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音樂對於人類有絕大的功用,這是無論什麼人不能不承認的。我國近來最沒長進的學問要算音樂了,雖然現在也有人在那裡學著西人彈琴唱歌,大都還只是貴族式的,要說把音樂普及到一般民眾,這真是一件萬分渺遠的事。而且一國的文化,也斷然不是抄襲些別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數的,返過來說,也不是死守老法,固執己見,就可以算數的,必須一方面採取本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的調和與合作之中,打出一條新路來,然後才能說得到“進步”兩個字。
我國音樂在歷史上雖然有數千年可貴的事實,但因歷經災亂的破壞,貴族的蹂躪,加之以人材的缺乏,門戶的隔閡,早已弄得零零碎碎,不成個樣。近數十年來,政府既不提倡,學校又不列為正式科目,做子弟的要學習,還不免受父兄的呵斥與社會的蔑視,結果,所謂中國音樂,百分之九十九隻能留在吹鼓手手裡苟延殘喘,這真是太不像話了。
國樂之在今日,有如沙裡面藏著的金,必須淘煉出來,才能有用。這淘煉的責任非我輩莫屬,雖然嚴格說來,我輩也只是一知半解的人。
現在可作模範的前輩大師一天少似一天,製造樂器的工人,只圖漁利,一天隨便一天;研究樂理的人更是晨星般的稀少,我們看了這種狀況,心上不禁慄慄危懼,所以雖然明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也要努力呼號一下——組織國樂改進社。
我們的計畫是如此:我們認這事為藝術界的大事,非少數人所能舉辦,必須要聯絡全國同志,一致進行;我們應該打消門戶之見,大家合力工作,以救此國樂殘生。
我們應該調查現在各地所存在的可作模範的大師,以及現存的樂曲、樂譜、樂器,並人們對於何種樂曲的感情最濃厚。
我們應就經濟能力之所及,蒐集關於國樂的圖書,並古今各種樂器,組織圖書館及博物館,應該設法刻印尚未出版的古今的樂譜;應當把無譜的樂曲記載下來;應當把音樂名奏用留聲機收蓄,以期現有的國樂,不再漸漸的消失下去。
我們想改良記譜法,使與世界音樂統一;想把各種的演奏法儘量寫出,編成有統系的書籍,以便一般人的學習,我們想組織樂器廠,改良樂器的製造。
我們想集合多數人的意見,判斷樂曲樂器的優劣,以定取捨。
我們想介紹西樂,以為改進的輔助;並想效法西樂,配合複音,並參用西洋樂器,以期與世界音樂並駕齊驅。
我們想從創造方面去求進步,表現我們這一代的藝術。
至於發行刊物,創設學校,組織研究所等等,那是不消說,只要有經費,有人材,立即次第舉辦。
我們發起人自知心長力絀,難勝重任,務望國內同志共起賜教,則國樂前途庶有一線之光。
發起人:
王同華 吳伯超 吳仲甌 李淑清 李文淑
李光濤 汪頤年 周 宜 金式斌 邵增昕
林之棠 柯政和 徐季吾 徐義衡 張友鶴
張鳳昌 張粹如 曹安和 程朱溪 郭紹猷
賀青蓮 梅茂鼎 楊慶功 楊筱蓮 廖書筠
廖贊化 熊 泌 潘君方 鄭 志 鄭穎蓀
劉天華 謝蘭郁 韓權華 蕭從方 蕭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