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是國際經濟學方面的經典之作,它深刻洞悉了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領域的最新變化和爭議,在內容上既包含了國際經濟學的最新進展,又重視長期以來作為學科核心的傳統理論與見解。本書的目的是強調概念及其套用,而不是理論上的形式主義。相應地,本書的讀者不需要具備廣泛的經濟學背景,只要學過經濟學原理,就很容易理解。本書分上、下兩冊,上冊是國際貿易部分(第2~11章),下冊是國際金融部分(第12~22章),兩部分自成體系,因此讀者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閱讀。
作者介紹
保羅?R?克魯格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目前還擔任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策諮詢顧問。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與匯率變化理論,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貿易理論家之一。1991年,他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獲得克拉克青年經濟學獎章的第五人。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特邀研究員。他曾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國際金融和總量經濟學。
作品目錄
第1章 緒 論國際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國際經濟學:貿易和金融
第一篇 國際貿易理論
第2章 世界貿易概覽
誰和誰貿易?
正在演變的世界貿易模式
第3章 勞動生產率和比較優勢:李嘉圖模型
比較優勢的概念
單一要素經濟
單一要素世界中的貿易
對比較優勢的誤解
多種產品模型中的比較優勢
運輸費用和非貿易品
對李嘉圖模型的實證分析
第4章 資源、比較優勢與收入分配
兩要素經濟模型
國際貿易對兩要素經濟的影響
貿易中的政治經濟學:初步介紹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經驗證據
第4章附錄 要素價格、產品價格和投入選擇
第5章 標準貿易模型
開放經濟的標準模型
國際收入轉移:曲線 RD的移動
關稅和出口補貼:曲線 RS和曲線RD同時移動
第5章附錄 用提供曲線表示世界均衡
第6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
規模經濟和國際貿易概述
規模經濟和市場結構
不完全競爭理論
壟斷競爭和貿易
傾 銷
外部經濟理論
外部經濟和國際貿易
區際貿易和地理經濟學
第6章附錄 邊際收益的確定
第7章 國際要素流動
國際勞動力流動
國際借貸
外國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
第7章附錄1 從邊際產品曲線估算總產出
第7章附錄2 對跨時貿易的補充
第二篇 國際貿易政策
第8章 貿易的政策工具
關稅的基本分析
關稅的成本和收益
貿易政策的其他工具
對貿易政策影響的總結
第8章附錄1 關稅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8章附錄2 壟斷情形下的關稅與進口配額
第9章 貿易政策中的政治經濟學
支持自由貿易的觀點
反對自由貿易的社會福利依據
收入分配與貿易政策
國際談判與貿易政策
令人失望的“多哈回合”
第9章附錄 最優關稅為正值的證明
第10章 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政策
進口替代的工業化
偏愛製造業的後果:進口替代工業化的問題
1985年以來的貿易自由化
出口導向的工業化:東亞奇蹟
第11章 貿易政策中的爭議
戰略性貿易政策的複雜觀點
全球化和低工資的勞動力
全球化與環境
第三篇 匯率與開放經濟的總量經濟學
第12章 國民收入核算與國際收支平衡
國民收入賬戶
開放經濟中的國民收入賬戶
國際收支賬戶
第13章 匯率和外匯市場:一種資產方法
匯率和國際交易
外匯市場
外匯資產需求
外匯市場均衡
利率、預期與均衡
第13章附錄 遠期匯率與抵補的利率平價
第14章 貨幣、利率與匯率
貨幣定義:簡短的回顧
個人貨幣需求
貨幣總需求
均衡利率: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的相互作用
短期貨幣供給和匯率
長期貨幣、價格水平和匯率
通貨膨脹和匯率的動態變化
第15章 長期價格水平和匯率
一價定律
購買力平價
建立在購買力平價之上的長期匯率模型
購買力平價與一價定律的經驗證明
如何解釋購買力平價出現的問題
超越購買力平價:長期匯率的一般模型
國際利差和實際匯率
實際利率平價
第15章附錄 利用彈性價格貨幣分析法研究費雪 效應、利率和匯率
第16章 產出與短期匯率
開放經濟環境下總需求的決定因素
總需求函式
短期內的產出決定
短期產品市場均衡: DD曲線
短期資產市場均衡: AA曲線
開放經濟的短期均衡: DD曲線和AA曲線的結合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暫時變動
通貨膨脹偏向和政策制定中的其他問題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永久性變動
巨觀經濟政策與經常項目
貿易流量的逐步調整和經常項目的動態分析
第16章附錄1 跨時貿易和消費需求
第16章附錄2 馬歇爾勒納條件與貿易彈性的經驗估計
第17章 固定匯率和外匯干預
為什麼研究固定匯率?
中央銀行干預與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怎樣固定匯率
固定匯率下的穩定政策
收支平衡危機和資本抽逃
有管理的浮動與沖銷干預
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儲備貨幣
金本位制
第17章附錄1 資產不完全替代情況下的外匯市場均衡
第17章附錄2 國際收支危機的時點
第四篇 國際巨觀經濟政策
第18章 國際貨幣體系:1870—1973年
開放經濟中的巨觀經濟政策目標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1918—1939年
布雷頓森林體系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政策選擇分析
美國的外部平衡問題
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和向浮動匯率制轉軌
第19章 巨觀經濟政策和浮動匯率制下的國際協調
支持浮動匯率制的觀點
反對浮動匯率制的觀點
浮動匯率制下巨觀經濟的相互依存
1973年以來的經驗
固定匯率對大多數國家來說稱得上是一種選擇嗎?
改革的方向
第19章附錄 國際政策協調的失敗
第20章 最優貨幣區和歐洲的經驗
歐洲單一貨幣的演變
歐元和歐元區內的經濟政策
最優貨幣區理論
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未來
第21章 全球資本市場:運行和政策問題
國際資本市場和貿易收益
國際銀行業務和國際資本市場
對國際銀行業務的管制
國際資本市場的表現如何
第22章 開發中國家:增長、危機和改革
世界經濟中的收入、財富與增長
開發中國家的結構特徵
開發中國家的借款和債務
東亞:成功與危機
開發中國家危機的教訓
改革國際金融體系
對全球資本流動和全球收入分配的理解:地理位置注定的嗎?
數學附錄
第4章 要素比例模型
第5章 貿易下的世界經濟
第6章 壟斷競爭模型
第21章 風險規避和國際資產組合多樣化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