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間房村[河南省滑縣四間房鄉四間房村]

四家房村 位於滑縣東北部,距縣城道口約30km。,東鄰濮陽縣新習鄉,西與白道口鎮相連,南與趙營鄉、八里營鄉接壤,北與內黃縣梁莊鎮毗鄰。四間房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101省鄭(州)—吳(壩)線道貫穿全境,大廣高速從境西南橫跨而過。

建制沿革

大明洪武年間(公元1421年),徐氏先祖自山東登州府寧海衛金毛溝村遷徙至此定居之前,該村共居有郭、張、戴、馬四戶人家,名曰“四家房”,後更名為“四間房”,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四間房始為顓頊建都之活動中心地帶,繼為鉏國、昆吾國、南燕、豕韋、衛國之域,秦漢之時,屬白馬縣,隋朝至明初,隸屬滑州。相傳宋朝元祐年間,四間房一代已形成集鎮,名曰“五呼鎮”,四間房村西南有魏南呼、李南呼,西北有西呼,北有北呼,東北有東呼,四呼之中是天齊廟(俗稱螞蚱廟)和行務碑(現仍存,是滑縣文物保護單位,記載著當時五呼鎮生意店鋪貿易情況),據縣誌載,當時這裡生意非常興隆,為遠近聞名的五呼鎮。

四間房地處黃河故道,域內古黃河大堤—金堤貫穿全境,西臨白馬坡,南有曹村坡,“名曰九里,天然湖鏡”,“北部若帶,沙丘起伏”。1946年解放後為消除匪患在彰德府(今新鄉市)成立平原省,此年四間房從滑縣劃入高陵縣(政府駐地在今內黃縣井店鎮)管轄,牡丹街(今內黃縣牡丹街村)屬高陵縣四區,下轄梁莊(今內黃縣梁莊鄉)、中召(今內黃縣中召鄉)、後河(今內黃縣後河鄉)、新習(今濮陽縣新習鄉),以及如今的四間房鄉、白道口鎮、八里營鄉。匪患消除後,四間房鄉於1952年重歸滑縣管轄。1958年,為回響政府號召,四間房成立人民公社(駐地在今四間房村十字大街附近的東西大街中段)。自此,四間房村成為鄉級政府駐地。當時的四間房衛生院坐落於四間房村北街。後來,為了交通便利,四間房鄉政府與鄉衛生院等機關事業單位先後遷至四間房村南,原106國道今省道101(鄭吳)線至今。

人口民族

以徐氏居多,占全村總姓氏的90%以上。其餘姓氏依次是袁、李、戴、王、張、耿、晁。人口全村人口總計3096人,男女比例平均,65歲以上老人約占35.7%,青壯年外出打工者約占總人口43.6%。均為漢族。無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徐榮北印刷廠1984年由徐榮北創建,位於四間房集,從事包裝、裝潢、絲網印刷等業務,有固定資產300多萬元,年產值350萬元。1997年,該廠新上一套價值280萬元的雷射照排印刷生產線,產品由單色印刷變為多色印刷,業務量輻射安陽、濮陽兩市。該廠經過多年發展產值450萬元。

徐福勤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1980年,徐福勤懷著對燒雞事業無限熱愛與發展道口燒雞這一歷史地理名牌食品貢獻自己力量的一腔熱情,年僅18歲的徐福勤隻身來到縣城道口拜燒雞名家為師。1983年藝滿歸來,在四間房老家開設燒雞店,歷經30餘年辛勤發展,現公司擁有燒雞加工廠兩處:2006年,在四間房集投資5畝,興建新型燒雞加工廠。2012年,回響滑縣政府發展道口燒雞品牌戰略,徐福勤在縣城道口燒雞工業園區內投資5畝興建燒雞深加工工廠,並引進購置了先進的加工設備。加工範圍由起初的鮮燒雞出售轉變為適合久儲遠運的真空包裝燒雞、軟包裝燒雞。產品不但暢銷周邊省市還熱銷于山西、山東、河北等地的鐵路列車上。固定資產350萬元,產值480萬元。

社會事業

因四間房乃鄉政府駐地,有四間房鄉一中一座,實驗國小一座,幼稚園兩座。文化設施健全,有村民圖書閱覽室、健身廣場與戲曲舞台各一處。

歷史文化

正月十五鬧花燈吃元宵,二月二龍抬頭日煎粘糕,清明節祭祖掃墓,端午節吃粽子,七月十五祭祖掃墓,八月十五購置道口燒雞、月餅走親訪友,農曆十月初一祭祖掃墓,冬至時吃餃子“溫冬”臘八家家都會熬制臘八粥,祭灶日給灶王爺與灶王奶奶換新衣(貼上新的灶爺灶奶像,將舊的灶爺灶奶像放進燃燒的紙錢中焚化,磕頭禱告:“上天言好事,在家保平安”)年三十兒吃餃子、放煙花,大年初一給父母與長輩們拜年。

結婚拜天地的喜桌上必擺大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意“早生貴子”,婚後三天回門(回女方娘家),女方家庭親屬為一對新人擺宴席。席間,新女婿需坐主房正位,座位需鋪上厚軟的座墊或毛毯,女方親屬與長輩客座相陪,酒筵時若新郎不善飲酒可令女方親屬或長輩代飲,但女方親屬或長輩的酒不能讓新女婿代飲。

飲食以麵食為主,湯類為輔。日常飲食中主食以饅頭、麵條、包子、餃子占主導地位,湯類多以玉米粥、麥糝粥為常見。

農曆四月初一古會,十月二十二古會,正月初八閻羅王(韓擒虎)生日廟會(與相鄰的曹村、唐爾莊三年一輪),徐氏續家譜會十五年一次。

風景名勝

徐氏宗族傳承譜系清康熙年間碑刻一座;徐氏宗祠中徐氏先祖畫像一副,雕龍青石明柱一對;三官爺木像三尊,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之三官;村南300米處有閻羅王一座,獨院,2008年重修大殿三間,有清康熙年間碑刻。

著名人物

據縣誌載,明朝萬曆年間天下大災,顆粒無收,餓殍遍野。六世祖徐思弟、徐思恭兄弟二人廣施仁義,救濟災民,放糧三千六百多個村莊。神宗皇帝聞奏大喜,遂敕封為“壽官”,並御筆親題“天下善士”匾額大獎二人。

明朝光宗年間,八世祖徐顯與親堂兄徐文學弟兄二人更是雙雙考中進士。徐顯,字靜一,號丕周,官居翰林院學士,後任天啟年間丞相;徐文學,官居翰林院學士,後任河南省衛輝府正堂。清朝道光年間徐統一的書法,力壓嚴柳,不讓二王,宣宗皇帝大為賞識,謂之“神筆”,委以重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