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使用發展研究/教育人類學研究叢書

內容介紹

《土族、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使用發展研究》內容簡介:當前,在符號化信息社會以及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影響下,許多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語言及文字前途未卜或瀕臨消亡。尊重和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包括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多樣性,使它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並得以生存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學術界和民間組織等共同關注的問題。
目前世界上仍有大約6000~7000種語言,人們估計,至少有一半的語言面臨在今後數年中消亡的危險。絕大多數語言沒有記載它的系統符號體系——文字,而沒有文字的語言幾乎全部是少數民族語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多語並存世界裡的教育——教科文組織意見書》一書中指出:“全世界數以百計的語言已經消亡,還有許多語言瀕臨滅絕;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給其他國家和大陸帶來了新的和各不相同的語言;網際網路極大地改變了語言在交流和學習中的使用方式;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對許多通常以語言劃分的小群體的生存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
面對人類語言、文字的發展現狀,各國採取了多種形式來挽救面臨消亡危機的語言和文字。各國政府和民間組織派遣和邀請大批語言學家去記錄這些語言或為這些語言創造文字,而且人們在探討已被邊緣化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的使用前景時,普遍把目光和希望集中在雙語教育上,即有計畫地在學校中使用這些語言,通過教學使這些語言保存下來,因為語言文字不僅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學校教育、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1955-1991年,國家先後幫助壯、布依、黎、侗、苗、彝、哈尼、傈僳、佤、納西、載瓦(非族名——編者注)、土、羌共13個民族創製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文4種、哈尼文2種)。
對於這些已經具備新創文字的少數民族,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從而達到保護其民族語言的多樣性,弘揚其民族傳統文化的目的?這一問題是新時期我國少數民族教育面臨的一個非常現實而重要的研究課題。
黨和政府分別於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為聚居於我國青海省的土族及四川省的羌族創製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在我國所有新創文字的少數民族中屬於文字創製時間最晚的兩個民族。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土族和羌族在其語言和新創文字的使用功能變化等方面都表現出許多新的共性特徵。因此,寶樂日的這本《土族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使用發展研究》將土族和羌族語言及其新創文字的使用情況,特別是在學校教育領域中使用的歷史與現狀作為調查研究的對象。
土族與羌族由於推廣和使用新創文字的時間較短,加之受當前大眾傳媒迅猛發展的強烈影響,目前在本民族內部,更多的年輕人廣泛使用漢語言文字。在這種民族語言使用環境日趨縮小的形勢下,迫切需要對土族和羌族語言及其新創文字的使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調查研究。
《土族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使用發展研究》以教育人類學、民族語言學和教育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通過田野調查、研究分析和理論闡釋,重點探討了影響和制約土族和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使用與發展的各種因素以及在土族、羌族地區學校教育中不同類型雙語教育模式的建構問題,力求為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土族和羌族地區的民族語文政策和雙語教育政策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可操作性對策建議。全書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緒論部分主要說明《土族、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使用發展研究》研究的背景及選題的價值與意義,介紹了我國各少數民族語言和新創文字的基本狀況,在闡述本研究的方法論的同時附有詳細的文獻綜述。
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土族和羌族的社會歷史文化概況,對土族和羌族的人口分布、民族風俗習慣、語言文字使用的概況以及土族和羌族的教育發展概況進行了簡要介紹。
第二章簡要回顧了土族和羌族文字創製的過程以及新創文字在學校教育領域試行的情況,分別從語言調查及文字創製的背景、新創文字方案的形成與試行狀況、新創文字在學校教育領域的試行情況等幾方面進行了介紹。
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對土族和羌族實地田野調查的問卷分析。通過發放近700份問卷,分別對土族聚居區互助縣、雜居區民和縣,羌族聚居區茂縣、雜居區汶川縣等地的中國小教師、學生和聚居雜居村村民的三種問卷,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了數據統計及分析。分別從語言使用基本情況、語言感情態度與語言行為傾向態度、對本民族新創文字學習、使用及發展前景的態度、對學校教學語言的選擇及雙語教學的態度等方面對這些問卷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第五章從族際接觸與語言變遷、社會政治形勢變化、語言文化生態環境變化、語言文字的使用人口及分布特點、國家語言文字法規政策等幾個方面論述了語言文化生態環境對土族和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使用與發展的影響和制約。通過主位研究訪談法,直接展示了土族和羌族文化負荷者對本民族語言和新創文字的使用與發展、本民族語言與漢語雙語教育的各種觀點。
第六章從客位文化研究的視角,結合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論、雙語教育理論,對土族和羌族聚居地區實施土漢和羌漢雙語教育的必要性進行了闡釋和分析;同時提出了在土族羌族聚居地區學校教育中建構理想型雙語教育模式的構想。
第七章借用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範式,對土族和羌族語言及新創文字在學校教育領域中的使用與發展前景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