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79軍

國民革命軍79軍

第194師,龔傳文任師長;暫編第6師,趙季平任師長。 1939年初,新組建的第118師編入該軍,王嚴任師長。 第194師,龔傳文任師長;暫編第6師,趙季平任師長。

國民革命軍79軍
國民革命軍79軍

國民革命軍79軍將士國民革命軍79軍將士

該軍下轄:第76師,王凌雲任師長;第98師,夏楚中任師長;第108師,張文清任師長。
第七十六師,該師原隸屬張鍅第二十路軍67軍,師長原為張鍅。1937年11月王凌雲繼張任師長。
該師參加淞滬抗戰。該師前身是原建國豫軍樊鍾秀舊部。1930年春,中原大戰爆發後,原建
國豫軍總司令樊鍾秀召集舊部參與反蔣,被馮玉祥、閻錫山委任為第8方面軍總指揮。同年
5月25日,樊鍾秀陣亡後,所屬部隊被張鍅收編後改編為第68師,1931年番號為第76師,
先後隸屬第20路軍和第12軍團。
1937年浙江整編建制如下
第54軍第98師、第67軍第108師、第12軍團第76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9軍軍長夏楚中。79軍屬中央軍。
79軍98師師長王甲本,七十六師師長王凌雲,108師師長張文清。
參加淞滬會戰
1938年調湖北參加武漢會戰建制如下:
98師師長莫與碩,5月王甲本繼任。
第108師師長張文清。62軍番號撤銷。107師併入108師(前身系62軍)。
76師師長王凌雲。
1938年6月建制如下:
98師師長王甲本。
76師師長王凌雲。
118師師長王嚴。
79軍108師張文清師改隸屬中央軍25軍。
此時79軍由第6戰區改隸第9戰區先後參加了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和1939年冬
季攻勢作戰。
1940年建制如下:
98師師長由79軍軍長王甲本兼任。98軍成為79軍主力師。
79軍原轄第76師王凌雲師改隸第2軍,第118師王嚴師改隸第87軍。
對此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對79軍做出調整。
將第92軍第82師師長羅啟疆、新編第6軍(軍長薛岳)暫編第6師師長龍雲飛、第10軍(中央軍王牌)第79師改隸該軍。79軍躋身中央軍嫡系。
98師前身為黔軍獨立34師,師長羅啟疆副師長歐百川。編為82師後部隊官兵多為湖南湘西花垣縣,鳳凰縣,貴州的松桃縣銅仁的苗族子弟。
新編陸軍暫編第六師,新編陸軍第六軍軍長是第九戰區長官司令薛岳。轄暫編第五師,暫編第六師。這2個師是湘西苗族革屯抗日救國軍,有人槍3萬8千,總司令隆子雍,司令吳恆良,司令龍雲飛前敵總司令梁明元。編為國民革命軍後,暫五師師長是湘西陳渠珍部128師副師長戴季韜。暫六師師長是陳渠珍得力部下龍雲飛,從軍到師到旅到團到營到連到排到班全為湘西苗族子弟,是國民黨中國民革命軍的別類。暫六師師長龍雲飛更是以一個團的兵力牽制了日軍一個師團的兵力。打下著名的株洲大捷。
此時中央軍土木系的79軍4個師中,有2箇中央軍嫡系,2個苗族師。前者驍勇善戰,後者敢打敢拼。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轄,在湖南寧鄉整訓。1940年11月趙季平任暫編第六師師長。
1941年下半年,該軍改隸第9戰區後再次進行編制調整,第82師改隸第20集團軍
直轄,另將第19集團軍直轄的第194師改隸該軍。此次編制調整後,該軍先後參
加了第2次、第3次長沙會戰和浙贛會戰。
第九十八師,師長王甲本.1942年3月向敏思接王任師長.
第一九四師,師長郭禮伯,1942年10月龔傳文接任師長
第一九四師,師長陳德法,1940年郭禮伯接陳任師長職:1942年10月龔傳文接任師長.
