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目錄
《國小社會課研究與實驗》目錄
序言 概念·意義:國小社會課及其研究的初衷
上篇 理論與借鑑
第一章 性質·追求:國小社會課的原理和沿革
第一節 社會課的性質
第二節 社會課的目標和功能
第三節 社會課的發展與演進
第二章 組織·構建:國小社會課內容的展開
第一節 對綜合性社會課內容組織的探索
第二節 綜合形態下的分科社會課的內容設計──以法國為例
第三節 分科形態下的綜合社會課的內容設計──以英國為例
第四節 社會課內容組織方式的新發展──圍繞主題軸展開
第三章 開發·設計:國小社會課教科書的特色
第一節 教科書的意義和教科書的研究
第二節 依據能力目標的社會課教科書的設計──以美國為例
第三節 依據內容項目的社會課教科書的設計──以日本為例
第四章 實證·考察:國小社會課教學中兒童社會認識的形成
第一節 研究的主題和背景
第二節 研究的視點和方法
第三節 兒童的探究活動與社會認知的特點
第四節 兒童社會思考能力的培養和評價
第五節 兒童的社會關心和態度的變化
下篇 探索與實驗
第五章 起步·發展:我國國小社會課的歷程
第一節 民國期間社會課的初建及其特徵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課的發展歷程
第六章 實驗·探索:我國國小社會課的教學實踐
第一節 實驗目的與構想
第二節 實驗過程與分析
第三節 實驗成效與反思
第七章 改革·創造:新時期我國國小綜合性課程設計的新嘗試
第一節 我國社會課內容體系的設計和構想
第二節 我國綜合課程研究的新發展。_品德與社會的構建
第三節 探索我國新綜合課程教科書的設計和編寫
第四節 新課程開發的反思和延伸
附 錄
附錄1 世界各國國小開設社會課情況
附錄2 美國社會課十大主題軸內涵釋義(幼稚園至四年級)
附錄3 台灣社會學習領域九大主題軸及其內涵
附錄4 美國20世紀70年代社會課和教科書設計代表例
社會研究
從兩幅漫畫引出的話題
有這樣兩幅有關社會課的漫畫──
一幅畫的是:有七位學者圍坐在一起,桌上擺了近30塊不同形狀的拼圖塊,上面分別寫著:全球化、社會化、價值澄清、未來、社會科學、做出決定、親職教育、公民、技能……學者們表情各異,其中一位說:“如果我們能想像得出它可能是張什麼圖就好了。”這幅畫的標題是:社會課到底是什麼?
另一幅畫的是:一群學者正在開會,會議桌旁有兩個人在齜牙咧嘴地掰手腕,其他人在圍觀。這幅畫的題目是:是否還有解決社會課意義的其他方法?
這兩幅堪稱經典的漫畫點出了有關社會課的內容範疇、教育目標,同時也十分形象生動地點出了課程界定的兩個難題。一是,關於社會課的領域、範疇到底應包含哪些內容,始終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認識;二是,長期以來圍繞這個問題一直爭論激烈,但無結果。許多課程研究者都基於不同的立場,對社會課的功能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和目標說。
究竟什麼是社會課?
