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海洋三所基本概況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前身為中國科學院華東海洋研究所),創建於1959年11月,1966年1月1日正式劃歸國家海洋局建制,更名為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至今已走過50個春秋。50年來,在一批批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和辛勤耕耘下,從當初專業結構單一、技術力量薄弱和人員不滿百人的小型研究所,發展到今天已成為國內規模較大、學科齊全、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公益事業型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之一。現有在職職工35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8人,正高級科技人員61人,副高級科技人員50人,具有博士或碩士以上學位人員169人,客座院士4人,客座研究員17人,在讀碩、博士研究生117人。改革開放以來,海洋三所先後與30多個國家和我國台灣等地區的有關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先後承擔或參與完成了中美長江口合作調查研究、中日黑潮合作調查研究、UNDP廈門示範區廈門海洋環境監測與污染管理效果評價,以及UNEP、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國際科學組織和國家的多項國際合作項目。
回眸50年的建設與發展,三所在艱苦奮鬥中發展壯大。建所初期,三所率先在國內開展福建海岸帶調查,20世紀60年代中期,組織參加“全國海水淡化會戰”“718會戰”。“文革”結束後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以來的20多年間,三所先後主持和參與了台灣海峽以西綜合調查研究、東海大陸架調查研究、東海污染調查研究、南海中部海域綜合科學考察、我國近海環境專項調查研究、全國海島與海岸帶資源綜合調查,以及南大洋和南、北極科學考察等一系列重大的科學調查和研究項目。特別是近幾年年來,三所承擔重大科學研究項目有海洋“863”、航天“863”等高新技術項目、西北太平洋海洋環境調查、“973”項目、支撐計畫基礎性與公益類研究項目、國家重大海洋科學調查專項、中國大洋協會重大專項和國家“八五”“九五”“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總經費達5億多元人民幣,並在生物技術的有關研究領域取得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已顯出良好的產業前景。這些工作的開展,更使三所的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能力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近幾年,三所承擔的發表論文970多篇,其中SCI收錄330多篇,出版各類國家海洋標準、專著、大型調查報告近百部,取得科研成果近200項,申請發明專利39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的成果18項,部分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2008年,海洋三所實現科研、開發和成果轉化經費總額近1.6億元。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是一所集海洋生物、化學、地質、動力、遙感、聲學、環境與生態、極地與深海科學、全球變化科學等多學科研究的國家公益類綜合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單位,建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據2008科技部對100家國家級公益類研究所的調查報告,我所名列第11位。在海洋生物技術與資源開發、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研究、海洋生態系統與環境保護、台灣海峽與熱帶邊緣海套用海洋學等主要領域的研究獨具特色,居國內領先水平。
三所現有資產總額3億多元,占地面積6.3萬平方米,科研實驗與辦公用房3萬平方米,館藏中外科技書刊8萬多冊,主辦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台灣海峽》。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甲級《海洋工程勘察設計證書》、甲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證書》、甲級《海域使用可行性論證資格證書》、甲級海洋工程綜合類《工程勘察、設計證書》,甲級《測繪資質證書》,乙級《環境工程設計證書》,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主要開展技術諮詢、服務內容有海洋工程勘察與設計,海洋工程環境綜合調查,海洋環境影響評價與海域使用論證,海洋環境規劃與區域用海規劃,海洋數值模擬,海洋岸線修復整治,赤潮、風暴潮災害應急監測等
近10來年,三所認真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按照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要求,積極步入社會、走向市場,依靠科技優勢,開展了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的項目前期環境調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赤潮災害防治、海洋環境監測與生態監控、海洋化工精細產品、海洋生物保健品等的開發,並著力於幫助、協助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科技發展的需求和服務於國家海洋局管理職能需要,不失時機調整機構設定,先後建立 “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中國大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開發基地)、“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開放實驗室”、“海洋聲學與遙感開放實驗室”、“台灣海峽與熱帶邊緣海海洋動力學實驗室”、“海洋與海岸地質環境開放實驗室”、“海洋化學與環境監測技術實驗室”、“海洋生物資源化學與化工研究中心”、“海洋環境管理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9個研究部門,和以面向社會經濟建設服務為主的“廈門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以及若干科技開發公司,主要從事海洋環境調查、研究、開發和保護,同時參與大洋調查研究、極地科學考察;在海洋工程勘察設計、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環境監測、海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海洋藥物研究開發技術、海洋地質年代學、海洋水動力數值模擬、風暴潮數值預報、海氣相互作用和海洋碳循環、赤潮研究、污水處理技術、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面具有特色和優勢。一方面強化國家攻關項目的創新研究力度,另一方面大大地拓展了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路子。
