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布局
墓地背倚山崗﹐座北朝南﹐中部為突起兩米多的長方形平台﹐面積為150米×135米﹐系就天然崗坡整治而成。平台上並列3座大墓﹐規模最大的2號墓居中﹐稍小的3號墓和1號墓東西相對﹐西側另有南北並列的兩座陪葬墓。從墓葬規格推測﹐這3座墓應是魏王和王后的陵墓。墓上原覆蓋享堂建築﹐其基址的範圍略大於墓壙。2號墓的享堂基址﹐包括周圍的礫石散水每邊長27.5米﹐現堆積有厚約半米的瓦片層﹐根據殘存的柱礎推測﹐這座享堂原是七開間四角攢尖頂的方形瓦頂建築。3號墓享堂每邊長19米﹐1號墓的每邊長18米左右﹐都是五開間的建築。
墓葬形制
3座大墓的墓壙﹐連同南北兩端的墓道各長約 150米以上﹐深15米以上。由於早年被盜掘﹐墓室已遭破壞。2號墓的墓室保存較好﹐其構築方法是﹕先在墓壙底部平鋪厚1.6米的8層巨石﹐再用木枋壘砌成長9米﹑寬8.4米﹑高2米的槨室﹐槨室內放置套棺並積炭防潮﹔槨室兩側和靠近墓道處﹐以巨石築牆﹐牆內充填細沙﹐最後填土夯實。
隨葬器物
1號墓殘存的隨葬品較多﹐主要為帶暗紋的磨光黑陶仿銅禮器。器形有 9件一套的帶蓋鼎﹐還有壺﹑鑒﹑盤﹑匜等。南墓道的置車木室中出土有錯金銀馬頭形車轅飾等車器。享堂東南部的散水下面﹐又發現兩個瘞埋祭玉的小坑﹐出土玉簡策50支﹑玉圭 6件﹑玉璜 4件及玉環﹑琉璃珠和石圭等。其中一件大玉璜全長20.2厘米﹐由 5塊潔白的美玉和兩個鎏金的獸頭組成﹐布局勻稱﹐雕工剔透﹐堪稱藝術珍品。其他各墓殘存的隨葬品以5號墓所出包金鑲玉銀帶鉤製作最精﹐長18.4厘米﹐中寬4.9厘米﹐底為銀托﹐面為包金組成的蟠龍﹐嵌以白玉玦和料珠﹐勾部則用白玉雕琢成鴨頭狀。5座墓中共發現鐵質生產工具93件﹐其中有鏟﹑鋤﹑犁﹑钁﹑斧﹑削等。經金相學鑑定﹐系用固體還原法冶煉而成。這是中國第一次成批出土的戰國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