、發紺、四肢發涼、上腹壓痛等。
不良反應機制:本品含生物鹼、澱粉。生食或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
治療與解救:(1)用硫酸銅催吐。
(2)靜脈輸液,葡萄糖鹽水加阿托品、山莨菪鹼。
(3)內服綠豆、菊花、甘草湯。
(4)其他,對症治療。
套用:百日咳,感冒咳嗽,神經性皮炎,氣虛乏力,風寒頭痛,淋巴結結核,感冒發熱,慢性胃炎,久熱不退,肺結核咳血,血吸蟲病,感冒發燒,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尿路感染,陰囊腫痛,月經不調,牙周炎,白喉,咽喉腫痛,外用治療跌打損傷,跌打損傷,功能性子宮出血,外用治療蛇咬傷,痔瘡,創傷出血,白癜風。
功效:清熱解毒,理氣散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