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與地址
時代:明地址:太谷縣范村鎮
寺建於唐朝貞觀年間,金天會九年(1132年)重修。明清兩代多次重修,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所建。
建築介紹
總體情況
寺院占地約9000平方米,現有殿宇七十多間,為二進院落,從南至北依次為山門、倒座天王殿、鐘鼓樓、東西廂房、過殿、東西配殿、大覺殿及東西禪房。天王殿
進入山門是天王殿,外院正殿千佛殿為無梁殿,內有保存完整的千佛壁畫。東殿是伽藍殿,供有關公佛像,西是祖師殿,供有達摩祖師。內院正殿為大雄寶殿,供有三世大佛,保存有明代佛教水、陸、空、大法會壁畫和釋、儒、道三聖像。東殿是觀音殿,內有樟木雕像、千手千眼觀音、文殊、普賢和十八羅漢。西殿是地藏殿,內有道明、閔公和十殿閻君塑像。寺內保存琉璃、壁畫、彩畫等。
緩步進入山門是天王殿。
鐘樓和鼓樓
天王殿兩側是鐘樓和鼓樓,一般的寺院,鐘鼓樓是兩層,而這裡的鐘鼓樓卻是三層,因而顯得氣勢恢宏,不過由於年代的久遠,鐘鼓樓已是破敗不堪。至於鐘鼓樓里置備的大鐘,也和太谷東寺的大鐘一樣,無處尋覓了。圓智寺的過殿是倒座千佛庭,這個過殿也就把圓智寺一合為二。內院寬大明亮,外院則略顯侷促,不過,千佛殿前的兩株牡丹,又讓遊人駐足流連。
據說,這兩株牡丹是宋朝載培的,距今已歷九百餘年,雖歷經酷暑嚴寒,雨露風霜,仍然枝繁葉茂,爭相鬥艷。每到立夏時節,更是百朵牡丹同時開放,引得十里八鄉的人們爭睹牡丹風采。
千佛殿
過殿千佛殿是我國罕見的無梁大殿裡邊供奉的是西方三聖。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千佛殿的四個挑能上各有一武將,據說這中個武將是周瑜、羅成、韓信、龐涓。他們都是心胸狹隘、氣量小的人,把他們放在這進是告誡後人回頭是岸,否則將會粉身碎骨,由此,也可看出建寺之人心細之巧之妙了。
出了千佛殿就到了宋代千年古楸樹頗引人注目。據說這兩株古楸樹在某朝瘟疫流行時,曾顯靈為百姓治病,很有奇效,因而暈兩株古楸樹也就成為神樹。
內院的正殿就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前的扁額,是范村有名的財主范朝引寫得福海慈航。
圓智寺萬曆年間的大修就與范朝引巨額施捨大有關聯。當時寫得扁除了這塊福海慈航還保留至今,其它記載中的昆廬真境、觀音 塊扁額已不知所終,但“福海慈航”這幾個字,也夠我們玩味多時了。
大雄寶殿供奉的就象所有寺廟的大雄寶殿供奉的一樣是三世大佛像。
看著莊嚴的神像,心境或許會漸漸平靜下來。不過圓智寺的價值,還不在於讓虔誠的人們有個念經拜佛的場所,而是它的藝術價值和建築工藝。
圓智寺整個寺院的正脊,重脊及龍吻、仙人、曾頭、勾頭、滴水都飾以琉璃瓦件。在陽光的照耀下,褶褶生輝。尤其叫絕的是,這些分布於滴水,勾頭、正脊、重脊、龍吻的龍的造型,形態各異,無有雷同。更可看出匠人的獨具匠心。據考證,這些琉璃瓦件多為明代琉璃瓦,而這些製作精湛,造型優美。色澤艷麗的琉璃瓦,更是明代琉璃瓦件中的精品。
壁畫
圓智寺還有面積達485平方米的壁畫,這些壁畫分布於太雄寶殿和千佛殿里。在大雄寶殿內的壁畫主要是反映佛教水、陸、空、大法會的盛況,被描繪的人物或凝神、或端坐、或深思、或狂舞,但個個性格分明,栩栩如生,其運筆,造勢,色彩都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而壁畫中所講敘的故事,又引導人們一心向佛,積善積德,表現出佛教特有的教化功能。
在這些壁畫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釋、儒、道三聖像,你看老子可聃的大智 若愚下的消遙自在,再看孔子聖人不偏不依樂天知命的豁達大度,還有釋加牟尼的襟危座下的大慈大悲的襟懷,無不表現的淋漓盡致,只是不知道,因何把儒、道、釋三教合為一體,或許,這就是本土化的佛教的特色。
在千佛殿,我們看到的則是另一種動人心魄的繪畫,在千佛殿的四面牆壁上,密密麻麻繪滿了大小基本一致的佛像,只是這些佛像的形態各異,讓人嘆為觀止,而當年畫師們所符出的心血可見一斑。
正是由於圓智寺有如此的風格獨特,設計大膽,氣勢宏偉的琉璃建築和人物逼真,獨具匠心的繪畫藝術,才使圓智寺成為我省乃至我國的名勝古剎。
隨著圓智寺的進一步修復重建,它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