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曹風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 8、膏:滋潤,潤澤。

作品信息

名稱:《國風·曹風》
作者:曹貊
朝代:先秦
體裁:詩歌
出處:《詩經

作品簡介

曹風:詩經國風中的內容。
曹,國名。西周初武王封其弟叔鐸(duó)於曹,建都陶丘(今山東定陶西北),是為曹國,公元前四八七年為宋景公所滅。曹國的統治區在今山東菏澤地區一帶。曹風就是這一區域的詩。
曹詩產生的時代,從內容判斷,多為東遷以後,在風詩中,它產生的時代較晚。
曹風共有四首詩。 包括:
蜉蝣 候人 鳲鳩 下泉

作品原文

《詩經·曹風·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采采①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②,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③。
【注釋】
1、采采:猶“楚楚”,鮮明貌
2、閱:洞穴
3、說:(shuì):休息
蜉蝣翅膀薄又亮,像那鮮麗美衣裳。心中憂思重重生,我今歸處在何方?
蜉蝣翅膀薄又輕,像那美艷好棉衣。心中憂思重重生,我今何處去安息?
蜉蝣挖洞好安歇,身著雪白好麻衣。心中憂思重重生,我今安身去何地?
《詩經·曹風·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飢。
【注釋】
1、候人:擔任在國境和道路上守望及迎送賓客職務的人,總數有一百多人,除少數低級官僚外都屬普通兵卒。本詩中的候人是指一般供役的兵卒。何:即“荷”,肩負。祋(兌duì):兵器名,杖類,即殳(書shū)。
2、彼:指曹國朝廷。其(記jì):語助詞。之子:指下文“三百赤芾”、“不稱其服”的那些人。赤芾(扶fú):紅色熟牛皮所制的蔽膝,即“(閉bì)”,卿大夫朝服的一部分。曹是小國,而朝中高官厚祿者多至三百人。
3、鵜(啼tí):水鳥名,即鵜鶘,食魚。梁:魚梁,即攔魚壩。濡:濕。鵜鶘以魚為食卻不曾濡濕翅膀,說明不曾下水。這兩句是比喻,如果是比朝中的貴人,就是說這些人不是自己求食,而是高高在上,靠別人供養;如是比候人自己,就是說候人值勤辛苦,連吃飯都顧不上。第一章上二句寫候人,下二句寫朝中貴人,這裡也以上二句指候人較順。下章同此。
4、服:指赤芾。這句說“三百”著“赤芾”的人才德和地位不相稱。
5、咮(皺zhòu):鳥嘴。這句和“不濡其翼”比喻的意思相同。
6、遂:和“對”古同音互訓,“不對”也就是“不稱”的意思。媾:讀為遘(夠gòu),厚待,寵愛。這句也是說才德和地位不相稱。
7、薈(會huì)、蔚(未wèi):都是聚集的意思,這裡指雲彩濃密。隮(霽jī):出現在西方的虹。這兩句說南山早晨有濃雲升起。
8、婉孌:形容女孩子嬌好之詞。季(稚)女:幼小的女兒。這一章寫候人值勤到天明,看見南山朝雲,惦記小女兒在家沒有早飯吃。
小吏在堂前,肩扛戈與殳。那些士大夫,紅皮蔽膝三百人。
鵜鶘在魚梁,翅膀不沾水。那些士大夫,不配穿那好衣裳。
鵜鶘立梁前,鳥嘴不沾水。那些士大夫,不配高官又厚祿。
天空彌朝霞,南山升彩虹。小吏幼女美,可憐家貧腹中飢。
《詩經·曹風·鳲鳩》
鳲①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鳲鳩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
其帶伊絲,其弁②伊騏③。
鳲鳩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鳲鳩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
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注釋】
1、鳲(shī)鳩,布穀鳥
2、弁(biàn):冠冕
3、騏(qí):青黑色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七個細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儀容端莊始終如一。儀容端莊始終如一,內心操守堅如磐石。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嬉戲梅樹枝間。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帶白絲鑲邊。他的腰帶白絲鑲邊,玉飾皮帽花色新鮮。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嬉戲酸棗樹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儀容端莊從不走樣。儀容端莊從不走樣,各國有了模範形象。
布穀鳥在桑林築巢,小鳥翻飛棲息叢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為榜樣。百姓敬仰作為榜樣,怎不祝他萬壽無疆。
《詩經·曹風·下泉》
冽彼下泉①,浸彼苞稂②。愾我寤嘆③,念彼周京④。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⑤。愾我寤嘆,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⑥。愾我寤嘆,念彼京師。
芃芃黍苗⑦,陰雨膏之⑧。四國有王⑨,郇伯勞之⑩。
【注釋】
1、冽:寒冷。下泉:地下湧出的泉水。
2、苞:叢生。稂(láng):一種莠一類的野草。毛傳:“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說稂是長穗而不飽實的禾。
3、愾:嘆息。寤:醒。
4、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師”同。
5、蕭:一種蒿類野生植物,即艾蒿。
6、蓍(shī):一種用於占卦的草,蒿屬。
7、芃(péng)芃:茂盛茁壯。毛傳:“芃芃,美貌。”
8、膏:滋潤,潤澤。
9、有王:鄭箋:“有王,謂朝聘於天子也。”
10、郇(xún)伯:毛傳:“郇伯,郇侯也。”鄭箋:“郇侯,文王之子,為州伯,有治諸侯之功。”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則據齊詩之說以為是指晉大夫荀躒。蓋郇、荀音同相通假。茲從齊詩說。
地下湧出那冷泉,一叢童粱浸朽腐。醒來嘆息又嘆息,懷念周朝的京都。
地下湧出那冷泉,一叢艾蒿浸凋零。醒來嘆息又嘆息,懷念周朝的京城。
地下湧出那冷泉,一叢蓍草浸爛死。醒來嘆息又嘆息,懷念周朝的京師。
茂盛黍苗長勢旺,一場好雨滋潤它。四方諸侯朝天子,郇伯親自慰勞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