1943年3月,該軍隸屬第10集團軍時,夏楚中升任第10集團軍副總司令,王甲本繼
任軍長,郭禮伯、甘登俊任副軍長。此時,該軍下轄:第98師,向思敏任師長;
第194師,龔傳文任師長;暫編第6師,趙季平任師長。此後至1945年12月,該
軍先後參加了鄂西會戰、常德會戰、常衡會戰和桂柳會戰等。在常衡會戰後期,
軍長王甲本在湖南省東安地區與日軍作戰中殉國,方靖繼任軍長。79軍無疑為土木系之第二軍,第一軍是18軍。
第九十八師,師長原為夏楚中,1938年1月第五十三師一部併入該師。2月莫與碩繼夏為
師長,5月王甲本又繼莫任師長;
第一O八師,師長為張文清.該師原隸屬第六十七軍。第六十七軍在淞滬會戰中傷亡慘
重,1938年1月第一O七師殘部併入該師,並轉隸第七十九軍;
1938年6月,該軍調至湖北參加了武漢會戰。在武漢會戰後,該軍原轄第108師改隸
第25軍。1939年初,新組建的第118師編入該軍,王嚴任師長。此時,該軍下轄
第76師、第98師、第118師。
同年春,該軍改隸第9戰區後,先後參加了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和1939年冬
季攻勢作戰。1940年春,該軍進行整編時,原轄第76師改隸第2軍,第118師改隸第87軍,另將
第92軍第82師、新編第6軍暫編第6師、第10軍第79師改隸該軍。
不久,第79師改隸第86軍。至此,改軍下轄:第82師,羅啟疆(羅啟疆40年病逝,
年僅38歲。歐百川接任)任師長;第98師,王甲本兼任師長;暫編第6師,龍
雲飛任師長。此次整編後,該軍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轄,在湖南寧鄉整訓。
暫編第六師,1939年以湖南新編第一旅及新編保全團和第一二八師傷愈回籍官兵
編成,以龍雲飛為師長;1940年11月趙季平任師長.
1941年下半年,該軍改隸第9戰區後再次進行編制調整,第82師改隸第20集團軍
直轄,另將第19集團軍直轄的第194師改隸該軍。此次編制調整後,該軍先後參
加了第2次、第3次長沙會戰和浙贛會戰。
第九十八師,師長王甲本.1942年3月向敏思接王任師長.
暫編第六師,師長趙季平。副師長龍矯。
第一九四師,師長陳德法,1940年郭禮伯接陳任師長職:1942年10月龔傳文接任師長.
新編獨立第一旅旅長隆子雍。是第九戰區直轄的獨立旅,做機動作戰兵力。
1943年3月,該軍隸屬第10集團軍時,夏楚中升任第10集團軍副總司令,王甲本繼
任軍長,郭禮伯、甘登俊任副軍長。此時,該軍下轄:第98師,向思敏任師長;
第194師,龔傳文任師長;暫編第6師,趙季平任師長。此後至1945年12月,該
軍先後參加了鄂西會戰、常德會戰、常衡會戰和桂柳會戰等。在常衡會戰後期,
軍長王甲本在湖南省東安地區與日軍作戰中殉國,方靖繼任軍長。暫編第六師在軍長王甲本戰死後脫離79軍,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屬,後為王耀武的第四方面軍直轄。又先後編入73軍,再編入74軍可謂歷經波折。戰遍湘鄂二省。
抗日戰爭勝利後,79軍隸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轄,移防四川宜賓地區,擔任後方守備任務。
1947年,該軍改隸重慶行營時,將暫編第2師改稱第189師。此時,該軍下轄第98師、
第189師、第194師。
1948年春,該軍改編為整編第79師,軍長方靖改任師長,下轄第98改編為整編第98旅,
胡一任旅長;第194師改編為整編第194旅,向思敏任旅長。同時將原轄第189師裁減,
士兵分別補入整編第98旅、整編第194旅。
同年9月,該師恢復第79軍番號,方靖任軍長,下轄整編第98旅恢復第98師,胡一
