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同治年間屬修仁縣轄,以地域劃分十個排,以順序排列其四,遂名四排。解放前為修仁縣第三區。解放初(1949-1950年)修仁縣第二區。1951年劃歸鹿寨為第十區,1858年成立四排公社,1962年中平、吉雲兩個公社併入為四排區,1966年恢復公社,1983年改為區,1987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設為四排鄉至今。轄16個村民委118個自然屯,408個村民小組10024戶,4萬6千多人口。以壯、漢族為主。
自然條件
林地16萬畝。鄉內323國道橫貫而過,主要河流有白合河,從頭排鎮入境,流經三排、思民、四排、白合、德占五個村民委,向北流入寨沙鎮匯入石榴河,全長12公里。
農業生產
農業主種水稻,年產稻穀26210萬噸,經濟作物有甘蔗、桑蠶、水果、苦瓜、淮山、西瓜等。2005年,全鄉有蔗面積22311畝;桑蠶12000畝;年種商品蔬菜18000畝;水果11000畝,以板栗、蜜桃、桃形李、三華李、椪柑、無核蜜橙為主,其中柑橙類水果尤其出名,四排椪柑曾獲第二屆、第三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和優質產品獎,並定為名牌產品。四排無核蜜橙是全國獨有,由四排果農廖厚安培育,2005年獲柳州市優質果品稱號,被列為鹿寨縣重點推廣品種。
基礎設施
建有工業園區,有隆達木衣架廠、同樂金屬鑄造廠進駐園區並投產,有釀酒廠、大米加工廠、木材加工廠,重晶石礦等一批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285戶,從業人員550人。
歷史遺蹟
境內四排國小和和木國小(解放前什錦鄉國小),木料屯、新村屯、石妙屯、馬村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先後派韋純束、林嵐、李明、黃史山等同志來領導開展革命工作,系桂中游擊隊迴旋地區,後被評為抗日革命老區。四排村里坦屯在1981年發現漢代古墓群被列為縣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三排村三排屯的古戲台,構造獨特、歷史悠久,亦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