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團花紋鼎團花紋鼎 tuán huā wén dǐng tuán huā wén dǐng基本信息
團花紋鼎,通高18.2cm,寬25.8cm,口徑17.9cm,重3.8kg。
詳細描述
鼎為圓體,雙附耳,三足,有蓋。蓋上飾三伏犧及團花紋兩周,三伏犧間以回紋相連。
紋飾特點
器身飾回紋、團花紋各二周。附耳兩面飾回紋,兩側飾雙獸紋。
此鼎為清宮舊藏文物。
關鍵字
鼎
古代食器。用以煮或盛放魚肉。大多圓形、三足、兩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圓形,方形的扁足鼎、分襠鼎等形式。《爾雅》謂:“鼎絕大謂之鼐,圜弇上謂之鼒,附耳外謂之,款足者謂之鬲。”有的圓腹平底鼎名為(鼎升),也有的傳世鼎名為(齊鼎)。圓形鼎的器身一般為盆、盂或缶屬之形狀。方形鼎器身一般呈斗狀。最早銅鼎皆仿陶器製作而別具某些特徵。其形制因時代而異。大體說,商代前期為圓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後期尖足鼎逐漸消失,圓腹柱足鼎占多數,同時分襠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足呈蹄形。戰國至漢代的鼎多為斂口(口沿向內收縮),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蓋,蓋上多有鈕或三小獸。在商周奴隸制社會裡,鼎曾被奴隸主貴族用來“別上下,明貴賤”,作為標誌統治權力和等級的一種器物。參見“青銅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