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山水卷

四景山水卷是南宋著名畫家劉松年的一個代表作品,畫中景物為春、夏、秋、冬四景。

概述

點擊查看大圖
劉松年,南宋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住清波門(當時俗稱“暗門”),故人呼“劉暗門”。生卒年不詳。但知宋孝宗淳熙(1174-1189)時為畫院學生,光宗紹熙(1190-1194)年間為畫院待詔。師從張敦禮。張是李唐的學生,所以劉松年可稱是李唐的再傳弟子。但是他似乎並不欣賞李唐後期作品的簡闊、奔放,水墨淋漓,卻反而在李唐中年的細膩中融入界畫技法,更趨精細清潤。相傳他初次參加畫院考試,試題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他畫了一輪紅日涌升於萬頃碧波中,構思巧妙。與李唐、馬遠、夏圭同列“南宋四大家”。

作品介紹

《四景山水卷》是劉松年的代表作,絹本,共四段,每段均縱41厘米,橫69厘米,設色畫春、夏、秋、冬四景。這裡介紹夏景。圖繪水邊虛堂,柳蔭覆蓋,主人端坐堂上,一小童侍旁。堂前有一水榭伸入水中,水面漂浮點點荷葉,與堂前湖石旁滿枝盛開的薔薇輝映,點明了盛夏的季節。水面開闊,似有陣陣涼風飄拂,是那么的令人愜意。後面的庭院,錯落在山石和樹叢中。廳堂水榭,以界畫法精細刻畫,屋檐廊柱,扶手欄桿,一絲不苟,工致逼真。山石以李唐慣用的斧劈皴繪就,淡墨層層積染,質感硬朗。樹葉近的用雙勾,變化多樣,不厭其繁;遠的則用筆尖橫掃,又有同時代馬遠的影響。遠山以漬染法,從上向下淡化。底下皆虛去。總體依然是李唐的風格,但由於樓閣以界畫法刻畫精緻,於是整幅畫的勾、皴、染也隨之更趨工細,不過整幅畫仍然以山水風景為主,樓閣僅是畫中之景物。劉松年的這種不厭工細,追求極致的繪畫風格,確實透出唯有皇家畫院才擁有的雍容華貴。
而這一點,卻正成為南宋院體畫被後世文人鄙視之處。其實放開眼量,這只是兩種不同的繪畫風格而已。何謂“界畫”?“界畫”即“界劃”,原本是指用界筆直尺繪製宮室、樓台、屋宇等建築物的結構圖,要求每一部分的構成都必須細緻、準確,合符真實。後來成為中國畫“十三科”中的“界畫樓台”一科。界畫中的樓閣,代表著人類留在大自然中的建築的極高水準,代表著人類的智慧,所以歷來為大眾喜聞樂見。隋代的界畫已經畫得相當好。《歷代名畫記》中評展之虔的界畫說:“觸物留情,備皆妙絕,尤垂生閣”。此後唐代的李思訓,五代的衛賢,宋初的郭忠恕,元代的王振鵬、李容槿,明代的仇英,清代的袁江、袁耀等等,代有才人。其實,作為一種探究物之理的繪畫技法,界畫對於初學畫者也具有相當的意義。《芥子園畫傳》就指出:“畫中之有樓閣,猶字中之有九成宮、麻姑壇之精楷也。夫界畫猶禪門之戒律也,界畫洵畫家之玉律,學者之入門。”歷代的界畫,留下無數宏偉的古代建築,令後人遐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