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推進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做出示範的區域。 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指出,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於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將發揮重要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基本信息

主要功能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著力實施創新引領戰略,到2020年實現技術創新領先、產業領先、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先、體制機制創新領先的建設目標,成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園區,對其他國家高新區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引領和示範。

(一)開展股權激勵試點。

(二)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

(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經費中按規定核定間接費用。

(四)支持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五)實施支持創新企業的稅收政策。

(六)組織編制發展規劃。

批覆時間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所在省、市
2009年3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北京市
2009年12月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湖北省武漢市
2011年3月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上海市
2014年6月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廣東省深圳市
2014年11月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
2015年1月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湖南省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
2015年2月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天津市
2015年6月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四川省成都市
2015年9月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陝西省西安市
2015年9月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浙江省杭州市
2015年9月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
2016年4月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河南省鄭州市、洛陽市、新鄉市
2016年4月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山東省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濰坊市、煙臺市、威海市
2016年4月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遼寧省瀋陽市、大連市
2016年6月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福建省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
2016年6月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安徽省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
2016年7月重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重慶市
2018年11月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昌吉市、石河子市
2018年2月 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浙江省溫州市
2018年2月寧波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浙江省寧波市
2018年2月 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市

設立年份

2009年3月,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為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09年12月,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為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1年3月,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為第三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4年6月,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為第四個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也是十八大後第一個以城市為基本單位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4年10月,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為第5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中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不是以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高新區為主體,而是由9個國家高新區組成,橫跨了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5個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2014年12月3日,國務院批覆天津,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5年1月,長株潭自主創新示範區 獲得國務院批覆同意。根據申報方案,株洲高新區的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3大動力產業,長沙高新區的高端製造及新材料產業,湘潭高新區的先進礦山裝備產業,都將被納入國家創新型產業試點。

中國1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都在哪 中國1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都在哪

2015年2月26日致力於打造京津冀科技幹線新節點的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揭牌,成為第七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天津創新示範區總用地面積達55.2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華苑、北辰、南開、武清、塘沽海洋5個科技園。

2015年6月19日,記者從省科技廳和成都高新區獲悉,國務院於近日批覆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國家批覆的第8個、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

2015年9月,國務院批覆(國函【2015】135號)同意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西安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繼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等之後,國務院批覆的第9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5年9月6日,記者從杭州市科委獲悉,日前國務院正式批覆(國函﹝2015﹞136號),同意杭州和蕭山臨江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統稱杭州國家級高新區)建設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繼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等之後,國務院批覆的第10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5年11月3日,國務院正式下發《關於同意珠三角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覆》(下稱《批覆》),廣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愷、東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門、肇慶等8個國家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統稱珠三角國家示範區)。據廣東省科技廳介紹,這是全國第二個以城市群為單位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6年4月12日,國務院一日批覆河南、山東、遼寧三省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分別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6年6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福廈泉和合蕪蚌國家高新區分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6年07月19日,國務院同意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區域範圍為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開發區審核公告確定的四至範圍。

2018年2月11日,國務院正式發文同意寧波、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區域範圍為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開發區審核公告確定的四至範圍。

2018年11月28日,國務院發文同意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請示。

示範區介紹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家批覆的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要充分發揮成都的產業優勢、體制優勢和開放優勢,著力建設技術創新體系、新型產業體系、制度創新體系和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西部創新中心,努力把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引領區、軍民融合示範區、科技體制改革試驗區、內陸開放先導區。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享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相關政策,同時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改革,積極開展科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軍民深度融合、股權激勵、科技金融結合、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人才培養與引進、新型創新組織培育等方面探索示範。

將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工作納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部際協調小組統籌指導,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在重大項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試、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珠三角地區

改革開放30年來,珠三角地區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國推行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較早地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成為全國市場化程度最高、市場體系最完備的地區;依託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和要素重組的歷史機遇,率先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成為我國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憑藉創新要素集聚的優勢,率先探索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徑,成為我國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陣地;人口和經濟要素高度聚集,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礎設施比較完備,形成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又具嶺南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成為我國三大城鎮密集地區之一。

據中國政府網2016年3月30日訊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新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部署推進上海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通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引領西部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草案)》。

會議指出,促進創新發展,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的關鍵之舉。要以先行先試重點突破,形成增長新亮點、發展新優勢。會議確定,在現有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基礎上,再新設河南鄭洛新、山東半島、遼寧沈大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促進湧現更多創新活躍、特色突出的升級發展新“尖兵”。同時會議決定,採取新模式,用3年時間在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探索在鼓勵創業創新的普惠稅制、投貸聯動等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股權託管交易市場、新型產業技術研發組織、簡化外資創投管理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實施一批攻克關鍵共性技術、解決“卡脖子”瓶頸的重大戰略項目,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會議要求,一要著力在創新體制機制上邁出大步子,尤其要落實和完善股權激勵、收益分配等政策,讓創新主體自主決定科研經費使用、成果轉移轉化等,更大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二要著力打破創新資源配置的條塊分割,賦予部屬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權,鼓勵與地方協同創新。三要著力以創新帶動創業就業,搭建“雙創”平台,完善創新服務,推動創新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四要著力完善事中事後監管,用有效的“管”促進更多的“放”,深化商事制度、“多規合一”等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企業創業創新活動的干預,探索建立符合創新規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