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
北京國子監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國子監街(
原名成賢街)15號,與孔廟和雍和宮相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2A級景區,國子監街兩側槐蔭夾道,大街東西兩端和國子監大門兩側牌樓彩繪,是北京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北京國子監始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朝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掌管國學政令的機關。明初曾改為北平府學,永樂二年(1404)改名國子監,清朝沿襲之。
作為古代中央大學,歷來倍受國家重視,多有修建,尤其經明永樂、正統年間分別進行的大規模修繕和清乾隆年間增建辟雍後,形成了近代的建築規模和格局,占地面積為2萬7千多平米。
主要景觀
北京國子監建築坐北朝南,中軸線依序為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彝倫堂、敬一亭。主體建築兩側有“二廳六堂”、御碑亭、鐘鼓樓等,形成傳統的對稱格局。前院東側有敬持門與孔廟相通,構成“左廟右學”,是我國現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辦大學建築。
國子監大門名集賢門。門內東西兩側有井亭。二門名太掌門,門內左為鍾亭,右為鼓亭。門北甬道中有一座琉璃牌坊,高大華美,三門四柱七座,是北京唯一一座專為教育設立的琉璃牌坊。
牌坊正背兩面刻有“圜橋教澤”、“學海節觀”,均系乾隆皇帝御書。牌坊上覆黃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學重教的傳統。坊內左右為黃琉璃瓦重檐碑亭。北為主體建築辟雍。
集賢門
集賢門,國子監的大門,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持敬門與孔廟相通。
太學門
進入國子監的第二門,太學門。進入後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裡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倫堂。
琉璃牌坊
走過太學門,就是國子監二門內大型琉璃坊牌坊,他是北京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正反兩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位於集賢門內,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面額書“圜橋教澤”,陰面為"學海節觀",彩畫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辟雍
琉璃牌坊辟雍,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台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著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著天圓地方。乾隆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此做一次講學,以示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六堂,是位於辟雍左右兩側的33間房,合稱為六堂,分別為: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是貢生、監生們的教室。
彝倫堂
彝倫堂內的王碼學校彝倫堂,位於辟雍以北,元代名為崇文閣,是元朝藏書之所。明代永樂年間予以重建並改名為彝倫堂,早年曾是皇帝講學之處,興建辟雍之後,則改為監內的藏書處。
敬一亭
敬一亭,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1528),設有祭酒廂房和司業廂房和七座御製聖諭碑,是國子監祭酒辦公的場所。
十三經刻石碑
共190座,原立於東西六堂,現珍藏於國子監與孔廟的夾道內。這些石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十三部,共189方,連同諭旨、御製告成碑共190塊,計63萬多字,為我國僅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經刻石。我國石刻經書始於漢代,該部石經由蔣衡書寫,自雍正四年(1726)開始,到乾隆二年(1737)始完成,歷時十二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蔣書刻石,四年後碑成,立於國子監東西六堂內。1956年由於國子監修繕,石經移於國子監與孔廟的夾道內。由於刻於乾隆年間,故又有“乾隆石經”之稱。
旅遊須知
季節:國子監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10-4月是最佳旅遊季節。
交通:乘捷運到雍和宮站下,南行200米即到;或乘13、116、807路公車可達。
門票:30元,軍人、老年持證半價。中小學生免票。
國子監古槐