10多年裡,在完成國家和海洋局重大科研項目的同時,三所先後承擔完成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前期生態調查、核電生態環境效應研究、浙江秦山核電站放射性本底調查等一大批國家與地方經濟建設部門委託的大中型項目的可行性調查、環境影響評價和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等任務,近年來,海洋三所更是主動投入廈門市社會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圍繞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及海洋環境保護與海域管理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撐與服務,承擔各類海洋技術開發與服務項目260多項,為國家及沿海地區的經濟建設和海洋環境與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強化海洋管理等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經過50年建設和發展的風風雨雨,一代代海洋科技工作者前赴後繼的努力,三所現已形成了海洋生物遺傳資源研究、海洋生物資源化學與化工的研究,海洋-大氣與全球變化研究,海洋生態環境科學研究,海洋聲學與遙感研究和海洋環境動力學、海洋地質環境研究為重點的學科特色,並在台灣海峽及其鄰近海域積累大量的研究資料,取得豐富的成果。一個中心(海洋研究中心)、二個平台(海洋生態監測服務平台與海洋生物技術套用服務平台)、一個基地(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中試基地)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展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隊伍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三所已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創新意識強、團結拼搏的科研隊伍,以徐洵院士為傑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科技工作者,以他們的奉獻精神和聰明才智,為國家和海洋事業爭了光,推動了全所文明建設和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我們的奮鬥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把三所建設成為以海洋科學知識創新為核心,符合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國際海洋研究發展趨勢,以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環境科學為主導,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海洋生物工程技術創新和海洋環境科學研究的區域性研究中心和基地,為我國的海洋科學事業和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篇章、主要科學研究成果
1、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了對蝦白斑綜合症病毒(WSSV)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該項工作連續兩年被評為我國十大科技基礎性工作和十大科技新聞之一;此研究工作進展在當年《Nature》雜誌上給予連續追蹤報導,為海洋病毒的研究工作開闢新的途徑。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實用的WSSV快速檢測PCR試劑盒,並在福建、遼寧、山東、浙江、廣東、廣西和海南等沿海地區推廣套用,為該病毒的早期預報檢測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該項目2006年獲得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一等獎”。2、建立了我國首個深海微生物研究平台,擁有深海高壓培養設備,具備深海高壓環境模擬實驗條件;開展深海微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建立了國家海洋微生物資源庫,發表近百篇論文,大部分被SCI收錄,為我國深海生物資源研究與開發奠定了良好基礎。
3、主持勘定福建—廣東、廣東—廣西、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海上邊界,並獲國務院批准執行。
4、向IPY提交的南北極海區碳通的對比研究被WMO聯合委員會評價為是IPY的核心項目,大大提高我國在極地研究方面的國際地位.
5、主持編寫和修訂了《海洋監測規範》、《海洋污染調查規範》、《海水水質標準》、《海洋生物質量》、《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技術規範》等國家標準。
6、出版有《中國海洋生物種類與分布》,《中國海灣志》福建、廣東、海南分冊, 《南極地區對全球變化的回響與反饋作用研究成》、《北極海洋環境海氣相互作用研究》、《赤潮及其防治對策》、《文昌魚生殖神經內分泌生理學論文集》、《中華白海豚保護》 等幾十部專著。
7、主持《南海中部調查圖集》、《南海海洋水文氣象圖集》《南海環境圖集整編——生物分冊》 、《南海環境圖集整編——化學分冊》等大型海洋基礎資料圖集的整編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海洋實測資料。
8、開發建設了基於ArcGIS系統、Oracle資料庫組件的台灣海峽及南海的海洋水文、氣象數據管理及信息演示系統,是台灣海峽及周邊海域等敏感地區首部匯集全面資料的信息系統。
9、廣泛開展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先後與國內數十家高校、院所以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成功組織召開了“海洋極端生物國際研討會”、 “中法海洋科學雙邊研討會”、“南中國海海洋生物多樣性研討會”等多個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第三篇章、名家風采
徐 洵,女, 1934年10月 出生於福建省建甌市, 1956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 ,歷 任 中國醫科大學講師、 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海洋局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主任、 我國 “ 863” 計畫海洋技術領域海洋生物技術主題首屆專家組成員。 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 10、11屆生命科學部評審專家;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兼職 博士生導師,《海洋學報》、國際《發育與比較免疫學 Developmental& comparative Immunology》期刊編委,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5~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UCSD 分子遺傳學中心工作期間, 利用 DNA重組技術從海洋無脊椎動物動物體內首次克隆到人類重要功能蛋白的原始基因,在該蛋白質的進化上有新的發現(PNAS,USA 1990)。 回國後,於 1991年在廈門 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實驗室,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困擾對蝦養殖業多年的病原──對蝦白斑桿狀病毒基因組全部密碼的破譯和分析工作,使我國對蝦病毒分子水平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這項研究成果的訊息被評選為“中國 1999年十大基礎研究新聞”和“中國2000年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近年來,在無脊椎動物天然免疫分子基礎的研究中,從抗病對蝦中首先克隆到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因子 (Febs letter 2003);主編了《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實驗指南》和《DNA 重組技術》等書籍;引領科研團隊開創了我國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研究開發的新領域。
曾獲得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的獎勵有: 1992年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1997年和1999年獲國家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並獲人事部一等功表彰、2001年被評為全國“十行百佳”婦女同時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2004年獲國家海洋局先進工作者稱號。1994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自1998年以來,多次獲得國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 (排名第一) 和二等獎 (排名第二或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