任師長;整編第194旅恢復第194師,龔傳文任師長。
1948年9月整編第七十九師恢復為第七十九軍,軍長方靖,歸第14兵團指揮。序列
如下:
第七十九軍軍長方靖,副軍長甘登俊,參謀長陳瑞鼎
第九十八師,師長鬍一,副師長詹揚清(代理師長)
第一九四師,師長龔傳文,副師長瞿慧春
第一九九師,師長蕭炳寅
11月,人民解放軍發起淮海戰役後,國軍為增強華中地區防禦力量,將該軍由四川調至湖北,隸屬華中“剿匪”總司令部。
1949年2月,該軍在荊門戰役中,其軍部及所轄第98師大部被人民解放軍殲滅,中將
軍長方靖被俘。此次作戰後,該軍重建軍部和第98師,龔傳文代理軍長,不久實任。同
時將新建第199師編入該軍。此時,該軍下轄:第98師,胡一任師長;第194師,龔傳
文任師長;第199師,肖炳宣任師長。
第九十八師.師長鬍一,1949年6月朱聲沛接胡任師長;
第七十九軍序列如下:
軍長龔傳文,副軍長鬍一、蕭炳寅,參謀長鬍祥麟
第九十八師,師長朱聲沛,參謀長肖樹鈞
第一九四師,師長龔傳文(兼),副師長瞿慧春
第一九九師,師長蕭炳寅(兼)
同年7月,該軍先後編入宋希濂兵團和第14兵團,在參加宜沙戰役後,退往川東地區。
1949年11月,該軍第98師、第199師在西南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全殲。殘部逃到川東忠
縣時,改隸第16兵團指揮,並將第110軍第140師改隸該軍。
12月21日,該軍在川西什邡縣隨川鄂邊綏靖公署副主任董宋衍(1891—1954年,
字長安,四川仁壽縣人,曾任川軍團長,國民革命軍旅長、師長,第二十二集團軍副司
令,第五綏靖公署(河南)副主任,川鄂綏靖公署副主任,十六兵團副司令。)和
第16兵團副司令曾蘇元起義,接受人民解放軍改編。
正在這時,七十九軍軍長王甲本與所屬九十八師師長向敏思不和,陳誠想調方靖去七十九軍,命郭懺徵求方靖的意見,方靖當時就頂回:不是有人說我剛把六十六軍整頓好,不能離開嗎?我還是留在六十六軍好。
事過不久,郭懺再次對方靖說:王甲本與向敏思矛盾激化,如果不解決,七十九軍就會被鬧垮。辭公認為你在七十九軍久有資歷,你,王甲本,向敏思都是98師師長現在該軍所屬九十八師師長向敏思、一九四師師長龔傳文,都是你在九十八師時的部下。所以辭公認為,七十九軍非你去不可。
到這時,方靖縱有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委屈,也不能過分拂老長官陳誠之意,只得將由他組建起來的六十六軍交給副軍長宋瑞珂,趕赴貴州接任。
王甲本因為夏楚中不推薦他接任九十八師師長,始終耿耿於不,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僅沒有因官職的升迂而消除,反而隨時間的推移而加深。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由於王甲本作戰很勇敢,為人頗為正直,而夏楚中待部下也比較寬厚,所以兩人相處的時間很長,卻未公開決裂。後來夏楚中升任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仍舊保薦王甲本升任七十九軍軍長。倒是王甲本為人固執,不肯消除前嫌,始終與夏楚中結怨,因此引起夏楚中的心腹將領九十八師師長向敏思的反抗。向敏思,湘西人不僅任79軍98師師長,在98軍中還有湘西的暫六師趙季平力挺,薛岳的新編獨立第一旅旅長隆子雍在國民黨中關係複雜,同關麟征,薛岳,陳誠,張治中,均有關係。雖是少將旅長,但獨立旅卻有近一個暫編師的兵力。不歸79軍管轄,直屬第九戰區薛岳。
王甲本升任七十九軍軍長以後,向敏思不服,揚言:王甲本既非黃埔畢業,又非陳辭公舊部,有什麼資格當七十九軍軍長!又說:王甲本不服從夏楚中,我就不服從王甲本!