簡要地說,社會課是在世界各國中國小普遍開設的一門以培養合格公民為目標的綜合性課程。
雖然作為一門課程,其開設的歷史至今已有將近百年了,但是,當提到社會課的時候,仍然會有很多人要問:“到底什麼是社會課?”人們提出這個問題並不奇怪,因為長期以來,由於課程設定的關係,大多數人、包括研究教育和課程的學者都對此並不熟悉,甚至陌生。即使在國外,在開設社會課的國家中,人們對它的認識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理解,有關社會課定義的種種爭執,從20世紀初一直持續著。
人們對於應當怎樣界定社會課的種種論爭,反映了各個國家的課程研究者對這樣一門課程的高度關注。之所以如此,其原因有三:首先是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高相關性,要求這門旨在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的課程,必須反映符合其社會的價值觀,反映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因此它應當對社會發展狀況和社會事件做出最快和最敏感的反應,而不同於那些內容相對穩定的課程;同時它還是一門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課程,是涵養每個國民公民品質的課程,它的學習不單純指向知識和技能,因此,其價值不同於其他以構築某種知識結構為目標的課程。其次,這門課程的構成形態不同於其他傳統的學科課程。它是一門綜合性課程,突破了學科邏輯體系的課程內容應當如何構建,學生社會理解和認識的形成需要怎樣的知識和技能的支撐,這對於課程研究者來說是需要探討的問題。再次,社會課的綜合構建決不僅僅意味著內容的變化,它必然會引起教學過程和方式的改變。通過怎樣的途徑,採用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有效發揮這門綜合課程的功能,是需要經過不斷實踐才能解決的問題。
有關社會課的定位、目標、內容、方法,這些構成了社會課研究領域中的基本問題。
明確幾個概念的含義
在研究社會課中,首先碰到的是對各種基本概念的理解問題。為了能更清晰地找到社會課的課程定位,在此,我們首先對幾個基本概念做出區分。
1.關於課程名稱的意譯
Social Studies是美國設立該課程時使用的名稱,為世界各國所通用。在漢語圈或使用漢語辭彙的國家中,對於“Social Studies”一詞有多種譯法,最常見到的是“社會科”,如我國的港、澳、台地區和日本均使用“社會科”一詞;有的譯為“社會學科”,例如《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貴州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還有的譯為“社會學習”,或譯為“社會研究”,有點顧名思義的味道①。但在我國大陸最常用的譯法是“社會課”,這可能包含與我國1992年起設定這門課程時使用的稱謂取得一致的想法。以上幾個課程名稱的譯法雖無正誤之分,但鑒於Social Studies是一門包含多個學科領域的綜合課程,筆者認為“社會科”一詞似更具包容性,更符合該課程的特性。但考慮到我國教育界對課程名稱的習慣稱謂,便於人們更容易接受,本書中均採用“社會課”一詞。
2.關於“社會科學”與“社會課”的區分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是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科學,包括政治經濟學、法律學、歷史學、文藝學、美學、倫理學等②(現代漢語詞典(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1116)。也就是說,社會科學是包括多個學科在內的研究學問的領域。既然是學問研究,就必然包含發現問題-提出假說-驗證假說-得出結論或觀點這樣一個研究的基本過程。與此相對,“社會課”(Social Studies)是中國小關於社會學習的一門課程。它的目標不在於研究,也不在於獲得普遍真理或結論,而在於幫助兒童通過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的知識技能的學習以及對
社會問題的探究,形成社會認識並具有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從名詞解釋上就不難區分兩者的區別,發現和驗證社會科學知識與學習和運用社會科學知識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活動,不可同一而論。但對於兩者的關係,人們有著不同的解釋。有一種觀點是,社會課是“為達到教育的目的簡化了的社會科學”(埃德加·韋斯利,1937),這一觀點得到了廣泛認同。其基本原因是,社會課內容涉及了社會科學的基本範疇。但也有人提出反駁,認為社會課的中心目標應該對準“學生為在社會裡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進行政治參與而做的準備”,“社會課應該成為培養理性公民的教育”。這個目標不能通過讓“社會課成為社會科學的附屬品”來實現(謝弗,1967)(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284)。其實,形成對兩個用語的基本含義的不同解釋源於人們對它的目標追求。
3.關於社會課和社會學(Sociology)的疑問
與上述問題相近的是,國內有社會學者認為,社會課就是在中國小中開設的社會學,所以要依據社會學的學科體系設計社會課的內容,把社會學的完整內容做一個微縮納入課程中,包括社會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群體組織、人際關係、社會角色、社會機構、相互作用等也要作為基本常識讓學生學習。這種觀點依舊混淆了一個研究領域和學習課程的基本內涵,同時也“窄化”了社會課的內涵。因為社會課所涉及的領域決不僅僅限於社會學,其基本的構成內涵,主要的也不是依據社會學領域。簡單的套用只能說明還未對社會課有一個基本理解。
4.關於社會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關係
社會課作為一門公民基本素質的養成課程,其中必然含有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的內容,必然貫徹民族情感、祖國文化和價值觀教育,這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相同的。而且其內涵遠遠超越了一些國家傳統意義上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時也遠遠超越了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其重點是強調行為、習慣、態度以及價值觀的研習、涵養過程,“養成”具有社會性和道德性的雙重任務。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是社會課程理論研究的核心課題,也是社會課為之追求的課程理念。社會性發展包括社會認識、社會情感、社會態度和社會行為,其重要標準是成為特定社會的合格公民。顯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個人的道德情操和社會公益、公德意識的養成。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課不是以知性養成為目標的學科課程,它是知識套用的課程,是體驗與思考的課程,是諸種社會態度的教養課程。因此,它特別重視通過培養正確的行為,達到人的社會化目的。於是,社會課中每一個課題都滲透著道德教育,既不同於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說理,也不同於西方宗教教育中的道德灌輸。它與傳統的思想品德或政治課的不同之處在於,不以“直接告訴”“正面引導”教育為主,而是以知識學習為積澱,以滲透教育為主,是將德育目標落實在具體的社會行為上。