位於安定門內大街東側國子監街的國子監和孔廟現已復修一新,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著中外遊客。如果遊人注意的話,就會發現,在國子監街和國子監內是廣植古槐,這是為什麼呢?國子監是我國古代最高的學府。北京的是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的,其東邊與孔廟毗鄰,體現著古代“左廟右學”的規制。國子監可以說是北京最古老的學校。在“戊戌變法”時,興建學堂,廢除科舉,國子監學停辦。在國子監里,是古槐成片,因自周代起,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說,即在皇宮大門外種植三棵槐樹,分別代表太師、太傅、太保的官位。古人所謂:“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所以在我國封建社會裡,人們就把國槐視為“公卿大夫之樹”。在國子監里廣植槐樹,喻示著監生們(大學生)可以考中高官之意。在周代,國子監的內外就廣植槐樹,所以在我國歷代的國子監內外就沿周禮之制,都廣植槐樹。從隋代起,我國又興起了科舉制度,其科考的考場叫“貢院”,即給皇帝和國家貢獻人才的地方。在貢院裡也是廣植槐樹。如在明清時北京的貢院內就有一棵著名的元代古槐,名叫“文昌槐”,相傳此槐是文昌射斗的地方。因在我國的民間傳說中,文昌帝是專管考試的神仙,所以在我國古代,考生們都要拜文昌帝。(在大考時,竟然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到道觀中拜文昌,是否有意義?)。所以貢院的這棵“文昌槐”和考生們的文運有關,成了考生們膜拜之神。北京的國子監和孔廟修建於元代,而北京城也是在元代正式建都修建的大都城,並以槐樹為大都城街道和胡同的行道樹。七百多年來,槐樹一直是北京行道樹的當家樹,成為了北京的特色。所以,人們一說起北京的古都風貌,總是說起:“古槐、紫藤、四合院”。而且,古槐還和我國的一些古今名人有關。像西山曹雪芹故居門前的“歪脖槐”、東郊通惠河畔的“曹公槐”等,還相傳和曹雪芹有關。其例舉不勝舉。可見槐樹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的見證。據史料載,在元明時,北京的國子監內有國槐古柏二百餘株,隨著年代的推移,現存古槐古柏僅四十餘株。國子監里的古槐大多種植於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是位於彝倫堂前西側的“吉祥槐”。
“吉祥槐”高約15米,由兩棵主幹組成,其雙乾周長分別為2.6和2.5米。似一對孿生兄弟並肩而立,向人們展示著獨特的風采。此槐種植於元代,據說是元代國吉監第一任祭酒(相當於大學校長)許衡所植。人們為什麼叫它為“吉祥槐”呢?相傳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的初夏,枝幹上忽又萌發新芽成葉,枯而復榮。國子監的師生們發現後,紛紛傳頌,當時正值乾隆生母慈寧太后六十壽辰,人們認為是吉祥的徵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紛紛題詩作畫,以示慶賀。這年正趕上大學士將溥奉旨到孔廟祭先師,他得知此事後,竟夜宿國子監,發揮其樹畫的特長,繪製一副古槐圖,得到乾隆的嘉獎。據《日下舊聞考》載“國學古槐一株,元臣許衡所植,閱歲既久,枯而復榮。當辛末一枝再茁之出,時慈寧六旬萬壽之歲,槐市眾生,傳為瑞事”。乾隆皇帝也作《御製國學古槐詩》,詩云:“黃宮嘉蔭樹,遺蹟緬前賢。初植至元歲,重榮辛末年。奇同曲阜檜,靈紀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壽筵。喬柯應芹藻,翠葉潤觚編。右相非夸繪,由來事可傳。”乾隆的古槐詩和蔣溥的古槐圖及眾大臣的詩文還刻在碑上,立在樹旁。朝廷還下旨把古槐用琉璃圍牆保護起來。據說古槐詩畫碑保存完好,在1956年該碑與《十三經石刻》一起移到孔廟西側。關於此槐的名字,在上述《日下舊聞考》引句中的“槐市”。在周代時的太學旁,有一大片槐樹林。當時的士人和太學生為了互通有無,每逢初一、十五,就在槐樹林裡,各自拿出家鄉的土特產或書籍等互通有無,或進行買賣。因都是文人進行交易,故出現和氣禮讓的景象,人們稱為“槐市”,以後槐市也就泛指國子監。文句中的“槐市眾生”也就是國子監的學生。
在國子監的“辟雍”殿西的圓水池旁,高矗一棵古槐,它的主幹呈羅鍋狀,上部向南傾斜,而且在乾北側的羅鍋部位還有很像被用利器砍過的痕跡,其實是原有一大枝斷掉的原故。人們叫此槐為“羅鍋槐”。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因“辟雍”殿是清乾隆年間修建的,為皇帝講學的地方,由大學士兼國子監事務的劉墉主持修建。辟雍竣工後,其“辟雍泮水”是我國古建的精華,劉墉陪乾隆及眾官員視察。眾人來到辟雍西,立刻就看到這棵明顯的羅鍋古槐。因相傳平時劉墉經常給乾隆出難題,而又相傳劉墉是個羅鍋,乾隆就靈機一動,說:“眾位愛卿,你們看此槐像誰?”眾官心裡明白,卻不好回答。乾隆又說:“此槐羅鍋,有失大雅”,於是下旨,砍掉羅鍋槐,其意思是象徵殺掉劉墉。劉墉愛惜古槐,就說:“萬歲,使不得,此老槐雖相貌醜陋,但卻是年代久遠的古槐。在國子監里,終日聽聖人經典,飽含國學文墨之氣,雖表陋而內秀。辟雍落成,以後將經常聆聽聖上教誨,乃是大大的忠臣也”。乾隆聽了,只好說:“羅鍋失雅,砍去修直”。
國子監街的行道樹,七百多年來,交替種植,一直是以槐樹作為行道樹,是有著文化內涵的。高大的槐樹把古老的國子監街打扮得古香古色,是京城的一道亮麗風景,也增 添了國子監和孔廟的文化色彩。
國子監里的十三經刻石碑和第一任祭酒
國子監內有十三經刻石碑共190座,原置放於東西六堂,現位於國子監與孔廟的夾道之內。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共63萬餘字。經書由蔣衡花費十二年的時間書寫而成。乾隆皇帝命和珅為主劉墉為副安排考訂蔣衡所書的經書並動工刻石。這部十三經刻石成於乾隆年間,故又被稱為“乾隆石經”。
國子監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理學家許衡,當時有學生200餘人。在這裡學習的學生叫“監生”,大致有三種來源:一是從全國各地秀才中選拔的正途監生,到此作進一步深造;二是外國留學生,大致來自高麗、暹羅、交趾、俄羅斯等;三是“捐監”,掛名監生,只要交足銀子,就能領取“監照”,算是監生。
國子監太學生衣服
國子監時期,太學生所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