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圓覺
又叫做無上覺,是佛教中覺的三種境界之一,指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2.圓覺
道教詞語。參見“全真”條。
3.圓覺
具足重德叫做圓,照破無明叫做覺。圓覺,人人本具的真心。
‘圓覺’佛經出處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出自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 17 冊 No. 0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1.圓覺
又叫做無上覺,是佛教中覺的三種境界之一,指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2.圓覺
道教詞語。參見“全真”條。
3.圓覺
具足重德叫做圓,照破無明叫做覺。圓覺,人人本具的真心。
《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圓覺,是圓滿的覺性。謂如來所證的理性具足萬德,圓滿周備,靈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自無始已來常...
作品簡介 圓覺經典籍知識 圓覺經略說圓覺寺,原名“三甲碗岩”,相傳創始於清乾隆(1736-1795)年初,距今200多年,1994年起由住持釋耀惟籌資,場址於附近重建,定持法師書寺名,以石...
簡介 位置環境 旅遊 參考資料《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佛教大乘之經典。內容是佛為文殊、普賢等十二位...
內容介紹 詳細介紹 歷史源流 經典全文 出版信息《圓覺經》全稱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歷來因其義理淵深澄澈,文辭優美酣暢,對後世中國佛教文化影響極大。
簡介 詳細信息《圓覺經略說》為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圓覺經》的講記,最初在佛教雜誌上連載,以後匯集成書。作者以深厚的學術功底,對《圓覺經》的原文進行了逐句、逐段...
內容簡介 目錄 文章節選圓覺洞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安岳縣城東南1公里處的雲居山上,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窟龕103個,造像1933軀,唐、五代、宋...
建造規格 相關解說圓覺寺,原名“三甲碗岩”,1994年起由住持釋耀惟籌資,場址於附近重建,定持法師書寺名,以石腳桶名泉及其金絲小蝦、扁蟹、怪魚珍稀動物而引人入勝。
簡介 位置環境 旅遊閬中圓覺寺是明代建立的一個建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 年代 級別 基本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