為什麼要研究社會課
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飛速發展和變化的時代。中國人在享受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社會變革所帶來的物質生活迅速提高的同時,也面臨著社會的觀念形態和文化急劇變化的衝擊。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巨變,既為青少年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同時,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也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意識、社會責任感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養每一個受教育者參與和創造社會生活的公民素養是現代社會基礎教育的核心任務。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為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不懈努力,一直在大力提倡培養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如何通過切實的、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活動,特別是通過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一課程的實施來實現這一目標,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特別是,面對發生巨大變化的社會環境,和面臨諸多困惑、亟待引導的青少年,我們的教育顯得緩慢而被動。多年來在教育中存在的忽視正在成長中的學生的特點,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自覺不自覺地成人化,窄化公民教育的內涵,將品德教育簡化為道德知識的灌輸教育,過分強調政治化的傾向等,使得我們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的問題更加突出。青少年在基本的社會認識、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能力、社會情感等方面表現出的諸多問題,在身心健康發展方面表現出的種種缺憾,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毫無疑問,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正在面臨尋求新的發展和全面提升公民素養的挑戰。因為歸根到底,中國的現代化必須以人的現代化為前提。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不僅要滿足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更要實現對社會文化和文明進步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培養每一個受教育者參與和創造社會生活的基本素質是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是國際上在21世紀教育改革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同時也是我國基礎教育構建新的課程和教學體系的立足點。
因此,當重新強調要構建以促進每個受教育者全面和諧的發展為核心的教育時,就必須在關注每個學生的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認真思考在教育過程中怎樣陶冶他們的情感,形成他們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和世界的負責任的態度和價值觀,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獨立性、創造性和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發展。這其中,建設符合我國現代化民主法制國家所需要的公民教育課程,就是應當考慮和解決的首要問題。它是我國社會發展到的必然需求。通過國際課程的比較研究,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社會課這門貫穿於基礎教育的綜合性課程,在幫助兒童和青少年科學地認識社會,正確地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培養其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以及形成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負責的態度,即在對青少年進行公民素養教育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在世界各國,它的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各國都以不同的方式開設了這門課程。在我國,它同樣有著厚實的生存土壤,特別是貫穿其中的以價值觀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指導思想,貼近學生社會生活的內容組織,指導學生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學習等,都是著眼於發展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批判性地認識和思考社會問題所需要的。我們完全可以基於我國的國情,豐富和發展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課程。
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