原來王甲本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出自雲南部隊范石生舊部,雖然進過陸軍大學將官班受訓,但因非正期生,仍舊不能列為嫡系將領,這是國民黨軍隊中一條嚴格的界線。
王甲本治軍極嚴,有王屠夫之稱,處決部下真有殺人不眨眼的兇狠。僅舉一例:七十九軍由湖南向貴少撤退中途,有兩名尉級軍官帶領12名士兵騷擾百姓,被王甲本撞見,當即喝令衛士排逮捕,並揚言要在部隊宿營時,將這14名官兵處決!當時軍部官佐都認為既未造成百姓多大損失,一次要處決這么多人,未免太過,所以都要求參謀長和副軍長去講情,求得寬免。
副軍長甘登俊是保定軍校第八期畢業的老資格,只因為人過於忠厚,膽子又小,一直升不上去,但在軍隊中是講資歷的,所以仍受到尊敬。他向王甲本苦苦哀求了一整天(行軍途中),最後王甲本方算鬆了IZl:殺是一定要殺的。看你的面子,殺官不殺兵,殺兵不殺官,由你決定!甘登俊與參謀人員商議,一致認為官與兵的價值雖然不同,但兩條人命與12條人命對比,還是保兵不保官的為好。於是部隊宿營時,王甲本下令將兩名尉官在隊前處決。
王甲本有一條愛犬,名喚阿寶。每一外出,阿寶總是跑在馬前。所以凡是正在乾不法之事的官兵,
一見阿寶,便驚慌逃竄:王屠夫來了!如此動輒殺戮,自然不免招怨。
王甲本與向敏思的矛盾公開化,是在一次對九十八師和一九四師視察評比時挑起的。評比會上,一九四師占先,九十八師受到王甲本的指責。向敏思本來是個爭強好勝的人,脾氣極暴躁,不能忍受指責,於是發生爭吵。從此,向敏思不接王甲本的電話,部隊行軍作戰,師長向敏思公然脫離部隊,單獨行動。
按情理講,軍長與師長不和,應該責備或處分師長。因為向敏思是黃埔四期畢業的嫡系將領,又是陳誠系統的人,所以受到袒護。經集團軍司令部呈報上去,軍政部決定調王甲本為高參。
當時七十九軍屬二十四集團軍王敬久指揮,調令未及時下達。王敬久說:七十九軍還在行軍作戰,發下調令,王甲本抬腳一走,部隊交誰指揮呢?還是等方靖到後再公布吧。
正因為部隊在行軍作戰,王甲本對向敏思的抗拒也未及時處理,還想等到部隊駐定後,再請求軍政部將向錢恩免職調開。
1944年10月上旬某日,即在衡陽失守後,七十九軍軍司令部行抵湖南東安一帶,在山口村稍事休息。王甲本估計情況是安全的,命令部隊繼續轉移。
軍部機關行動比不得戰鬥部隊那么迅速,王甲本性急,便帶了九個衛士和隨從吳副官先行。
王甲本與方靖的身形恰恰相反,肥胖高大,挺胸凸腹,體重在200斤以上。如此體重,自然行走困難。但是身為軍人,隨時都要行軍作戰,不能不行走,所以他雖然有一匹高壯的馬,卻經常不騎,藉以鍛鍊步行的能力。
這次他先行,也是徒步。兩名衛士帶著他的愛犬阿寶為前導,四名衛士隨在後面,吳副官走在左側,順著山路走出山口村。
突然,阿寶狂吠不止,兩名前導衛士觀察前方後,回身對王甲本說:報告鈞座,前面發現敵人!王甲本不慌不忙地舉起望遠鏡看了看,便十分自信地說:這是廣東部隊。我們繼續前進!原來廣東部隊多有戴鋼盔的,所以他把日寇誤認為是友軍了。
當時王甲本一行人正在下一個山坡。日寇聽見犬吠,早已做好準備,等到王甲本一行走近,日寇開槍射擊,兩名前導衛士中彈倒地。
吳副官大喊:趕快抵抗!拉著王甲本往回跑,四名士兵拔槍抵抗。但是,他們四支手槍如何抵擋得住日寇的機槍呢!很快便有三名衛士被擊斃,一名轉身逃走。
王甲本的肥胖身體成了負擔,登坡不幾步便氣喘吁吁。吳副官見情況危急,便背起軍長爬坡。儘管吳副官身高力大,負重200斤登坡也是困難的,況且後面日寇趕得急,他只得放下軍長,拉著他橫向跑。
日寇似乎已看出王甲本是個大官,所以只開槍擊斃了吳副官,端著刺刀衝過去要活捉王甲本。王甲本已跑到梯田的中間,再要登高已不可能,於是拔出手槍大叫:我是軍人,決不做俘虜!他的一支手槍擊斃兩名鬼子兵。日寇被激怒,端著刺刀呀呀撲來。王甲本手槍中子彈射盡,便棄槍空手奪刀,攥著日寇一把刺刀死死不放,以致雙掌都被刀刃割傷。日寇趁此機會撲近,左右兩把刺刀戳在王甲本雙頰上,背後又有個鬼子朝他開了一槍。
這時軍部及直屬部隊已從另一條岔路通過了,並未發現王軍長與日寇的遭遇戰。唯有因收電話線而落後的通訊參謀李印璽在山坡上目睹這一壯烈場面,但是他沒有攜帶武器,無法營救。隨後,又見日寇的大部隊開到,沿著山坡通過。
原來殺害王軍長的一小撮日寇是大部隊的斥候,或謂之尖兵。鬼子去後,李印璽才下山去找王甲本的遺體。
抬放王軍長遺體時很費了點事,因為這位抗日英雄雖死,猶叉腿攥拳,怒目圓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