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興街道

國興街道

國興街道位於海南瓊山北部,是瓊山4個街道之一,南鄰府城街道和濱江街道,西與龍華區城西鎮交界,北臨美蘭區藍天街道,東隔南渡江與美蘭區靈山鎮相望。國興街道是瓊山主城區(府城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瓊山區地理位置的最北部,轄區人口8.69萬多人,面積7平方公里,下轄4個社區, 境內有海南名勝——五公祠。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五公祠 海南第一樓 五公祠 海南第一樓

1940年前屬瓊山縣白沙鄉。1950年12月從白沙鄉劃出白龍鄉,屬白龍鄉。2001年8月,原白龍鄉撤消並分別成立白龍街道辦事處和國興街道辦事處。2002年10月,海口、瓊山行政區劃調整後,從原振東區劃歸瓊山區管轄。2003年1月1日,瓊山區正式成立,國興街道隸屬瓊山區。

地名由來:“國興街道”因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有“國興大道”而得名。

行政分區

國興街道現轄4個社區:攀丹社區、巴倫社區、米鋪社區、道客社區。

地理位置

國興街道位於東經 110°21′21.76″―110°22′07.09″,北緯20°00'20.62″―20°01'11.54″。地處瓊山區北部,南連府城街道和濱江街道,西至龍昆南路與龍華區城西鎮交界,北至國興大道毗鄰美蘭區藍天街道,東隔南渡江與美蘭區靈山鎮相望。國興辦事處駐攀丹社區興丹路,距瓊山區政府4千米。

國興人口

國興街道轄區總人口8.69萬多人。

國興政治

國興街道主要領導人

中共瓊山區國興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許大林

瓊山區國興街道辦事處主任:符傳光

名勝古蹟

五公祠

五公祠位於瓊山國興街道海府路,是為紀念唐、宋朝時期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現今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公祠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 、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占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