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一譯“印塔”。俄羅斯伯朝拉煤田城市。在科米自治共和國東北部、因塔河左岸。北距北極圈50公里,氣候嚴寒。人口5.6萬(1985)。1940年因採煤而建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鐵路通達後隨採煤業發展而興起,1954年建市。工業以採煤、選煤為主,次為礦山機修、建材和木材加工。大型企業有因塔石油加工廠、因塔天然氣加工廠、索斯諾戈爾斯克天然氣加工廠及各食品廠、建材工業廠等。
所屬州概況
一.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
科米共和國位於東歐平原的東北邊區、烏拉爾山脈的西部。共和國由北至南距離為660公里,由西至東距離為660公里。其南鄰彼爾姆州和科米——彼爾米亞克自治區,東南與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相鄰,東部與漢特——曼西自治區(秋明州成員)接壤,東北與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秋明州成員)毗鄰,北部及西北部毗鄰涅涅茨自治區(阿爾漢格爾斯克州成員),西部毗鄰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科米共和國境內大部分是平原,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切爾內曉夫壟崗(高達5450米)從中將其切分開。東部是極圈烏拉爾山。
其水域極其發達,大河有伯朝拉及其支流、維切格達河及其支流,還有大量的湖泊,沼澤占領土面積的12%~15%。科米共和國的大部分領土被森林所覆蓋,森林覆蓋面積2900公頃,占領土面積的69%。在北緯66度附近,由森林轉為凍土。
科米共和國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石炭、石油、天然氣、片岩、瀝青石、鈦礦、鋁土礦、礦鹽、石灰岩等。水利資源儲備潛能超過3兆瓦;木材儲備達30億立方米。
此外,共和國還有重要的漁獵資源,有北極狐、貂、鮭魚、秋白鮭,並且這裡是俄聯邦大部分魚種的產卵場所。
科米共和國領土面積為41.59萬平方公里。1921年8月22日建立科米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建立科米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6年8月21日改稱為科米共和國。
共和國的行政單位數量為16個區、7個共和國屬市、3個區屬市、1個市內區、40個城鎮、188個行政農莊。
共和國的首府是瑟克特夫卡爾市,建市時間為1780年,從莫斯科到瑟克特夫卡爾市的距離為1515公里。
其它共和國直屬市有:沃爾庫塔市,1943年成立;伊塔市,1954年成立;伯朝拉市,1949年成立;烏斯季斯克市,1984年成立;烏赫塔市,1943年成立;烏克德爾,1984年成立。區屬城市有:伊日馬市,1985年成立;米庫民市,1959年成立;索斯諾戈爾斯克市,1955年成立。
2002年統計,科米共和國共有居民人數為1,018,674人。其中,城市居民人口766,587,占總人口的75.3%。農村居民人口總數為252,087,占總數的24.7%。平均年齡34.5歲。家戶總數381,626戶,成員數992,612人。科米共和國的當地民族是科米人。科米人還生活在烏拉爾附近、秋明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科里斯克半島等地區。
二、主要經濟部門
科米共和國是北部經濟區的成員,是能源燃料、木材加工方面的一個大區,傳統經濟是漁獵業,工業產值占總產值的90%以上。共和國領土上劃分為三個主要的經濟區:
東北區——以煤炭工業、溫室蔬菜種植和養鹿業為主;
伯朝拉流域區——以石油、天然氣、木材工業為主;
西南區——以木材加工和農業為主。
1.工業
科米共和國的工業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及其它礦產的開採工業。重要部門有木材加工業、煤炭業、石油天然氣業。
木材加工業主要集中於維切格達、伯朝拉和梅津河流城內,主要木材加工中心是瑟克特夫卡爾、烏赫塔、伯朝拉。
石油與天然氣加工主要在因塔和索斯諾戈爾斯克。此外,共和國內還有大型和小型的國營發電站。
大型企業有因塔石油加工廠、因塔天然氣加工廠、索斯諾戈爾斯克天然氣加工廠及各食品廠、建材工業廠等。
工業部門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燃料工業部門、電力能源工業部門和木材、木材加工及造紙工業部門。
2.農業
科米共和國主要的農業部門有肉奶畜牧業和北部地區的養鹿業,飼料作物占據了大部分的農作物播種面積。
3.交通運輸
科米共和國主要交通途徑是鐵路,鐵路幹線有科特拉斯——沃爾庫塔——薩列哈爾德,這條鐵路主要承擔了貨運。
公路交通發展較弱,僅在南區和中心區得到發展。主要公路幹線有維亞特克——瑟克特夫卡爾——烏赫塔——特羅伊茨科——雷果瓦。
河運發展主要是沿維切格達河交通。
此外還有管道運輸,主要的石油管道有:烏赫塔——雅拉斯拉夫里,烏赫塔——托爾若克。天然氣管道有:烏克德爾——烏赫塔——托爾若克,納德姆——烏赫塔。
科米共和國有航運至莫斯科、聖彼得堡等俄大城市及獨立國協其它國家的首都。飛機場座落於瑟克特夫卡爾、烏赫塔和沃爾庫塔。
4.外貿與投資
科米共和國的出口商品主要有石炭、木材、木料、石油、石油產品、水泥、天然氣等。
進口主要商品有日常用品、機器設備、建材、糧食、金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